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941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压板、药盒、通孔、喷洒室、小孔、风管一、风机、风管二、风管三、装置盒以及蓄电池一,压板装配在药盒内,喷洒室装配在药盒右端面,通孔开设在药盒内部右端面下侧,小孔开设在喷洒室内部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该设计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病虫防害装置农药喷洒不均匀的问题,风管一下端连接有风机,风管二上端连接有风机,装置盒通过风管三装配在风筒环形侧面,蓄电池一装配在装置盒内,该设计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病虫防害装置在喷洒农药时,药雾容易被药农吸入,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杀虫彻底,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利于环保。

A pest control device for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dicinal pest control device, including plate, box, holes, holes, spray chamber, air pipe, fan, duct two, wind pipe three, and a battery box device, pressure plate assembly in the kit, spraying chamber assembly in box right end, through holes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lower box inside, the hole opened in the spray chamber, the left end of the right end face and the front surface and the rear end surface, the design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pesticide spraying device prevent harm the problem of uneven ai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fan, the wind pipe two is connected with a fan. The device box through the air duct assembly in three cylinder ring side, a battery assembly device in the box, the design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anti pest device when spraying pesticide, medicine fog easily Yaonong inhalation, large safety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has complete insect killing, complete functions,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以至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反常的病变现象,如枯萎、腐烂、斑点、霉粉、花叶等。现在一般采用化学防治法来应对病虫害,化学防治法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现在的中药材病虫防治装置喷洒农药时不彻底,只能喷到表面,不能彻底杀灭害虫,并且大量药液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影响药材质量,另外农药喷洒时,农药会扩散到空气中,对药农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急需一种新型中药材病虫防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杀虫彻底,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利于环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农药喷洒机构、农药过滤机构以及土壤保护机构,所述农药喷洒机构包括把手、压板、药盒、通孔、喷洒室、小孔以及空腔,所述把手装配在压板上端面,所述压板装配在药盒内,所述药盒装配在底座壳上端面,所述喷洒室装配在药盒右端面,所述通孔开设在药盒内部右端面下侧,所述小孔开设在喷洒室内部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所述空腔开设在喷洒室内部,所述农药过滤机构包括排风口、风筒、活性炭过滤网、风管一、风机、风管二、风罩、风管三、装置盒、蓄电池一以及支架,所述风机装配在风筒内部,所述排风口装配在风筒上端面,所述风筒装配在风罩上端面,所述活性炭过滤网装配在风机上侧,所述风管一下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管二上端连接有风机,所述装置盒通过风管三装配在风筒环形侧面,所述蓄电池一装配在装置盒内,所述风罩通过支架装配在喷洒室上侧,所述土壤保护机构包括底座壳、回收槽一、电动伸缩杆一、隔离板一、方形口、隔离板二、电动伸缩杆二、回收槽二以及蓄电池二,所述回收槽一开设在方形口内部左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左端装配在回收槽一内部右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右端装配有隔离板一,所述隔离板一装配在回收槽一内,所述方形口开设在底座壳上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二右端装配在回收槽二内部左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二左端装配有隔离板二,所述隔离板二装配在回收槽二内,所述回收槽二开设在方形口内部右端面,所述蓄电池二装配底座壳内。进一步地,所述风罩下端面边缘处装配有帘子。进一步地,所述小孔装配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所述小孔等距离开设在喷洒室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药盒左端面和喷洒室右端面上均装配有扶手。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一和隔离板二上端面均装配有海绵。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一实现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二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动伸缩杆一和电动伸缩杆二实现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一右端面和隔离板二左端面均开设有豁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把手、压板、药盒、通孔、喷洒室以及小孔,该设计通过喷洒室上的小孔可以对中药材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喷洒,喷洒位置更全面,杀虫效果更彻底,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病虫防害装置农药喷洒不均匀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排风口、风筒、活性炭过滤网、风管一、风机、风管二、风罩、风管三、装置盒、蓄电池一以及支架,该设计可以将空气中的农药过滤掉,使药农的健康免受其威胁,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病虫防害装置在喷洒农药时,药雾容易被药农吸入,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底座壳、回收槽一、电动伸缩杆一、隔离板一、方形口、隔离板二、电动伸缩杆二、回收槽二以及蓄电池二,该设计通过隔离板大幅度减少农药进入土壤,避免了大量农药进入土壤而造成的污染,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病虫防害装置不具有减少农药进入土壤的功能。因本技术添加了帘子,该设计减少了农药扩散到空气中,因本技术添加了扶手,该设计便于药农对本技术移动,因本技术添加了海绵,该设计使农药不会从隔离板上洒落,因本技术添加豁口,该设计使喷洒药水时中药材处于豁口内,本技术杀虫彻底,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利于环保。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中农药喷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中农药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中土壤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农药喷洒机构、2-农药过滤机构、3-土壤保护机构、11-把手、12-压板、13-药盒、14-通孔、15-喷洒室、16-小孔、17-空腔、31-底座壳、32-回收槽一、33-电动伸缩杆一、34-隔离板一、35-方形口、36-隔离板二、37-电动伸缩杆二、38-回收槽二、39-蓄电池二、201-排风口、202-风筒、203-活性炭过滤网、204-风管一、205-风机、206-风管二、207-风罩、208-风管三、209-装置盒、210-蓄电池一、211-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农药喷洒机构1、农药过滤机构2以及土壤保护机构3,农药喷洒机构1包括把手11、压板12、药盒13、通孔14、喷洒室15、小孔16以及空腔17,把手11装配在压板12上端面,压板12装配在药盒13内,药盒13装配在底座壳31上端面,喷洒室15装配在药盒13右端面,通孔14开设在药盒13内部右端面下侧,小孔16开设在喷洒室15内部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空腔17开设在喷洒室15内部,该设计喷洒位置更全面,杀虫效果更彻底。农药过滤机构2包括排风口201、风筒202、活性炭过滤网203、风管一204、风机205、风管二206、风罩207、风管三208、装置盒209、蓄电池一210以及支架211,风机205装配在风筒202内部,排风口201装配在风筒202上端面,风筒202装配在风罩207上端面,活性炭过滤网203装配在风机205上侧,风管一204下端连接有风机205,风管二206上端连接有风机205,装置盒209通过风管三208装配在风筒202环形侧面,蓄电池一210装配在装置盒209内,风罩207通过支架211装配在喷洒室15上侧,该设计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病虫防害装置在喷洒农药时,药雾容易被药农吸入,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土壤保护机构3包括底座壳31、回收槽一32、电动伸缩杆一33、隔离板一34、方形口35、隔离板二36、电动伸缩杆二37、回收槽二38以及蓄电池二39,回收槽一32开设在方形口35内部左端面,电动伸缩杆一33左端装配在回收槽一32内部右端面,电动伸缩杆一33右端装配有隔离板一34,隔离板一34装配在回收槽一32内,方形口35开设在底座壳31上端面,电动伸缩杆二37右端装配在回收槽二38内部左端面,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农药喷洒机构(1)、农药过滤机构(2)以及土壤保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喷洒机构(1)包括把手(11)、压板(12)、药盒(13)、通孔(14)、喷洒室(15)、小孔(16)以及空腔(17),所述把手(11)装配在压板(12)上端面,所述压板(12)装配在药盒(13)内,所述药盒(13)装配在底座壳(31)上端面,所述喷洒室(15)装配在药盒(13)右端面,所述通孔(14)开设在药盒(13)内部右端面下侧,所述小孔(16)开设在喷洒室(15)内部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所述空腔(17)开设在喷洒室(15)内部,所述农药过滤机构(2)包括排风口(201)、风筒(202)、活性炭过滤网(203)、风管一(204)、风机(205)、风管二(206)、风罩(207)、风管三(208)、装置盒(209)、蓄电池一(210)以及支架(211),所述风机(205)装配在风筒(202)内部,所述排风口(201)装配在风筒(202)上端面,所述风筒(202)装配在风罩(207)上端面,所述活性炭过滤网(203)装配在风机(205)上侧,所述风管一(204)下端连接有风机(205),所述风管二(206)上端连接有风机(205),所述装置盒(209)通过风管三(208)装配在风筒(202)环形侧面,所述蓄电池一(210)装配在装置盒(209)内,所述风罩(207)通过支架(211)装配在喷洒室(15)上侧;所述土壤保护机构(3)包括底座壳(31)、回收槽一(32)、电动伸缩杆一(33)、隔离板一(34)、方形口(35)、隔离板二(36)、电动伸缩杆二(37)、回收槽二(38)以及蓄电池二(39),所述回收槽一(32)开设在方形口(35)内部左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一(33)左端装配在回收槽一(32)内部右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一(33)右端装配有隔离板一(34),所述隔离板一(34)装配在回收槽一(32)内,所述方形口(35)开设在底座壳(31)上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二(37)右端装配在回收槽二(38)内部左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二(37)左端装配有隔离板二(36),所述隔离板二(36)装配在回收槽二(38)内,所述回收槽二(38)开设在方形口(35)内部右端面,所述 蓄电池二(39)装配底座壳(3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农药喷洒机构(1)、农药过滤机构(2)以及土壤保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喷洒机构(1)包括把手(11)、压板(12)、药盒(13)、通孔(14)、喷洒室(15)、小孔(16)以及空腔(17),所述把手(11)装配在压板(12)上端面,所述压板(12)装配在药盒(13)内,所述药盒(13)装配在底座壳(31)上端面,所述喷洒室(15)装配在药盒(13)右端面,所述通孔(14)开设在药盒(13)内部右端面下侧,所述小孔(16)开设在喷洒室(15)内部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所述空腔(17)开设在喷洒室(15)内部,所述农药过滤机构(2)包括排风口(201)、风筒(202)、活性炭过滤网(203)、风管一(204)、风机(205)、风管二(206)、风罩(207)、风管三(208)、装置盒(209)、蓄电池一(210)以及支架(211),所述风机(205)装配在风筒(202)内部,所述排风口(201)装配在风筒(202)上端面,所述风筒(202)装配在风罩(207)上端面,所述活性炭过滤网(203)装配在风机(205)上侧,所述风管一(204)下端连接有风机(205),所述风管二(206)上端连接有风机(205),所述装置盒(209)通过风管三(208)装配在风筒(202)环形侧面,所述蓄电池一(210)装配在装置盒(209)内,所述风罩(207)通过支架(211)装配在喷洒室(15)上侧;所述土壤保护机构(3)包括底座壳(31)、回收槽一(32)、电动伸缩杆一(33)、隔离板一(34)、方形口(35)、隔离板二(36)、电动伸缩杆二(37)、回收槽二(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潼南区盛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