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833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顶端的顶板和蓄水筒,所述蓄水筒竖直设置在顶板上,所述顶板上开有出水口,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顶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底座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套设在立柱上且能在立柱上上下滑移;所述活动板的底面设置有驱动活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顶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紧固夹持各种砌墙砖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渗透试验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砌墙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对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而抗渗透性是耐久性的重要标志,抗渗透是砌墙砖耐久的第一道防线。渗透性,笼统地说是指气体、液体或离子受压力、化学势或电场作用在砌墙砖中渗透、扩散或迁移的难易程度。常用的渗透性测试方法有:透水法、透气法、氯池浸泡法及电量法等。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采用透水法来测定的砌墙砖的抗渗透性能,以评价其耐久性。如图1所示,所使用的抗渗透试验装置包括顶板2、固定设置在顶板2上的蓄水筒1和设置在顶板底面的支架9,顶板2和蓄水筒1的底部均设置有开口。对砌墙砖进行抗渗透试验时,将待试验砌墙砖放置在顶板2的下方使砌墙砖的顶面与顶板2贴近。往蓄水筒1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通过观察蓄水筒1内液面下降的速度,以及剖开砌墙砖观察渗水高度可以判断砌墙砖的抗渗透性能。但是,砌墙砖的材质多样且表面粗糙,上述实验装置比较简陋,砌墙砖与顶板贴合时,容易出现贴合不牢、砌墙砖顶面与顶板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蓄水筒内的水容易从顶板与砌墙砖顶面之间的缝隙内侧漏,影响测试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能紧固夹持各种砌墙砖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顶端的顶板和蓄水筒,所述蓄水筒竖直设置在顶板上,所述顶板上开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底座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套设在立柱上且能在立柱上上下滑移;所述活动板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顶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测试的砌墙砖放置在活动板上,操控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在立柱上向顶板方向移动,使得砌墙砖被夹紧在顶板和活动板之间,砌墙砖的顶面与顶板的底面紧密贴合。然后,往顶板顶部的蓄水筒内注入一定量的水,观察蓄水筒内的液面下降速度可以知道砌墙砖的渗水速度。一定时间后,取出砌墙砖,剖开砌墙砖测量其端面的渗水高度,通过渗水高度可以判断砌墙砖的抗渗透性能。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增加砌墙砖顶面与顶板底面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水从顶板与砌墙砖之间的间隙内流出,影响试验结果。通过活动板与驱动件的配合,可以夹紧各种厚度的砌墙砖进行试验,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杆支架,所述丝杆通过丝杆支架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丝杆以其中点为界,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两块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分别位于丝杆上中点的两侧;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斜向面,所述活动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斜向面配合的三角形导板;所述丝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控制丝杆转动的控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部可以驱动丝杆转动,设置在丝杆上的不同方向螺纹段的移动块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块顶部的斜向面与活动板底面的三角形导板相配合,可以使活动板上移或下降,从而调节活动板和顶板对待测砌墙砖的夹紧程度、夹紧各种厚度的砌墙砖,提高了试验装置的适应性。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丝杆的两端设置控制,只需要操控丝杆任意一端的控制部就可以驱动丝杆转动,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为固定设置在丝杆端部的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动手轮可以方便地驱动丝杆正向或者反向转动,进而驱动两块移动块相互靠近或者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固定设置在顶板底面的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活动板将砌墙砖夹紧在活动板与顶板之间时,弹性垫被挤压,使得弹性垫将顶板与砌墙砖顶面之间的间隙填满,使得顶板与砌墙砖顶面之间不留间隙,不会漏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由橡胶材质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价廉、易得,耐磨性好,弹性佳,是制造弹性垫的理想材料,采用橡胶制成的弹性垫作为密封件,密封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筒与顶板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筒通常是采用透明的玻璃或者树脂制成,容易损坏。蓄水筒与顶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蓄水筒被损坏时可以方便地对蓄水筒进行更换。同时,可拆卸第连接也方便了对蓄水筒拆卸、清理。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筒底端的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顶板上的出水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水筒上的外螺纹与出水口侧壁的内螺纹相配合,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蓄水筒。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活动板上移或者下降,能夹紧各种厚度的砌墙砖,进行抗渗透试验,结构简单、适应性强;2、丝杆、带斜向面的移动块和三角形导板的配合,可以方便地驱动活动板上下移动,操作简单、方便;3、采用橡胶材质的弹性垫作为密封件,密封、防漏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抗渗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活动板及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蓄水筒;11、外螺纹;2、顶板;21、出水口;211、内螺纹;3、弹性垫;4、砌墙砖;5、活动板;51、导板;6、底座;61、立柱;7、丝杆;71、丝杆支架;72、手轮;8、移动块;81、斜向面;9、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参照图2,其包括底座6,底座6的四角设置有四根立柱61,立柱6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2。顶板2呈拱桥形,且顶板2的底面内凹处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弹性垫3。参照图2和图3,顶板2和底座6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底座6的活动板5,底座6上的立柱61贯穿活动板5设置,活动板5可以在立柱61上上下滑移。活动板5的底面设置有两块平行的导板51,导板51呈等腰三角形状,且导板51沿活动板5的长度方向设置。参照图4和图5,顶板2的顶面竖直设置有蓄水筒1,蓄水筒1的底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1。顶板2上设置有出水口21,出水口21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11。通过蓄水筒1上的外螺纹11和出水口21侧壁的内螺纹211的配合可以将蓄水筒1安装在出水口21处。参照图2和图4,活动板5的下方通过丝杆支架71设置有丝杆7,丝杆支架71固定在底座6上。丝杆7以其中点为界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丝杆7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7转动的手轮72。参照图4和图6,丝杆7上套设有两块移动块8,移动块8分别设置在丝杆7螺纹相反的两段上。初态时,移动块8位于靠近丝杆支架71的地方。移动块8的顶面设置有斜向面81,斜向面81的倾斜度与三角形导板51的等腰边的倾斜度一致。利用手轮72转动丝杆7,可以驱动两块移动块8向丝杆7的中点处移动。通过斜向面81与三角形导板51的配合,将活动板5抵推上移。反向转动手轮72,移动块8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活动板5下移。工作原理如下:对砌墙砖4进行抗渗透试验时,将待测试的砌墙砖4放置在活动板5与顶板2之间。利用手轮72转动丝杆7,使得移动块8向丝杆7的中点处移动。通过斜向面81与三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包括底座(6)、设置在底座(6)上的立柱(61)、立柱(61)顶端的顶板(2)和蓄水筒(1),所述蓄水筒(1)竖直设置在顶板(2)上,所述顶板(2)上开有出水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和底座(6)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底座(6)的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套设在立柱(61)上且能在立柱(61)上上下滑移;所述活动板(5)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5)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顶板(2)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包括底座(6)、设置在底座(6)上的立柱(61)、立柱(61)顶端的顶板(2)和蓄水筒(1),所述蓄水筒(1)竖直设置在顶板(2)上,所述顶板(2)上开有出水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和底座(6)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底座(6)的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套设在立柱(61)上且能在立柱(61)上上下滑移;所述活动板(5)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5)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顶板(2)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墙砖抗渗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7)和丝杆支架(71),所述丝杆(7)通过丝杆支架(71)沿底座(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丝杆(7)以其中点为界,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7)上套设有两块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分别位于丝杆(7)上中点的两侧;所述移动块(8)的顶部设置有斜向面(81),所述活动板(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泰兴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