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孔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137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排水孔栓,贴合于密封套两端部的压片,螺杆呈竖直状固定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上端面,密封套的外侧面中部可在两压片的挤压作用下而膨胀后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螺杆的顶端贯穿密封套上端部的压片与把手上的螺孔螺接;密封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槽,压片置于固定环槽内,压片的周侧置于固定环槽内,且压片的周侧与固定环槽过盈配合固定,压片的下端面与固定环槽的下侧壁紧密贴合;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上述结构紧凑可靠,对排水口或排水孔进行栓塞后的密封性能较佳,在使用时实现液体无泄漏的功效,并且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孔栓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排水口栓塞结构
,尤其是一种排水孔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排水孔栓结构包括密封套100、把手200、螺杆500、以及贴合于密封套100两端部的压片300,密封套的外侧面中部可在两压片的挤压作用下而膨胀后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两压片中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穿孔,螺杆的顶部螺接有把手,螺杆螺入螺孔后依次贯穿一穿孔、密封套和另一穿孔后与螺母螺接,且螺母和螺杆的底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螺母400和螺杆通过通孔内穿设定位销600进行固定;由于上述结构仅是将压片贴合于密封套的两端部,并且螺杆通过贯穿穿孔与螺母进行螺接固定,因此穿孔与螺杆之间始终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使得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中始终存在缝隙,并且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与密封套下端部之间未设置任何密封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也会产生一定的缝隙,从而在密封管道口时液体会通过缝隙而发生泄漏的情况,导致密封排水孔栓的密封性能较差,并且两压片没有固定在密封套上,使得在转动把手容易出现,而导致仅是螺杆旋转而无法实现两压片挤压密封套使得密封套外侧中部发生膨胀,从而影响了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高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的一种排水孔栓。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排水孔栓,包括密封套、把手、螺杆、以及贴合于密封套两端部的压片,螺杆呈竖直状固定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上端面,密封套的外侧面中部可在两压片的挤压作用下而膨胀后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螺杆的顶端贯穿密封套上端部的压片与把手上的螺孔螺接;密封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槽,压片置于固定环槽内,压片的周侧置于固定环槽内,且压片的周侧与固定环槽过盈配合固定,压片的下端面与固定环槽的下侧壁紧密贴合;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上述结构紧凑可靠,对排水口或排水孔进行栓塞后的密封性能较佳,在使用时实现液体无泄漏的功效,并且使用便捷,提升了实用性能。进一步优选,密封套的中部外周侧凸起有可与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的密封凸环;其结构为了更容易将密封套与管道口的内侧壁密封贴合,且密封贴合后使得排水孔栓的密封性能更佳。进一步优选,密封套上端部的固定环直径大于密封套上端部的固定环直径。其结构为了对管道口的口部进行密封性能的提升。进一步优选,密封套上端部的固定环槽下口沿和密封套下端部的固定环槽上口沿均延伸出有密封台阶,密封台阶与压片紧密贴合。其结构为了便于将两压片进行挤压密封套,同时提升了排水孔栓的密封性能,实用性能更高。进一步优选,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其具体结构为:螺杆的底端通过无缝焊接工艺固定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上端面。进一步优选,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其具体结构为: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优选,密封套的内侧壁中部凹设有环状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内侧面和密封凸环的外侧面均为圆弧面。凹陷部为了使得密封套受到挤压后中部更容易膨胀扩张进行密封,且密封凸环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使得密封性能可得到提升,排水管道的管道口更容易被密封。进一步优选,把手为T型状把手。其结构便于手持旋转把手。进一步优选,把手采用铜质把手、不锈钢把手、铝质把手。其中铜质把手为了实现在在具有挥发性的溶剂中进行使用;不锈钢把手为了实现在易腐蚀的液体中使用;铝质把手为了实现在具有易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达到把手掉落不会后产生火花性能。进一步优选,压片和/或螺杆采用不锈钢材质或铜材质制成。不锈钢具有防腐蚀和生锈的性能;铜材质可在具有挥发性的溶剂中进行使用。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排水孔栓,其结构通过将位于密封套两端部的压片通过固定环槽进行密封固定,并且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与螺杆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下端面没有任何缝隙,从而经本技术结构对管道口进行堵塞密封后的密封性能较佳,液体或气体不会发生任何的泄漏情况,而且在转动把手时不会发生仅是螺杆旋转而无法实现两压片挤压密封套使得密封套外侧中部发生膨胀的情形,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密封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排水孔栓,包括密封套1、把手2、螺杆3、以及贴合于密封套两端部的压片4,螺杆3呈竖直状固定于密封套1下端部的压片4上端面,密封套1的外侧面中部可在两压片4的挤压作用下而膨胀后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螺杆3的顶端贯穿密封套1上端部的压片4与把手2上的螺孔螺接;密封套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环5,固定环5的内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槽51,压片4置于固定环槽51内,压片4的周侧置于固定环槽51内,且压片4的周侧与固定环槽51过盈配合固定,压片4的下端面与固定环槽51的下侧壁紧密贴合;螺杆3与密封套1下端部的压片4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4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其中把手2采用铜质把手、不锈钢把手、铝质把手,铜质把手为了实现在在具有挥发性的溶剂中进行使用;,不锈钢把手为了实现在易腐蚀的液体中使用;铝质把手为了实现在具有易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达到把手掉落不会后产生火花性能;压片4和/或螺杆3采用不锈钢材质或铜材质制成,不锈钢具有防腐蚀和生锈的性能;铜材质可在具有挥发性的溶剂中进行使用;在把手2上还可套置塑料套或橡胶套或皮套。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在未使用时,密封套1处于常态化,密封套1的中部也未发生膨胀扩张;当使用时,排水孔栓塞入管道口中,然后旋转把手2,把手2的螺孔与螺杆3的外螺纹的配合下实现把手2向下位移,在旋转把手2的过程中压片4始终保持不绕中心轴线旋转,而两压片4在旋转把手的过程中逐渐靠拢实现挤压密封套1,在挤压的过程中密封套中部发生膨胀扩张,直至密封套1中部的膨胀扩张部位与管道口内侧壁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将排水孔栓固定于管道口,并将管道口进行密封堵塞,由于在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4分别与螺杆3和密封套1配合固定未产生任何缝隙,从而达到对排水口或排水孔进行栓塞后的密封性能较佳,在使用时实现液体无泄漏的功效,并且使用便捷,提升了实用性能。本实施例中,密封套1的中部外周侧凸起有可与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的密封凸环11;其结构为了更容易将密封套1与管道口的内侧壁密封贴合,且密封贴合后使得排水孔栓的密封性能更佳。使用时,更加便捷,密封套1中受到挤压后更容易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密封套1上端部的固定环5直径大于密封套1上端部的固定环5直径。其结构为了对管道口的口部进行密封性能的提升。本实施例中,密封套1上端部的固定环槽51下口沿和密封套1下端部的固定环槽51上口沿均延伸出有密封台阶511,密封台阶511与压片4紧密贴合。其结构为了便于将两压片4进行挤压密封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排水孔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孔栓,包括密封套、把手、螺杆、以及贴合于密封套两端部的压片,螺杆呈竖直状固定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上端面,密封套的外侧面中部可在两压片的挤压作用下而膨胀后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螺杆的顶端贯穿密封套上端部的压片与把手上的螺孔螺接;其特征在于:密封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槽,压片置于固定环槽内,压片的周侧置于固定环槽内,且压片的周侧与固定环槽过盈配合固定,压片的下端面与固定环槽的下侧壁紧密贴合;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孔栓,包括密封套、把手、螺杆、以及贴合于密封套两端部的压片,螺杆呈竖直状固定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上端面,密封套的外侧面中部可在两压片的挤压作用下而膨胀后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螺杆的顶端贯穿密封套上端部的压片与把手上的螺孔螺接;其特征在于:密封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槽,压片置于固定环槽内,压片的周侧置于固定环槽内,且压片的周侧与固定环槽过盈配合固定,压片的下端面与固定环槽的下侧壁紧密贴合;螺杆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固定后密封套下端部的压片的下端面构成无缝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孔栓,其特征在于,密封套的中部外周侧凸起有可与管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的密封凸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孔栓,其特征在于,密封套上端部的固定环直径大于密封套上端部的固定环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孔栓,其特征在于,密封套上端部的固定环槽下口沿和密封套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北英华船舶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