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0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22
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属于通信塔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柱、设置在连接柱顶部的上固定盘和设置在连接柱底部的下固定盘,所述的上固定盘上以一定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上弧形孔,所述的下固定盘上以上弧形孔同样的设置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下弧形孔,所述的上弧形孔和下弧形孔错位设置。上述的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万能转接件可消除基础上预埋螺栓的位置偏差,方便通信塔的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
本技术属于通信塔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
技术介绍
通信塔在建造时,首先需要先浇筑基础,以稳定通信塔。通信塔的基础上通常预埋有用于固定通信塔底部的锚栓,预埋锚栓是与通信塔底部的安装孔位是对应的。然而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预埋锚栓的位置会产生偏差,这样使得通信塔底部安装孔位与预埋锚栓之间存在误差,从而使得通信塔不易安装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设置在连接柱顶部的上固定盘和设置在连接柱底部的下固定盘,所述的上固定盘上以一定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上弧形孔,所述的下固定盘上以上弧形孔同样的设置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下弧形孔,所述的上弧形孔和下弧形孔错位设置。所述的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盘与连接柱之间设置一组上加强板,所述的下固定盘与连接柱之间设置一组下加强板。所述的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弧形孔和下弧形孔的俯视投影面为环形面。上述的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万能转接件可消除基础上预埋螺栓的位置偏差,方便通信塔的安装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下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盘;2-上加强板;3-下加强板;4-下固定盘;5-连接柱;6-上弧形孔;7-下弧形孔;8-基础;9-预埋螺栓;10-通信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和3所示,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包括连接柱5、设置在连接柱5顶部的上固定盘1和设置在连接柱5底部的下固定盘4,上固定盘1上以一定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上弧形孔6,下固定盘4上以上弧形孔6同样的设置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下弧形孔7,并且上弧形孔6和下弧形孔7是错位设置,即从投影视图来看,上弧形孔6是处在下弧形孔7之间。如图4所示,上弧形孔6和下弧形孔7的俯视投影面为环形面。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消除预埋螺栓9造成的误差。为了提高牢固性和稳定性,上固定盘1与连接柱5之间设置一组上加强板2,下固定盘4与连接柱5之间设置一组下加强板3。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下固定盘4上的下弧形孔7与基础8上的预埋螺栓9配对,旋转万能转接件,消除预埋螺栓9造成的位置偏差,再将预埋螺栓9与下弧形孔7固定,然后将通信塔10安装孔位与上弧形孔6固定,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5)、设置在连接柱(5)顶部的上固定盘(1)和设置在连接柱(5)底部的下固定盘(4),所述的上固定盘(1)上以一定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上弧形孔(6),所述的下固定盘(4)上以上弧形孔(6)同样的设置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下弧形孔(7),所述的上弧形孔(6)和下弧形孔(7)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塔用万能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5)、设置在连接柱(5)顶部的上固定盘(1)和设置在连接柱(5)底部的下固定盘(4),所述的上固定盘(1)上以一定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上弧形孔(6),所述的下固定盘(4)上以上弧形孔(6)同样的设置半径均匀设置一圈下弧形孔(7),所述的上弧形孔(6)和下弧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李荣海蓝家禄唐明强张君孙佳明万兴飞董建华朱荣火曾桂华曹海春张萌陶夏辉余影雷郭江涛沈明富董洪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