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871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4:03
一种旋转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内套管及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后端及内套管前端设置相互结合但不影响胶囊内镜转动的结合结构,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部分后端设置小环,小环上悬挂延长杆;结合结构的内套管部分中央设置活动孔,延长杆经活动孔延伸到内套管后端并伸出内套管,或者延长杆后连接一操纵杆,操纵杆伸出内套管;在内套管内设置数个带涡旋孔的限位板;操作杆经过涡旋孔的中心,并沿涡旋孔转动;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使用时将内套管及其胶囊内镜套入外套管内,待外套管到达手术部位后,伸出内套管及其胶囊内镜,通过在后端转动延长柄或操纵杆的位置达到改变前端胶囊内镜角度的目的。

A wireless endoscope with a rotating way of adjusting the angle

A rotation angle adjusting wireless end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capsule endoscope, inner sleeve and the outer tub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ar end of capsule endoscope and an inner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with each other but does not affect the binding structure of capsule endoscopy ro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apsule endoscopy structure after end ring, ring hanging extension rod with part of the central tube; structure activity hole extension rod by movable hole extending to the inner rear end of the sleeve and extends out of the inner casing, or extend the rod connected with a lever, lever out inner casing;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with vortex spacing plate; the operating rod through the hole of the vortex center. And along the vortex hole to rotate; the outer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sing. When in use, the inner casing and its capsule endoscope are inserted into the outer sleeve, and when the outer casing reaches the operative site, the inner casing and the capsule endoscope are extend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the capsule endoscope angle by rotating the handle or the joystick position at the back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内镜
,特别是针对角度可以调整内镜
,具体涉及为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
技术介绍
微创手术手术时通过开一到数个小口,然后利用医用内窥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手术的创口小使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早期微创手术,主要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施行手术的一种技术;而现在微创手术基本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椎体治疗,关节治疗等方面也都有微创手术的开展。而微创手术得以顺利实施则得益与各种内镜系统的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用于内窥镜系统包括镜身、光纤线、成像系统及显示结构组成,而镜身通常采用光纤、光源及镜头,使用过程中将镜身伸入手术部位,通过光纤线与成像系统进行连接。目前的内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光纤线的使用,且光纤线一般较长姐比较冗余;使用过程中医生要随时注意对光纤线的保护,稍不谨慎就会对光纤线造成损坏,进而会影响成像的效果;而且光纤线影响操作者操作。另外随着无线成像技术的发展,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实现直接将图像传输到成像系统并在显示结构上显示的方式以成为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方式,如胶囊内镜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而胶囊内镜只适合在胃肠道内应用,其跟随胃肠道蠕动,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但因其不可控制性存在观察失败的发生可能,而且也因其不可控制性及其其他内镜应用部位的不可蠕动性,造成其不能再其他内镜领域应用的结果。即使可控胶囊内镜也多是通过线进行牵拉控制的,如可控胶囊内镜201310147393.4及可操控胶囊内镜201110141803.5,其也不能再其他内镜领域进行推广应用。而如何有效控制类似胶囊内镜的结构成为其应用在其他内镜领域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胶囊内镜控制问题后也将会很好的解决光纤线影响操作者操作的问题。另外因为目前胶囊内镜一体制造,其内部结构的精密性,且经肛门排出的问题,造成目前的胶囊内镜还存在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进而造成其使用成本过大,严重超出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如果能设计一种在其他内镜领域可以重复使用的胶囊内镜,则会大大的降低胶囊内镜的使用成本。另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现有的内镜镜身进入手术部位后角度调整程序复杂,需要一种调节角度方式简单的内镜。根据上述提出的内镜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胶囊内镜结合到普通内窥镜上且可以调节角度的内窥镜。具体为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内镜角度不好调节,光纤线易损,且胶囊内镜应用范围窄及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内套管及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后端及内套管前端设置相互结合但不影响胶囊内镜转动的结合结构,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部分后端设置小环,小环上悬挂延长柄;结合结构的内套管部分中央设置活动孔,延长柄经活动孔延伸到内套管后端并伸出内套管,或者延长柄后连接一操纵柄,操纵柄伸出内套管;在内套管内设置数个带涡旋孔的限位板;操纵柄或延长柄经过涡旋孔的中心,并沿涡旋孔转动;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使用时将内套管及其胶囊内镜套入外套管内,待外套管到达手术部位后,伸出内套管及其胶囊内镜,通过在后端转动延长柄或操纵柄的位置达到改变前端胶囊内镜角度的目的。此种设置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实现对手术部位的多角度观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进一步,所述带涡旋孔的限位板设置3个,其均匀的设置在内套管内。三个限位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协助控制延长柄或操纵柄的位置及变动及固定。进一步,所述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部位包括设置在胶囊内镜后端与胶囊内镜后端吻合的弧形罩;及弧形罩后端设置一球形结构,球形结构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所述结合结构的内套管部分包括设置在内套管前端与球形结构对应球形囊;球形囊上设置供延长柄通过与转动的活动孔。进一个,延长柄与球形结构顶端对应设置小环,两小环扣合连接。通过此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胶囊内镜角度的调整。或者,所述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部位包括设置在胶囊内镜后端由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制成的与胶囊内镜后端吻合的弧形罩;所述结合结构的内套管部分包括设置在内套管前端与弧形罩形状对应的且由顺磁性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结合罩;弧形罩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结合罩上设置活动孔。进一步,所述延长柄与弧形罩顶端对应设置小环,两小环扣合连接。通过此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胶囊内镜角度的调整。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很好的实现通过延长柄或操纵柄在涡旋孔内转动,进而达到调整前端胶囊内镜角度的目的。进一步,弧形罩顶端中部设置一延长柄,延长柄通过结合罩上的活动孔后连接操纵柄。进一步,所述操纵柄与延长柄的连接方式为可活动连接方式,具体方式为:两个扣合的小环连接。进一步,在所述内套管末端设置泥性塞,泥性塞的设置可以实现延长柄或操纵柄移动时移动,不移动时初步固定位置。或者在所述内套管末端设置一定位塞,所述定位塞结构为一薄锥形塞;锥形塞上设置一从圆心出发到边缘的纵向口,纵向口的宽度与延长柄与操纵柄直径一致;另外沿纵向口方形阵列设置多个垂直于纵向口的缺口,缺口宽度与延长柄或操纵柄一致,此种设置在带到合适角度后,手持手持杆,将纵向口对着延长柄或操纵柄放下,后微旋转薄锥形塞,使延长柄或操纵柄落入对应的缺口内,将其锁死。进一步,薄锥形塞上设置一方便操作的手持杆进一步,所述胶囊内镜的最外侧由两片椭球形透明结构吻合的扣合在一起,有胶黏剂进行防水胶粘,椭球形透明结构内部设置各种用于与胶囊内镜成型单元、照明单元、电源及无线传输单元吻合的结构。此种设置在完成一次手术时将胶囊内镜回收后进行椭球形透明结构及电源的更换后即可重复使用,减少使用成本,可实现多次使用。进一步,在外套管内侧设置一限制内套管的无力移动,但不影响在有力作用下外套管与内套管间的移动及转动的橡胶环。进一步,在内套管后端外侧设置一手柄,方便实现外套管与内套管间的相互移动及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将无线的胶囊内镜应用到普通的内镜领域,减少了多线的烦恼,且可以实现多角度调节,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包含球形结构的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包含结合罩结构的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包含球形结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包含结合罩结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带涡旋孔的限位板局部放大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后端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塞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包含球形结构的前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包含球形结构的前端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包含球形结构不包含胶囊内镜部分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包含结合罩结构的前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包含含结合罩结构的前端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包含含结合罩结构不包含胶囊内镜部分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囊内镜;11、弧形罩;12、球形结构;13、延长柄;14、小环;2、内套管;21、球形囊;211、活动孔;23、结合罩;24、限位板;241、涡旋孔;3、外套管;4、定位塞;41、纵向口;42、缺口;5、手柄;6、橡胶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1)、内套管(2)及外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1)后端及内套管(2)前端设置相互结合但不影响胶囊内镜(1)转动的结合结构,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1)部分后端设置小环(14),小环(14)上悬挂延长柄(13);结合结构的内套管(2)部分中央设置活动孔(211),延长柄(13)经活动孔(211)延伸到内套管(2)后端并伸出内套管(2),或者延长柄(13)后连接一操纵杆,操纵杆伸出内套管(2);在内套管(2)内设置数个带涡旋孔(241)的限位板(24);操作杆经过涡旋孔(241)的中心,并沿涡旋孔(241)转动;内套管(2)设置在外套管(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1)、内套管(2)及外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1)后端及内套管(2)前端设置相互结合但不影响胶囊内镜(1)转动的结合结构,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1)部分后端设置小环(14),小环(14)上悬挂延长柄(13);结合结构的内套管(2)部分中央设置活动孔(211),延长柄(13)经活动孔(211)延伸到内套管(2)后端并伸出内套管(2),或者延长柄(13)后连接一操纵杆,操纵杆伸出内套管(2);在内套管(2)内设置数个带涡旋孔(241)的限位板(24);操作杆经过涡旋孔(241)的中心,并沿涡旋孔(241)转动;内套管(2)设置在外套管(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涡旋孔(241)的限位板(24)设置3个,其均匀的设置在内套管(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1)部位包括设置在胶囊内镜(1)后端与胶囊内镜(1)后端吻合的弧形罩(11);及弧形罩(11)后端设置一球形结构(12),球形结构(12)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13);所述结合结构的内套管(2)部分包括设置在内套管(2)前端与球形结构(12)对应球形囊(21);球形囊(21)上设置供延长柄(13)通过与转动的活动孔(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方式调节角度的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结构的胶囊内镜(1)部位包括设置在胶囊内镜(1)后端由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制成的与胶囊内镜(1)后端吻合的弧形罩(11);所述结合结构的内套管(2)部分包括设置在内套管(2)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美兰向常娟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