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22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在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的中间内部设置自动弃流管,自动弃流管为圆锥形漏斗;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和竖直进水管在上部通过干净雨水收集管联通连接,干净雨水收集管由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倾斜向上并在顶端与竖直进水管的顶端联通连接;竖直进水管的底端为存水设备接口,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和竖直进水管在自动弃流管的下方由折线形自动溢流管联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加工简便,体积小,造价低;初期雨水得到快速有效排放,中后期雨水有效收集,收集满后,雨水能自动溢流排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最大限度改善雨水质量,有效保证整个装置的清洁状态,始终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本技术属于雨水再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而且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影响植物生长的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包括硫化物、盐分等,甚至不适当的pH值。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油毡屋面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因此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前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也不能将雨水直接回收利用,所以必须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可以设置雨污切换装置,将降雨初期雨水分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过滤,就可以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技术保护点】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包括: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干净雨水收集管(2)、竖直进水管(3)、折线形自动溢流管(4)、自动弃流管(5)、滤网(6)、落水管接入口(7)、存水设备接口(8)、弃流水管接口(9)、垃圾清掏口(10),其特征在于: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的上端为落水管接入口(7),下端为弃流水管接口(9);在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自动弃流管(5),自动弃流管(5)为圆锥形漏斗,自动弃流管(5)上部直径与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的内径相同,自动弃流管(5)底部的截面积为其顶部的截面积的1/100~1/30;在自动弃流管(5)的上方,开设带有密封盖的垃圾清掏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包括: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干净雨水收集管(2)、竖直进水管(3)、折线形自动溢流管(4)、自动弃流管(5)、滤网(6)、落水管接入口(7)、存水设备接口(8)、弃流水管接口(9)、垃圾清掏口(10),其特征在于: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的上端为落水管接入口(7),下端为弃流水管接口(9);在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自动弃流管(5),自动弃流管(5)为圆锥形漏斗,自动弃流管(5)上部直径与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的内径相同,自动弃流管(5)底部的截面积为其顶部的截面积的1/100~1/30;在自动弃流管(5)的上方,开设带有密封盖的垃圾清掏口(10);自动弃流收集雨水管(1)和竖直进水管(3)在上部通过干净雨水收集管(2)联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青杰刘悦张延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