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77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属于茶叶技术领域,加工工艺包括采摘选料、处理摊晾、杀青、干燥、提香,其中摊晾过程中将龙脑膏香细粉均匀喷入原料表面并通入湿热风;提香过程中进行紫外线照射。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终产品外观完整,成品率高,颜色均一;无杜仲胶析出问题;营养成分流失少。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Eucommia staminate flower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Eucommia ulmoides Male flower te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picking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fixing, drying and airing Titian, airing during the Borneo camphor powder evenly sprayed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pass into the wet hot air; after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itian. The final product has a complete appearance, high yield and uniform color; no Eucommia gum is precipitated, and the loss of nutrients is l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
,特别是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杜仲系著名滋补中药,其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杜仲为雌雄异株,杜仲雄花含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桃叶珊瑚甙、京尼平甙酸等。杜仲雄花茶是以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它的配方组分为杜仲当年萌发的雄花,包括雄蕊和雄花芽,其制备工艺如申请号98117579.1的中国专利:将精选采摘的杜仲雄花,摊晾,杀青,揉捻,低温干燥。该种制备工艺借鉴了制茶方法,但是存在:①摊晾过程中,针条管状花蕊就会自行爆裂,营养花粉就会瞬间流失,并且花粉在炒茶过程中会造成糊锅;②揉捻会使雄花花粉中的酚类物质析出,酚类物质极易氧化褐变使杜仲雄花变黑,失去商品价值;③雄花花蕊表皮结构远比茶叶纤弱,因此其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多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等,容易在杀青过程中产生逸散流失,造成功能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含量降低,影响杜仲雄花茶的品质;④摊晾过程中杜仲雄花中所含的微量杜仲胶析出,造成雄花茶和雄花茶之间有时会被一种非常细的丝状物连接,外观类似生了米虫子,影响销售。现有的改良多集中在摊晾干燥过程,例如申请号为201110081506的《一种生产杜仲雄花茶的方法》公开了一种方案:选取、揉捻成形、速冻、真空冷冻干燥、杀青并催香、冷却并过筛。该专利技术采用超低温速冻和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杜仲雄花,用以降低有效成分的破坏,但是并未解决营养成分逸散流失、杜仲胶析出问题。并且需要购入低温真空冷冻机,真空度为5~15Pa,温度-40℃~-100℃下进行干燥。对于杀青阶段的改良技术有限,基本集中在防止糊锅焦黑上:如在《一种杜仲雄花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104608.X)中采用晾青→微波杀青→晾青去味→揉捻→炒青→理条→烘干。该方案中,采用微波杀青,但其公开方案中并未说明这种方式能克服杀青中的物质逸散流失,并且由于二次炒青,由此可见并未有所改善。而《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1710398315.X)采用蒸汽杀青代替常见的炒制,仅仅克服了碳化的缺陷,也未提及克服杀青中的物质逸散流失的问题,而且水蒸气蒸馏法本身就是一种挥发油提取技术,更加促进有益成分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终产物优良的的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采摘选料:采集新鲜的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去杂;(2)处理摊晾:将原料摊放在网板上,摊放厚度2~3cm,温度控制在24℃-28℃,空气相对湿度60%-70%,保持空气流动下摊晾;6~8小时后,将龙脑膏香细粉均匀喷入原料表面,喷入后粉末0.5~1小时后,由上向下向网板上的原料通入湿热风2~3分钟,20~40分钟后,重复通入湿热风2~3分钟,然后继续摊放,直至使原料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3)杀青:将步骤(2)所得的半成品进行杀青处理,杀青锅温为150-180℃,保持杀青时间为4-5分钟;(4)干燥:将步骤(3)所得的半成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不超过85℃,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5)提香:将步骤(4)所得的半成品摊放在网板上进行热处理提香,摊放厚度1~2cm,温度90℃~110℃;保持空气单向流通,进行紫外线照射。上述的龙脑膏香加入量为加入量每公斤原料加入2~12g。上述的龙脑膏香细粉的制备方法为破碎低温研磨后,80或者100目过筛。上述步骤(2)所述的湿热风为温度为35℃、湿度为90-95%的流通空气。上述步骤(3)的杀青方法为炒青、蒸青或者微波杀青。上述步骤(4)的干燥为常压干燥、减压干燥或微波辐射干燥。上述步骤(5)的热处理以直接烘烤、微波照射或微波辐射。上述步骤(5)的紫外线照射,紫外波长为80~320nm,照射强度为50~500μW/cm2;照射总时长为8~12分钟。优化方案中:还包括步骤(6)封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终产品外观完整,成品率高,颜色均一;2、有效的解决了杜仲胶析出问题;3、营养成分流失少,VC、总黄酮、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桃叶珊瑚苷含量高;4、UV-B照射添加物分解为气体,不影响终产品口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对比例和各个实施例中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市售制茶或者食品加工常见设备,其型号、构造、原理此处不在累述。对比例和实施例1~3的原料均为同时期采集新鲜的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采摘后立刻进入加工流程,因此原料差异性可以忽略不计,具有可比性。对比例:(1)选料:采集新鲜的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去杂;(2)摊晾:将原料摊放在网板上,摊晾厚度2cm,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60%-70%,保持空气流动下摊晾16~18小时,通过控制风速大小使原料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3)杀青:将步骤(2)的半成品进行杀青处理,杀青锅温为220~240℃,保持杀青时间为2分钟;(4)干燥:将步骤(3)的半成品用微波干燥机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80~90℃;时间5分钟,水分降至15~20%:(5)提香:将步骤(4)的半成品采用茶叶烘焙机进行提香,温度80℃-100℃,至水分小于10%。实施例1:(1)采摘选料:在每年春季杜仲雄花开花的盛花期,采集新鲜的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去杂。(2)处理摊晾:将原料摊放在网板上,摊放厚度2cm,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60%-70%下摊晾;8小时后,通过粉末喷雾器将龙脑膏香细粉均匀喷入原料表面,喷入后粉末30分钟后,由上向下向网板上的原料通入湿热风3分钟,40分钟后,重复通入湿热风2分钟,然后继续摊放,直至使原料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所述的湿热风指的是温度为35℃、湿度为90-95%的流通空气,风速为2~3m/s。加入龙脑膏香的量为每公斤原料加入龙脑膏香2g。龙脑膏香细粉的制备方法为破碎低温研磨,100目过筛。所述的龙脑膏香,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tyobalanopsaromatiaGaeth.f.的油树脂。龙脑膏香组成成分为树脂和挥发油,主要为右旋龙脑、左旋龙脑,左旋异龙脑、乙酸龙脑酯、乙酸异龙脑酯等。其中乙酸龙脑酯、乙酸异龙脑酯等物质在29℃以上为液化状态,因此加入原料通入温度为35℃湿热风时,这些物质可以顺风向穿透原料向下层渗透。由于龙脑膏香细粉的粒径为150~180微米,所以固形微粒也可以随着气体流动,分散在摊放的原料中。原料经过龙脑膏香固形处理,克服了花蕊摊晾过程中爆开,花粉从花粉管散出而产生的黑色粉末导致糊锅或者色泽发暗变黑的缺陷,并且该固形处理,也不会影响原料的呼吸失水,龙脑膏香的成分还能有效控制摊晾时间过长而发生变质变味的出现。(3)杀青:将步骤(2)所得的半成品进行杀青处理,杀青锅温为150~160℃,保持杀青时间为4分钟。所用的杀青方法可以为:炒青、蒸青或者微波杀青。本实施例中为炒青,使用的是茶叶炒青机。杀青的目的在于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但是温度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钝化效果不好,多酚物质发生酶促反应,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采摘选料:采集新鲜的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去杂;(2)处理摊晾:将原料摊放在网板上,摊放厚度2~3cm,温度控制在24℃‑28℃,空气相对湿度60%‑70%,保持空气流动下摊晾;6~8小时后,将龙脑膏香细粉均匀喷入原料表面,喷入后粉末0.5~1小时后,由上向下向网板上的原料通入湿热风2~3分钟,20~40分钟后,重复通入湿热风2~3分钟,然后继续摊放,直至使原料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3)杀青:将步骤(2)所得的半成品进行杀青处理,杀青锅温为150~180℃,保持杀青时间为4~5分钟;(4)干燥:将步骤(3)所得的半成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不超过85℃,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5)提香:将步骤(4)所得的半成品摊放在网板上进行热处理提香,摊放厚度1~2cm,温度90℃~110℃;保持空气单向流通,进行紫外线照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采摘选料:采集新鲜的杜仲雄花的雄蕊和雄花芽为原料,去杂;(2)处理摊晾:将原料摊放在网板上,摊放厚度2~3cm,温度控制在24℃-28℃,空气相对湿度60%-70%,保持空气流动下摊晾;6~8小时后,将龙脑膏香细粉均匀喷入原料表面,喷入后粉末0.5~1小时后,由上向下向网板上的原料通入湿热风2~3分钟,20~40分钟后,重复通入湿热风2~3分钟,然后继续摊放,直至使原料水分含量控制在60%~70%;(3)杀青:将步骤(2)所得的半成品进行杀青处理,杀青锅温为150~180℃,保持杀青时间为4~5分钟;(4)干燥:将步骤(3)所得的半成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不超过85℃,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5)提香:将步骤(4)所得的半成品摊放在网板上进行热处理提香,摊放厚度1~2cm,温度90℃~110℃;保持空气单向流通,进行紫外线照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雄花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脑膏香加入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强李斌王合坚刘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乡村之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