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冻护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67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防冻护套盒,防水防冻护套盒包括外盒体和多个内衬体。外盒体内部具有容纳腔。多个内衬体分别贴合于外盒体的内壁以围成一个空腔,内衬体的边沿设置成L型台阶状,以使得相邻两个内衬体的边沿可分离地拼接。内衬体包括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依次叠合设置,反射层位于保温内层和防水外层之间,保温内层采用保温材料,反射层用于反射热量以阻止空腔内的热量向外散失,防水外层采用防水材料并贴合外盒体的内壁。

Waterproof and antifreeze sheath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proof and antifreeze sheath box, and a waterproof antifreeze sheath box comprises an outer box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inner lining bodies. The outer part of the outer box has a cavity. A plurality of inner lining bodies are respectively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box body to form a cavity. The edge of the inner lining body is arranged into a L step shape, so that the edges of the two adjacent inner linings can be spliced separately. The lining body comprises a heat insulation layer, a reflection layer and a waterproof outer layer,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a reflection layer and a waterproof outer layer are superposed, the reflection layer is positioned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insulation waterproof insulation layer,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reflective layer for reflecting heat to prevent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waterproof material and waterproof outer wall by fitting out the box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防冻护套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套盒,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仪器仪表的快拆式防水防冻护套盒。
技术介绍
在化工、炼油、冶金、核电、火电等众多行业都需要用到各种仪器仪表。一般地,在装置仪器仪表的过程中,需要对仪器仪表进行保温、防冻并防止雨水灌入内部。以往通常采取的防水防冻措施是;用笨重的金属制成一个遮蔽盖固定在仪器仪表的顶部以防水;而仪器仪表本身先用保温棉铁丝捆扎,再用铝箔缠绕于仪器仪表的外表面以保温防冻。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有些仪表甚至不采取任何保温防冻措施,但是往往到了雨季或是寒冬,这些没有采取保温防冻措施的仪器仪表都极容易进水或被低温冻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即便是采用捆扎缠绕的处理措施来保温防冻,其保温防冻效果也不好,并且仪器仪表看起来显得凌乱,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防冻护套盒,解决现有技术中仪器仪表保温防冻效果不好,容易进水、冻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防冻护套盒,防水防冻护套盒包括外盒体和多个内衬体。外盒体内部具有容纳腔。多个内衬体分别贴合于外盒体的内壁以围成一个空腔,内衬体的边沿设置成L型台阶状,以使得相邻两个内衬体的边沿可分离地拼接。内衬体包括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依次叠合设置,反射层位于保温内层和防水外层之间。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防水防冻护套盒还包括多个连接组件,每一连接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内衬体,连接组件包括附盖和搭接件,附盖固定于其中一个内衬体的边沿,附盖的一侧表面设有魔术贴并贴合于相邻的另一个内衬体的边沿,搭接件包括搭扣和抽带,搭扣固定于附盖贴合的内衬体的边沿,抽带的一端固定于搭扣,抽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并贴合于附盖。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任意相邻的两个内衬体均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连接,多个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外盒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防水防冻护套盒包括开合盖,外盒体的容纳腔具有开口,开合盖盖合于容纳腔的开口以选择性地打开或盖合外盒体。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开合盖的边缘设有裙边,以遮挡开合盖和外盒体之间的接合缝隙。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任意相邻的两个内衬体水平或垂直地拼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内衬体贴合于外盒体的内壁以组装成所述防水防冻护套盒,从而外盒体和内衬体两者均起到遮蔽保护放置于防水防冻护套盒内部的仪器仪表或其他类似物的作用,并且外盒体和内衬体两者均具有防水的作用,避免水分进入仪器仪表或其他类似物内部而造成损坏。第二,内衬体通过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三层结构,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温防冻效果,避免仪器仪表或其他类似物被冻伤。第三,内衬体可分离地贴合于外盒体,在不使用状态下,内衬体可以从外盒体拆卸下来并叠合放置收藏,同时内衬体也便于打包运输。外盒体也可以在其他场合使用,灵活方便。第四,由于每一内衬体结构一致,可通过统一的生产工艺制造,可标准化生产。本技术通过将采用可分离地拼接的方式以及连接组件地连接作用固定相邻的两个内衬体,使得内衬体之间组装和拆卸均非常便捷,拆卸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碎屑。另外,由于内衬体之间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因此,内衬体可反复多次利用。并且当其中一个内衬体被损坏时,可以用另一个内衬体代替,而不用报废整个防水防冻护套盒。本技术通过于外盒体的底部还设置排水孔,因此即便是有水进入到外盒内部也可以通过排水孔排出,而不会进一步进入到放置于防水防冻护套盒内的仪器仪表及其他类似物内,确保所述防水防冻护套盒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水防冻护套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水防冻护套盒的内衬体的剖视图;图3展示了上述防水防冻护套盒的两个内衬体之间的垂直拼接方式;图4展示了上述防水防冻护套盒的两个内衬体之间的水平拼接方式;图5是图4中两个内衬体在水平拼接方式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防冻护套盒,所述防水防冻护套盒适用于套装仪器仪表,从而给仪器仪表提供保护、防水、防冻保温作用,特别是安装于户外露天的仪器仪表或者类似设备。但是所述防水防冻护套盒的应用不限于仪器仪表,也适用于其他需要防水、防冻保温的设备、物品、容器等。所述防水防冻护套盒包括外盒体10和多个内衬体20。外盒体10的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外盒体10的容纳腔具有开口,外盒体10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101。在应用中,外盒体10采用防水材料制作,例如塑料。于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排水孔101间隔设置于外盒体10的底壁。于本实施例中,外盒体10为长方体状;但是本技术对于外盒体10的形状不作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外盒体10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状。进一步地,防水防冻护套盒还包括开合盖30,开合盖30盖合于外盒体10的容纳腔的开口以选择性地打开或盖合外盒体10。开合盖30的边缘设有裙边31,以遮挡开合盖30和外盒体10之间的接合缝隙,从而阻止水分进入外盒体10的内部。在实际应用中,开合盖30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根据仪器仪表的大小尺寸和观测区域的位置来设置。于本实施例中,开合盖30的设置于外盒体10的顶部,开合盖30倾斜地盖合于外盒体10。可以理解的是,开合盖30设置成倾斜于外盒体10,从而在下雨天气时,雨水可以顺着倾斜的开合盖30滑落,不易进入到外盒体10的内部,从而起到较好地防水作用。内衬体20呈片状,多个内衬体20分别贴合于外盒体10的内壁以围成一个空腔。换而言之,内衬体20位于外盒体10的容纳腔内。内衬体20起到保温防冻作用,以维持外盒体10内的温度。在应用时,需要保温防冻的仪器仪表放置于外盒体10内的容纳腔中,多个内衬体20分别贴合仪器仪表的外表面,以包裹住仪器仪表。通过这样的方式,内衬体20得以给仪器仪表保温防冻。如图2所示,内衬体20包括保温内层21、反射层22以及防水外层23。保温内层21、反射层22以及防水外层23依次叠合设置,反射层22位于保温内层21和防水外层23之间。保温内层21采用保温材料。保温内层21在应用时贴合仪器仪表的外表面,以给仪器仪表进行保温。反射层22贴合保温内层21,反射层22用于反射热量以阻止空腔内的热量向外散失。也就是说反射层22将从仪器仪表中向外散失的热量重新反射回去。防水外层23采用防水材料并贴合外盒体10的内壁,以阻止水分进入到仪器仪表内,起到防水作用。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内衬体20可分离地贴合于外盒体10的内壁。内衬体10呈矩形的片状。如图3和图4、图5所示,内衬体10的边沿设置成L型台阶状,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内衬体10的边沿可分离地拼接。具体地,图3展示了两个内衬体10垂直拼接的状态,两个内衬体10互相垂直,两个内衬体20通过各自的L型边缘状的边沿垂直地拼接在一起。同样地,图4和图5展示了两个内衬体20水平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水防冻护套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防冻护套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内部具有容纳腔;以及多个内衬体,分别贴合于所述外盒体的内壁以围成一个空腔,内衬体的边沿设置成L型台阶状,以使得相邻两个内衬体的边沿可分离地拼接,内衬体包括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所述保温内层、所述反射层以及所述防水外层依次叠合设置,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保温内层和所述防水外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冻护套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内部具有容纳腔;以及多个内衬体,分别贴合于所述外盒体的内壁以围成一个空腔,内衬体的边沿设置成L型台阶状,以使得相邻两个内衬体的边沿可分离地拼接,内衬体包括保温内层、反射层以及防水外层,所述保温内层、所述反射层以及所述防水外层依次叠合设置,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保温内层和所述防水外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冻护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冻护套盒还包括多个连接组件,每一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内衬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附盖和搭接件,所述附盖固定于其中一个内衬体的边沿,所述附盖的一侧表面设有魔术贴并贴合于相邻的另一个内衬体的边沿,所述搭接件包括搭扣和抽带,所述搭扣固定于所述附盖贴合的内衬体的边沿,所述抽带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林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