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960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包括软质PVC板,所述软质PVC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粘胶带,两组所述粘胶带的底部均连接有胶贴,所述软质PVC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有侧边药物流通槽,所述软质PVC板的中部开有两组中心药物流通槽,且两组所述中心药物流通槽位于两组侧边药物流通槽之间,该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将该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贴附在患者的切口创面,可以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便于患者的伤口愈合。

An auxiliary improvement device for postoperative wound wou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auxiliary device of a postoperative wound improving device, including soft PVC board, both right and left ends of the soft PVC boar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dhesive tape and the two group of the adhesive tape at the bottom are connected with glu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oft PVC boar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the side of the drug circulation groove, the middle of the soft PVC board has two center of medicine logistics through slot, and the two groups of the center for drug circulation groove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side medicine logistics through slot device,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incision assisted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strong, the postoperative incision assisted improving device, attached to the wound of patients, patients can reduce wound infection, improve wound healing, wound healing for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在治疗心脏预激综合征的手术时,可借助高功能电子计算机定位。有的手术操作也不一定要进行切割来破坏组织,如经各种内窥镜取出胆道、尿路或胃肠道内的结石或异物;经穿刺导管用气囊扩张冠状动脉,或用激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等。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但目前绝大多数手术仍以医师的手工操作为主,目前患者外科手术后,均是通过敷药和简单包扎,容易引发感染,而且伤口愈合速度慢,如何设置一种可以防止感染和增加伤口愈合速度的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是目前本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患者外科手术后,均是通过敷药和简单包扎,容易引发感染,而且伤口愈合速度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包括软质PVC板,所述软质PVC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粘胶带,两组所述粘胶带的底部均连接有胶贴,所述软质PVC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有侧边药物流通槽,所述软质PVC板的中部开有两组中心药物流通槽,且两组所述中心药物流通槽位于两组侧边药物流通槽之间,所述软质PVC板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有中空内腔,所述软质PVC板的底部通过粘合剂粘合有消毒层,所述消毒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粘合有医用无纺布层。优选的,所述消毒层为茶多酚消毒层。优选的,所述医用无纺布层为非织造布层。优选的,所述壳体为PVC壳体,且壳体的内腔侧壁安装有海斯莫尔抑菌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将该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贴附在患者的切口创面,可以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便于患者的伤口愈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质PVC板、2粘胶带、3胶贴、4侧边药物流通槽、5中心药物流通槽、6壳体、7中空内腔、8消毒层、9医用无纺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包括软质PVC板1,软质PVC板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粘胶带2,两组粘胶带2的底部均连接有胶贴3,胶贴3便于该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贴附在切口表面,软质PVC板1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有侧边药物流通槽4,软质PVC板1的中部开有两组中心药物流通槽5,且两组中心药物流通槽5位于两组侧边药物流通槽4之间,软质PVC板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壳体6,壳体6的内部开有中空内腔7,中空内腔7内存放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伤口感染的药物,软质PVC板1的底部通过粘合剂粘合有消毒层8,消毒层8的底部通过粘合剂粘合有医用无纺布层9。其中,消毒层8为茶多酚消毒层,茶多酚消毒层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医用无纺布层9为非织造布层,壳体6为PVC壳体,且壳体6的内腔侧壁安装有海斯莫尔抑菌层。工作原理:将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的药物放入到壳体6所开的中空内腔7内,撕去胶贴3上的胶贴纸,贴附在患者伤口的周围,使医用无纺布层9覆盖在切口上,药物通过软质PVC板1上开有的侧边药物流通槽4和中心药物流通槽5流入到消毒层8上,经过杀菌消毒后,流入到医用无纺布9上,进而到达切口表面,增加伤口的快速愈合和减少伤口的感染。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包括软质PVC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PVC板(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粘胶带(2),两组所述粘胶带(2)的底部均连接有胶贴(3),所述软质PVC板(1)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有侧边药物流通槽(4),所述软质PVC板(1)的中部开有两组中心药物流通槽(5),且两组所述中心药物流通槽(5)位于两组侧边药物流通槽(4)之间,所述软质PVC板(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开有中空内腔(7),所述软质PVC板(1)的底部通过粘合剂粘合有消毒层(8),所述消毒层(8)的底部通过粘合剂粘合有医用无纺布层(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切口创面辅助改善装置,包括软质PVC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PVC板(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粘胶带(2),两组所述粘胶带(2)的底部均连接有胶贴(3),所述软质PVC板(1)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有侧边药物流通槽(4),所述软质PVC板(1)的中部开有两组中心药物流通槽(5),且两组所述中心药物流通槽(5)位于两组侧边药物流通槽(4)之间,所述软质PVC板(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开有中空内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旺马卿万广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