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式降水井井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水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式降水井井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设中,通常会涉及到基坑降水。目前,管井降水是一种应用普遍,技术成熟的降水方式,管井井点直径较大,出水量大,适用于中、强透水含水层,如砂砾、砂卵石、基岩裂隙等含水层。采用管井降水时,井管一般采用钢管、铸铁管、水泥管、塑料管等。若地层透水性强、降水深度大、降水面积大时,降水井一般深度较大,基坑降水对井管强度和井管过滤器的孔隙率要求更加严格。采用以上几种材质的井管有以下几点不足:其一是塑料管强度低,不适用于较深的降水井,且不易回收,不环保。其二是水泥管空隙率较小,出水效果差,不适用于透水性强、涌水量大的基坑;井管拼装容易出现错位,不易定位;且无法回收,不环保。其三是虽然钢管、铸铁管强度高、出水效果好,但基坑结束后,由于井管周围砾料的挤压作用,井管不易回收、不能重复利用,因此费用高,且不环保。因此,在满足基坑降水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井管的快速回收和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绿色环保施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回收式降水井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弧形管片(1)、第二圆弧形管片(2)和紧固装置(4),所述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的纵向边缘处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倒L型缺口(3),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相对错位设置,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拼接后倒L型缺口(3)相互重合,紧固装置(4)穿过重合后的倒L型缺口(3)与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活动连接;所述紧固装置(4)包括第二螺栓(42)、多个第一螺栓(41)、限位杆(43)和牵引杆(44),所述牵引杆(4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向通孔,第一螺栓(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降水井井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弧形管片(1)、第二圆弧形管片(2)和紧固装置(4),所述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的纵向边缘处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倒L型缺口(3),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相对错位设置,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拼接后倒L型缺口(3)相互重合,紧固装置(4)穿过重合后的倒L型缺口(3)与第一圆弧形管片(1)和第二圆弧形管片(2)活动连接;所述紧固装置(4)包括第二螺栓(42)、多个第一螺栓(41)、限位杆(43)和牵引杆(44),所述牵引杆(4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向通孔,第一螺栓(41)和第二螺栓(42)均穿过横向通孔与牵引杆(44)连接,所述第一螺栓(41)上设有与第一螺栓(41)垂直的第一通孔,第二螺栓(42)上设有与第二螺栓(42)垂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祥,孙志虎,李军鹏,何腊平,龙照,张森安,魏永孝,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