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隆昇专利>正文

调湿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09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湿干燥机,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用于调节干燥温度湿度的调节室;与所述调节室连通的进风道及回风道;及设有用于移动所述制品的传动部件的传动室,所述传动室借助所述进风道及回风道而与调节室连通,所述传动室内设有风箱和换向装置,该风箱设有与所述进风道相通的进风口及至少一组与所述制品相对、且用于将空气射流到所述制品上的出风槽;该换向装置用于改变制品传输方向、使制品从一层传输到另一层;每个出风槽由相邻两个平直的间隔板界定而形成。上述出风槽使得其外轮廓变低,因此避免了皮革爪部伸入到风箱上而导致皮革被卡住无法前进的现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革加工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对皮革等层状柔软 制品进行干燥的调湿干燥机
技术介绍
某些层状柔软制品,比如皮革等,在加工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 分必须被去掉到一定要求,从而不会对皮革产品造成影响。使用干燥机来达到 去除水分的目的。上述干燥机内 一般具有风箱及鼓风机,具有适当湿度及温度的空气被鼓风 机驱动而进入风箱内。进入风箱的空气从风箱的吹风口 (即出风槽)吹到皮革 产品上,从而实现干燥皮革的目的。然而,在传统风箱设计中,出风槽通常均匀地分布,即任意两个相邻的出 风槽之间的距离相等。可是,在实际皮革制品中,皮革纤维并非在各个部分都一致。实际情况常常是在整张皮革的中间部位是脊部,皮革纤维紧密,而两 边是腹部,纤维比较疏松。因此,借助传统的千燥机对这种皮革产品进行干燥 的时候,通常会导致中间干燥效果差,从而降低了干燥质量。此外,传统干燥机的出风槽的形状一般为三角形或梯形,这种形状的出风 槽,由于其轮廓较高,当使用线状传输带时,皮革的爪部容易伸到风箱上,使 皮革卡住而不能前进。另外,传统调湿干燥机用于传输皮革等制品的网状传动带由于没有特殊装 置的限制而易抖动或发生偏移,这样在制品传输过程中极易产生问题。因而,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调湿干燥机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湿干燥机,其可以避免皮革在传送过程中 被卡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湿干燥机,其可以使整张皮革的脊 部与两边腹部获得均匀 一致的干燥。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湿干燥机,其可以避免传输皮革等 制品的传动部件发生抖动或偏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层状柔软制品进行干燥的调湿干燥^L,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用于调节干燥温 度湿度的调节室;与所述调节室连通的进风道及回风道;及设有用于移动所述 制品的传动部件的传动室,所述传动室借助所述进风道及回风道而与调节室连 通,所述传动室内还设有风箱和换向装置,该风箱设有与所述进风道相通的进 风口及至少一组与所述制品相对、且用于将空气射流到所述制品上的出风槽; 该换向装置用于改变制品传输方向、使制品从一层传输到另一层;所述每个出 风槽由相邻两个平直的间隔板界定而形成。其中,所述每个间隔板两端可分别 设有向风箱内部延伸的引风部,该引风部优选为弧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每组出风槽以中部密两边疏的方式分布。另外,本专利技术 调湿干燥机还可包括一个可阻止所述传动部件抖动或偏移的防抖偏装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由于采用了低轮廓的出风槽,皮革的爪部 不会伸到风箱上,从而避免了皮革卡住而不能前进的问题;其次,出风槽采用 了中间密、两边疏的分布结构,可以均匀地干燥中间厚两边薄的皮革制品;再者,由于设置有防抖偏装置,可以避免传输皮革等制品的传动部件发生抖动或 偏移的问题。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调湿干燥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调湿干燥才几的单独调节单元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风箱中一个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结构沿F-F方向的剖一见图。图6为图5所示结构V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展示了风箱的出风槽的详细结构。图6a展示了风箱上可具有的另一种结构的出风口。图6b展示了具有另 一种出风槽排列结构的风箱。图7展示了本技术调湿干燥机换向装置的详细结构。图8展示了本技术调湿干燥机环状网式织物带的结构。图9展示了本技术调湿干燥机防抖偏装置的详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 一种调湿干燥机100,用于对层状柔软制品进行干燥,其包括 多个调节单元102。最左边的调节单元102处具有皮革制品入口 101,待处理 皮革制品从这里进入并进行调节干燥,调节干燥完后从位于最右边的调节单元 102处的皮革制品出口 103送出。 一个热水管104通过控制阀106而输入到每页个调节单元102。 一个热水输出管105也同时与所有调节单元102连通。参考图1-2,典型的调节单元102包括用于调节干燥温度湿度的调节室 107、用于移动所述制品的传动室108、与所述调节室107及传动室108连通的 进风道109及回风道110。所述调节室107内具有对气体加热的加热装置111 及用于形成循环流动气体的鼓风机120。所述传动室108内具有多个传输带123, 层状柔软制品比如皮革122设置在所述传输带123上,并且在传输带123 的传动下,从最高位置逐渐被传送到最低位置,当所述皮革122完全干燥后, 其最终从传动室108传送出去。所述传动室108内靠近所述皮革122上下两侧 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风箱12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调节 室107内还可设有一个除湿装置601,例如致冷除湿装置。下面描述每个风箱121的详细结构。如图2-5所示,图中L表示皮革的长 度方向(即风箱的长度方向),而W表示皮革(风箱)的宽度方向,该宽度方 向为垂直于风箱长度方向的方向。所述每个风箱121可以为矩形体形状,其包 括第一挡板136及与该第一挡板136相对的第二挡板127。所述两个挡板136、 127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纵向板130,所述两个挡板136、 127的顶部之间则 连接有第二纵向板135。两个挡板136、 127的两个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 139。所述两个挡板136、 127、第一纵向板130、第二纵向板135以及两个侧 板139共同界定了矩形体形状的风箱121。此外,所述第一挡板136上开设有 进风口 126,其与所述进风道109相通。另外,所述风箱121靠近其进风口 126 具有导风板125,用于引导干燥用气体顺利进入所述风箱121内。所述风箱121 的第一纵向板130上及第二纵向板135上均开设一组沿着风箱121的长度方向 (即从第一挡板136至第二挡板127的方向,亦即皮革的前进方向)的出风槽124。 换句话说,每个出风槽124均从第一挡板136延伸至第二挡板127。在本专利技术中,参考图5和6,可以将每个纵向板看成多个间隔板350的集 合,所述每个出风槽124由该相邻两个平直的间隔板350界定而形成。其中, 所述出风槽124包括一对向风箱121内部延伸的引风部181以及形成于该对引 风部181末端的开口 18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引风部181优选为圓弧形。由于 这种结构的出风槽相对于传统的三角形或梯形出风槽的外轮廓更加低,因此更 加不容易导致空气在出风槽聚集,从而使得干燥温度及湿度更加均勻。并且, 皮革的爪部不会伸到风箱上,从而避免了皮革卡住而不能前进的现象。同时,间隔板350的两端设有SI风部350使得出风更加均匀有力,并且增加了风箱的 强度。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为了进一步降低出风槽的轮廓, 本专利技术一种间隔一反350'之间界定的出风槽124,可不具有任何引风部。对皮革122的干燥过程为首先热水从上述热水输入管104通过控制阀106 而输入到每个调节单元102内;然后回路上的空气通过上 述调节室107内的加热装置111而被调节适当;其次调节后的热风所述鼓风机 120的驱动下,从所述进风道109进入风箱121内;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湿干燥机,包括:    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用于调节干燥温度湿度的调节室;    与所述调节室连通的进风道及回风道;及    设有用于移动所述制品的传动部件的传动室,所述传动室借助所述进风道及回风道而与调节室连通,所述传动室内还设有风箱和换向装置,该风箱设有与所述进风道相通的进风口及至少一组与所述制品相对、且用于将空气射流到所述制品上的出风槽;该换向装置用于改变制品传输方向、使制品从一层传输到另一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出风槽由相邻两个平直的间隔板界定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隆昇
申请(专利权)人:何隆昇何卫中苏明逸苏宝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