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977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将毛织物采用喷雾方法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后放入到90‑100℃热水中预煮,再浸入整理剂中,浴比为1:30,整理温度为60‑80℃,整理时间为15‑30min,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60‑80℃预烘5‑10min,100‑110℃烘焙1‑5min;温度20℃,湿度为30%的恒温恒湿密封冷却房冷却15‑25min;最后30‑40℃温水皂洗,冷水冲洗后90‑100℃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毛织物的抗皱整理加工,无甲醛释放,安全环保,使用后织物无泛黄现象出现,对织物强力损伤小,可有效提高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和色度。

Preparation of a wrinkled wool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领域。技术背景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品“锦上添花”的加工过程。现在面料后整理技术的发展朝着产品功能化、差别化、高档化,加工工艺多样化、深度化方向发展,并强调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近几年来,不断从其他
引进借鉴各种新技术,以提高加工深度,获得良好的整理产品。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关注,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提倡“低碳”经济,后整理技术要求进行环保“绿色”加工,生产“清洁”、“低碳”的纺织产品。面料的基本后整理方法有:稳定尺寸、改善外观的整理方法、改善手感优化性能的整理方法、使面料获得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整理方法、使面料高级化的整理方法、满足特殊要求的整理方法。防皱整理是改变纤维原有成分和结构,提高其回弹性,使织物在服用中不易折皱的工艺过程。其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也可用于蚕丝织物。通过采用化学整理,以提高加工深度,获得良好的整理产品。但是目前常用的整理剂,不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织物整理效果不持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毛织物采用喷雾方法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后放入到90‑100℃热水中预煮,再浸入整理剂中,浴比为1:30,整理温度为60‑80℃,整理时间为15‑30min,其中,所述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含羟烃基聚硅氧烷5‑6份、叔碳酸乙烯酯5‑10份、二氧化硅3‑6份、槐糖脂2‑4份、异噻唑啉酮4‑8份、羧甲基淀粉钠2‑6份、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3‑7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2‑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7‑11份、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0‑12份;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60‑80℃预烘5‑10min,100‑110℃烘焙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皱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毛织物采用喷雾方法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后放入到90-100℃热水中预煮,再浸入整理剂中,浴比为1:30,整理温度为60-80℃,整理时间为15-30min,其中,所述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含羟烃基聚硅氧烷5-6份、叔碳酸乙烯酯5-10份、二氧化硅3-6份、槐糖脂2-4份、异噻唑啉酮4-8份、羧甲基淀粉钠2-6份、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3-7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2-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7-11份、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0-12份;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60-80℃预烘5-10min,100-110℃烘焙1-5min;温度20℃,湿度为30%的恒温恒湿密封冷却房冷却15-25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珍王丽佳王月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绣艳天下刺绣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