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bending a pear tree shaping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the base angle; step 2, waist angle; step 3, with branches at the end of June and early July, before long shoots stop, the length of branches in the 50 selected with 60cm pear base branches the selected branches, softening treatment; step 4: branch position, rotate branches, press or the press or the branches rotation angle and azimuth spa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branches, branches to find balance in tension by branches; step 5: under the insertion position of the peg peg, according to the steps 4 branches of positioning angle and azimuth, the line connected by branches or cloth sack balance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rongs, equilibrium line and branches or cloth sacks tension connections with slipknot, line and peg or cloth sack The knot is connected. The method of pulling branches in the shaping process of the pear tre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梨树幼树整形过程中拉枝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栽培学及果树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梨树幼树整形过程中拉枝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是当前中国梨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全国各地正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根据不同整形方式下幼树的生长和结果状况选择不同栽植密度下适宜的树形,对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梨幼树整形过程中,强壮中心干的培养及促发中心干多分枝,增加生长点数量以分散树势,控制枝展,是十分关键的。为进一步的控制枝展,在梨树的培育过程中常采用提早促花,以花缓势、以果压势的方法。其主要措施是拉枝,以使枝条达到一定角度,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传统的栽培树形相比较,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其中心干发枝较多,常规的拉枝费时费工费料,且速度较慢,果园面积较大时,不能及时将全部枝条拉成一定角度,以利于促花。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034835.2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梨树幼树整形过程中开腰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开基角,待中心干上促发的新梢长至16-20cm时,采用长度为55-70mm、直径为1-5mm,两端尖的支撑杆进行开基角,基角的角度为65-80°,按压新梢枝条至新梢枝条与中心干呈70-90°,先将支撑杆的一端插入中心干韧皮部内,再将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新梢枝条的韧皮部内;步骤2、开腰角,待中心干上促发的新梢长至30-35cm时,采用长度为35-40cm、直径为4-5mm的竹签进行开腰角,腰角的角度为70-90°,将竹签的一端插入中心干韧皮部内,将竹签的另一端插入新梢的韧皮部内。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梨树幼树整形过程中开腰角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梨树幼树整形过程中拉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开基角,待中心干上促发的新梢长至16‑20cm时,采用长度为55‑70mm、直径为1‑5mm,两端尖的支撑杆进行开基角,基角的角度为65‑80°,按压新梢枝条至新梢枝条与中心干呈70‑90°,先将支撑杆的一端插入中心干韧皮部内,再将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新梢枝条的韧皮部内;步骤2、开腰角,待中心干上促发的新梢长至30‑35cm时,采用长度为35‑40cm、直径为4‑5mm的竹签进行开腰角,腰角的角度为70‑90°,将竹签的一端插入中心干韧皮部内,将竹签的另一端插入新梢的韧皮部内;步骤3、拿枝,在6月底7月初,枝条停长前,选取长度在50‑60cm的梨树基部的枝条进行拿枝,将选取的枝条做软化处理;步骤4:枝条定位,按压或转动枝条,其中,按压或转动枝条的角度和方位根据枝条空间的均匀分布的要求,在枝条上找到枝条受拉力的平衡点,即枝条在该点受拉力时利于上述角度和方位的保持;步骤5:下地橛,地橛的插入位置根据步骤4中枝条定位的角度和方位,采用麻袋线或布条连接枝条受拉力的平衡点和地橛,其中,麻袋线或布条与枝条受拉力的平衡点之间采用活结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梨树幼树整形过程中拉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开基角,待中心干上促发的新梢长至16-20cm时,采用长度为55-70mm、直径为1-5mm,两端尖的支撑杆进行开基角,基角的角度为65-80°,按压新梢枝条至新梢枝条与中心干呈70-90°,先将支撑杆的一端插入中心干韧皮部内,再将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新梢枝条的韧皮部内;步骤2、开腰角,待中心干上促发的新梢长至30-35cm时,采用长度为35-40cm、直径为4-5mm的竹签进行开腰角,腰角的角度为70-90°,将竹签的一端插入中心干韧皮部内,将竹签的另一端插入新梢的韧皮部内;步骤3、拿枝,在6月底7月初,枝条停长前,选取长度在50-60cm的梨树基部的枝条进行拿枝,将选取的枝条做软化处理;步骤4:枝条定位,按压或转动枝条,其中,按压或转动枝条的角度和方位根据枝条空间的均匀分布的要求,在枝条上找到枝条受拉力的平衡点,即枝条在该点受拉力时利于上述角度和方位的保持;步骤5:下地橛,地橛的插入位置根据步骤4中枝条定位的角度和方位,采用麻袋线或布条连接枝条受拉力的平衡点和地橛,其中,麻袋线或布条与枝条受拉力的平衡点之间采用活结连接,麻袋线或布条与地橛采用死结连接,地橛采用长度为35-40cm、直径为4-5mm的竹签,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宝锋,徐金涛,高丽娟,张海娥,李龙飞,徐丽霞,贾林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