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555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所述箱体内腔的顶端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排湿扇、温度传感器、摄像头、无线信号发射器、照明灯、湿度传感器和散热扇,且排湿扇和散热扇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连接,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氮气发生器,且氮气发生器通过管道与隔板的右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扇、排湿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电网、红外线传感器和电子密码锁的作用,可提高本配电箱的智能化程度和安全性,为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技术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力的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十八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二十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但配电箱内的用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排气孔(11)和第二排气孔(20),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端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排湿扇(3)、温度传感器(4)、摄像头(5)、无线信号发射器(6)、照明灯(7)、湿度传感器(8)和散热扇(9),且排湿扇(3)和散热扇(9)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排气孔(20)和第一排气孔(11)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箱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8),且隔板(18)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氮气发生器(19),且氮气发生器(19)通过管道与隔板(18)的右侧连接,所述隔板(18)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配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排气孔(11)和第二排气孔(20),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端从右到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排湿扇(3)、温度传感器(4)、摄像头(5)、无线信号发射器(6)、照明灯(7)、湿度传感器(8)和散热扇(9),且排湿扇(3)和散热扇(9)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排气孔(20)和第一排气孔(11)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箱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8),且隔板(18)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氮气发生器(19),且氮气发生器(19)通过管道与隔板(18)的右侧连接,所述隔板(18)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常闭开关(17),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1),且活动门(21)和箱体(1)的外表面均通过电网支架(16)活动连接有电网(13),所述活动门(21)的外表面从上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强俞巨松向勇召刘志欣郑应西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集团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