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及冰浆生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01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及冰浆生成方法,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换热管及第一封头。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并列间隔设置在筒体内侧壁,与筒体内侧壁围成腔室。第一封头设置在筒体靠近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筒体靠近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或第一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上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压缩空气管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入口通入至筒体后进入到换热管中,在换热管内侧壁面形成漩涡、空穴现象,撕裂换热管内侧壁面结成的冰粒,避免结成冰层而增加传热热阻,避免结成冰层堵塞换热管内壁,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提高了冰浆生成效率。

Heat exchange device for producing ice pulp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ce pul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ce slurry generating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an ice slurry generation method. The device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 first fixing plate, a second fixing plate, a heat exchange tube and a first head. The first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second fixed plate and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is enclosed in the chamber. The first seal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near the first fixed plate. A first inlet and a second entrance for connecting the inlet pipe are arranged on a side wall near the first fixed plate or the first seal. The formation of ice slurry heat exchange device, compressed air pipe of compressed air through the second entrance to pass into the cylinder into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the formation of vortex, cavitation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ube wall heat transfer, heat exchange tube inner wall tear ice particles, to avoid a ice and increase heat transfer avoid ice jam resistance, a heat transfer tube,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improves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ice slu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及冰浆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浆生成
,特别是涉及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及冰浆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冰浆冷藏、蓄冷等技术由于其灵活、高效、易输送等优势在水产品保鲜、区域集中供冷、设备降温冷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冰浆的制取工艺中。传统比较常用的热交换装置为管式换热装置。管式换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等优点。然而,当管式换热装置中的冰浆生成段管壁结冰时,冰晶易抱团形成冰层覆盖在管路内表面,从而增大了载冷剂与水的换热热阻,冰浆生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及冰浆生成方法,它能够提高冰浆生成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筒体内侧壁围成腔室,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且所述换热管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换热管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及第一封头,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或所述第一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封头或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压缩空气管的第二入口。上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进水管中的1℃至3℃的冷水通过第一入口进入到筒体后进入到换热管中,与此同时,-4℃至-8℃的载冷剂通过载冷剂入口进入到腔室中,载冷剂接触到换热管外侧壁能将换热管温度降低。这样换热管内的冷水接触换热管内侧壁后逐渐放热冷凝,在换热管内表面水结成冰晶覆盖在换热管内侧壁。压缩空气管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入口通入至筒体后进入到换热管中,在换热管内侧壁面形成漩涡、空穴现象,撕裂换热管内侧壁面结成的冰粒,避免结成冰层而增加传热热阻,避免结成冰层堵塞换热管内壁,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冷水变为过冷水后,空气在水流中以气泡的形式存在,促使过冷水转变为冰晶核,然后随着冰水混合物经进入冰浆收集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出气管用于与所述压缩空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管插装至所述换热管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预冷盘管,所述预冷盘管位于所述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预冷盘管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预冷盘管用于与所述压缩空气管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所述换热管为多个,所述出气管为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换热管一一相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分气器,所述分气器具有进气口与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一一相应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进气口用于与所述压缩空气管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冷剂入口位于所述筒体其中一侧的顶部,所述载冷剂出口位于所述筒体另一侧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第二封头,所述第二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侧壁或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冰浆出口管的出浆口。一种冰浆生成方法,采用了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将-8℃至-4℃的载冷剂从筒体侧壁的载冷剂入口通入至筒体的腔室内;将1℃至3℃的冷水从第一入口通入至筒体中,使冷水进入换热管中;将2Kpa至5Kpa的压缩空气从第二入口通入至筒体中,使压缩空气将进入到换热管中;采用冰浆收集器收集换热管送出的冰浆。上述的冰浆生成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2Kpa至5Kpa的压缩空气从第二入口通入至筒体中之后,以及在压缩空气进入到换热管中之前,还包括步骤:将压缩空气送入至预冷盘管中,再由预冷盘管将压缩空气送入至换热管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的工作时示意图。附图标记:10、筒体,11、载冷剂入口,12、载冷剂出口,21、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30、换热管,41第一封头,42、第二封头,51、进水管,52、压缩空气管,53、冰浆出口管,61、出气管,62、预冷盘管,63、分气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包括:筒体10、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换热管30及第一封头41。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2与所述筒体10内侧壁围成腔室。所述筒体10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载冷剂入口11及载冷剂出口12。所述第一固定板21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22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3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部,且所述换热管30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换热管30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封头41设置在所述筒体10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筒体10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或所述第一封头4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管51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封头41或所述筒体10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压缩空气管52的第二入口。上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进水管51中的1℃至3℃的冷水通过第一入口进入到筒体10后进入到换热管30中,与此同时,-4℃至-8℃的载冷剂通过载冷剂入口11进入到腔室中,载冷剂接触到换热管30外侧壁能将换热管30温度降低。这样换热管30内的冷水接触换热管30内侧壁后逐渐放热冷凝,在换热管30内表面水结成冰晶覆盖在换热管30内侧壁。压缩空气管52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入口通入至筒体10后进入到换热管30中,在换热管3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及冰浆生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筒体内侧壁围成腔室,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且所述换热管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换热管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及第一封头,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或所述第一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封头或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压缩空气管的第二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筒体内侧壁围成腔室,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载冷剂入口及载冷剂出口,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且所述换热管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换热管另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及第一封头,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或所述第一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封头或所述筒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压缩空气管的第二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出气管用于与所述压缩空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管插装至所述换热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预冷盘管,所述预冷盘管位于所述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预冷盘管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预冷盘管用于与所述压缩空气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浆生成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所述换热管为多个,所述出气管为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日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