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91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包括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通过T型卡槽和T型卡条与蓄水槽连接,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壁设有排污管,所述导管的底部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安装雨水引流管,且过滤箱通过雨水引流管与雨水收集罐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房屋本体通过T型卡槽和T型卡条与蓄水槽连接,便于维修更换蓄水槽或清除蓄水槽内壁残留的泥土杂质,排污管的进料口与过滤板底部相匹配,便于排污管将过滤板初步过滤出来的杂质排出,污水收集罐与雨水收集罐外壁均设有厘米刻度线,便于精确了解污水收集罐与雨水收集罐内腔的液位,避免溢出浪费。

A kind of Tujia energy saving buil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jia buildings, including the housing body, the housing groove and T c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T card,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catheter, cathet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ipe, th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lter box, the filter the bottom of the box to install rainwater drainage pipe, and the filter box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rainwater collecting tank,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the housing body slot type T c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T card, easy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r removal of impurities in the soil water storage tank water drain groove of the inner wall of residues. In the bottom of the material outlet and a filtering plate matching, facilitate the discharge tube discharge impurity filter plate preliminary filter out the sewage collection tank and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 wall are provided with centimeter scale lines, to facilitat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ewage collection The tank and rainwater collect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ank to avoid spillover and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家族建筑,具体为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土家族生活在风景优美的中国南部,境内沟壑纵横,溪水如流,山多地少,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特别是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这些区域降雨量充足,但是却严重缺水,其主要原因是: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且地形复杂,使自来水管网的修建成本提高,难度增大,不能实现自来水管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喀斯特地貌地区土壤蓄水能力差,地下多暗河和石灰岩溶洞。由此可见,对雨水的收集可以解决西南山丘区农村严重缺水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对屋顶雨水进行收集与净化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存在装置制作复杂、造价成本高、材料不易获得等问题,而缺水的地区多为贫困的农户,因此,由于经济原因他们无法享用这些专利技术成果,不能有效的解决缺水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西南山丘区农村严重缺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包括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T型卡槽,且T型卡槽内安装有相匹配的T型卡条,所述房屋本体通过T型卡槽和T型卡条与蓄水槽连接,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设有导管,且所述导管的内腔中倾斜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导管的外壁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罐连接,所述导管的底部设有过滤箱,且过滤箱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棉花层,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安装雨水引流管,且过滤箱通过雨水引流管与雨水收集罐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为铝质过滤箱,且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棉花层均通过箱式插板式结构与过滤箱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双层过滤板,且过滤板倾斜安装在导管的内腔中,并且排污管的进料口与过滤板底部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蓄水槽外壁设有镀镍层,且蓄水槽位于屋檐正下方,并且蓄水槽与T型卡条截面宽度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污水收集罐与雨水收集罐均为透明罐,且污水收集罐与雨水收集罐外壁均设有厘米刻度线。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罐顶部设有罐盖,且罐盖上开设有与雨水引流管相匹配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房屋本体通过T型卡槽和T型卡条与蓄水槽连接,便于维修更换蓄水槽或清除蓄水槽内壁残留的泥土杂质,避免蓄水槽内壁生锈,有效提高该装置使用寿命;2、过滤板倾斜安装在导管的内腔中,并且排污管的进料口与过滤板底部相匹配,便于排污管将过滤板初步过滤出来的树叶、较大颗粒泥土等杂质排出;3、污水收集罐与雨水收集罐外壁均设有厘米刻度线,便于精确了解污水收集罐与雨水收集罐内腔的液位,及时处理罐内液体,避免溢出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房屋本体、2T型卡槽、3T型卡条、4蓄水槽、5导管、6过滤板、7排污管、8污水收集罐、9过滤箱、10活性炭层、11石英砂层、12棉花层、13雨水引流管、14雨水收集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包括房屋本体1,房屋本体1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T型卡槽2,且T型卡槽2内安装有相匹配的T型卡条3,房屋本体1通过T型卡槽2和T型卡条3与蓄水槽4连接,便于维修更换蓄水槽4或清除蓄水槽4内壁残留的泥土杂质,避免蓄水槽4内壁生锈,有效提高该装置使用寿命,蓄水槽4的底部设有导管5,且导管5的内腔中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便于初步过滤雨水中的泥土、树叶等杂质,导管5的外壁设有排污管7,便于排出初步过滤雨水中的泥土、树叶等杂质,且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罐8连接,便于同一收集处理杂质,导管5的底部设有过滤箱9,且过滤箱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0、石英砂层11和棉花层12,便于对雨水进一步过滤处理,充分过滤杂质,有效提高装置的过滤精度,过滤箱9的底部安装雨水引流管13,且过滤箱9通过雨水引流管13与雨水收集罐14连接,便于储存和使用过滤合格后的雨水。其中,过滤箱9为铝质过滤箱,不仅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还有效降低装置重量,且活性炭层10、石英砂层11和棉花层12均通过箱式插板式结构与过滤箱9连接,便于更换或维修破损的活性炭层10、石英砂层11和棉花层12,有效提高雨水过滤精度,过滤板6为双层过滤板,且过滤板6倾斜安装在导管5的内腔中,并且排污管7的进料口与过滤板6底部相匹配,便于排污管7将过滤板6初步过滤出来的树叶、较大颗粒泥土等杂质排出,蓄水槽4外壁设有镀镍层,有效提高蓄水罐4外壁的耐腐蚀性,且蓄水槽4位于屋檐正下方,便于收集雨水,并且蓄水槽4与T型卡条3截面宽度较小的一端固定连接,便于组装蓄水槽4,污水收集罐8与雨水收集罐14均为透明罐,且污水收集罐8与雨水收集罐14外壁均设有厘米刻度线,便于精确了解污水收集罐8与雨水收集罐14内腔的液位,避免溢出,雨水收集罐14顶部设有罐盖,且罐盖上开设有与雨水引流管13相匹配的通孔,避免雨水收集罐14内腔过滤合格的雨水受到污染,有效提高雨水收集罐14的密封性。工作原理:工作时,屋檐上的雨水首先流入蓄水槽4内,蓄水槽4外壁设有镀镍层,有效提高蓄水罐4外壁的耐腐蚀性,且蓄水槽4位于屋檐正下方,便于收集雨水,蓄水槽4的底部设有导管5,且导管5的内腔中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并且排污管7的进料口与过滤板6底部相匹配,便于排出初步过滤雨水中的泥土、树叶等杂质,且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罐8连接,便于同一收集处理杂质,导管5的底部设有过滤箱9,且过滤箱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0、石英砂层11和棉花层12,便于对雨水进一步过滤处理,充分过滤杂质,有效提高装置的过滤精度,最后过滤合格的雨水经雨水引流管13进入雨水收集罐14,雨水收集罐14顶部设有罐盖,避免雨水收集罐14内腔过滤合格的雨水受到污染,有效提高雨水收集罐14的密封性,污水收集罐8与雨水收集罐14外壁均设有厘米刻度线,便于精确了解污水收集罐8与雨水收集罐14内腔的液位,避免溢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包括房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T型卡槽(2),且T型卡槽(2)内安装有相匹配的T型卡条(3),所述房屋本体(1)通过T型卡槽(2)和T型卡条(3)与蓄水槽(4)连接,所述蓄水槽(4)的底部设有导管(5),且所述导管(5)的内腔中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所述导管(5)的外壁设有排污管(7),且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罐(8)连接,所述导管(5)的底部设有过滤箱(9),且过滤箱(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0)、石英砂层(11)和棉花层(12),所述过滤箱(9)的底部安装雨水引流管(13),且过滤箱(9)通过雨水引流管(13)与雨水收集罐(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包括房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T型卡槽(2),且T型卡槽(2)内安装有相匹配的T型卡条(3),所述房屋本体(1)通过T型卡槽(2)和T型卡条(3)与蓄水槽(4)连接,所述蓄水槽(4)的底部设有导管(5),且所述导管(5)的内腔中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所述导管(5)的外壁设有排污管(7),且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罐(8)连接,所述导管(5)的底部设有过滤箱(9),且过滤箱(9)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活性炭层(10)、石英砂层(11)和棉花层(12),所述过滤箱(9)的底部安装雨水引流管(13),且过滤箱(9)通过雨水引流管(13)与雨水收集罐(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家族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9)为铝质过滤箱,且活性炭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菲赵魁杨晓松黄平陆言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