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1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包括混凝土主体、连接管道、负一层停车区、负二层停车区;混凝土主体与地下中小型汽车用管廊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连接管道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匝道;混凝土主体的内部设有负一层停车区和负二层停车区,负一层停车区、负二层停车区的内部均设置有停车位。有益效果:把停车场放到地下,停车场即与地面之上相连,又与地下交通的管廊相连,停车场同时具有人们应急逃生的功能和地下交通管廊的出入口功能,一举三得,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
本技术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
技术介绍
目前城地下空间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战略,我国大中城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地下综合管廊、城地下快速公路、城地下建筑空间”的需求巨大。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和城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现如今地下交通的建设如火如荼,人们把车子开到地下,方便省时,可以告别地面上道路的大拥堵。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随处可见,城市里的停车场也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出入口功能与应急逃生功能与一体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解决了人们地上停车困难、并占用大量地上面积等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包括混凝土主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

【技术保护点】
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主体(1)、连接管道(2)、负一层停车区(3)、负二层停车区(4);所述的混凝土主体(1)与地下中小型汽车用管廊(11)之间通过连接管道(2)连接,连接管道(2)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匝道(7);混凝土主体(1)的内部设有负一层停车区(3)和负二层停车区(4),负一层停车区(3)、负二层停车区(4)的内部均设置有停车位(8),负一层停车区(3)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9);混凝土主体(1)内部远离地下中小型汽车用管廊(11)一侧的两个角落位置设置有车用升降机(5),两台车用升降机(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人用升降机(6),车用升降机(5...

【技术特征摘要】
1.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主体(1)、连接管道(2)、负一层停车区(3)、负二层停车区(4);所述的混凝土主体(1)与地下中小型汽车用管廊(11)之间通过连接管道(2)连接,连接管道(2)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匝道(7);混凝土主体(1)的内部设有负一层停车区(3)和负二层停车区(4),负一层停车区(3)、负二层停车区(4)的内部均设置有停车位(8),负一层停车区(3)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9);混凝土主体(1)内部远离地下中小型汽车用管廊(11)一侧的两个角落位置设置有车用升降机(5),两台车用升降机(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人用升降机(6),车用升降机(5)与人用升降机(6)顶部的位置均设置有进出亭(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出入口与应急逃生功能的连接地下管廊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主体(1)为一个两层的矩形立方体,包括四周的混凝土壁、底部混凝土板、中部的混凝土隔板,所述上层的矩形长方体为负一层停车区(3),下层的矩形长方体为负二层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哲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