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16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活性炭吸附模块、风门。壳体侧边上下方分别设有进气口,并均设有蝶阀控制流量;壳体另一侧中间设有排气口;壳体内部上下方分别设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和风门,且活性炭上床层和上风门的位置与活性炭下床层和下风门的位置是关于排气口中轴线对称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多段进气,降低了活性炭床层的气体流速,可改善活性炭床层的有机负荷分布,有效提高有机废气处理效果,并提升活性炭的利用率。此外,当废气排放量因生产负荷调整而较大降低时,可根据情况关闭上进风口阀门和上风门,提高活性炭利用率。

A kind of active carbon adsorption bed with multi intake 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intake active carbon adsorption be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module and a wind gate. The shell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 flow control valve; the other side of the housing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exhaust port;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bed and damper,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bed layer and on the throttle position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bed and the lower door position is about the axis of symmetry of the exhaust port 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multi-stage air intake, reduced gas flow rate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bed, and can improve the organic load 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be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organic waste gas, and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activated carbon. In addition, when the exhaust emission is greatly reduced due to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ion load, the upper intake valve and the upper air door can be clos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so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activated carbon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涉及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有机废气污染控制的日趋严格,工业有机废气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新型高效的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开发,显得尤为迫切。活性炭吸附设备,由于具有处理效率高、设施简单、操作简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在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活性炭吸附设备,一般是单点进气单点出气,有机废气在活性炭床层中的负荷分布多不均匀,致使部分活性炭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目前,在进气口增设导流板和布气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但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经济、负荷均匀、结构简单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包括壳体1、上进气口2、上进气阀3、下进气口4、下进气阀5、活性炭上床层6、上风门7、排气口8、下风门9、活性炭下床层10,所述的上进气口2位于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的上方,所述的上进气口2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所述的上进气阀3,所述的下进气口4位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的上进气口2同侧的下方,所述的下进气口4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所述的下进气阀5,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上方,所述的上风门7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的下方,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下方,所述的下风门9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的上方,所述的排气口8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和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和活性炭下床层10填充的活性炭种类和高度相同,活性炭种类为蜂窝活性炭颗粒或活性炭板块或活性炭纤维,活性炭比表面积为700~2000m2/g。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1为圆形铁质壳体,所述的上风门7和下风门9为可调节开度的挡板圆风门或百叶窗圆风门。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1为方形聚丙烯壳体,所述的上风门7和下风门9为可调节开度的挡板方风门或百叶窗方风门。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和活性炭下床层10、所述的上风门7和下风门9均关于所述的排气口8的中轴线对称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进气阀3和下进气阀5均为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结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多段进气,降低了活性炭床层的气体流速,可改善活性炭床层的有机负荷分布,有效提高有机废气处理效果,并提升活性炭的利用率。此外,当废气排放量因生产负荷调整而较大降低时,可根据情况关闭上进风口阀门和上风门,提高活性炭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上进气口,3上进气阀,4下进气口,5下进气阀,6活性炭上床层,7上风门,8排气口,9下风门,10活性炭下床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作进一步的详述。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包括圆形铁质壳体1、上进气口2、蝶阀3、下进气口4、蝶阀5、活性炭上床层6、上风门7、排气口8、下风门9、活性炭下床层10,上进气口2位于在壳体1一侧的上方,上进气口2与壳体1之间设置蝶阀3,下进气口4位于壳体1与上进气口2同侧的下方,下进气口4与壳体1之间设置蝶阀5,活性炭上床层6位于壳体1内部上方,上风门7位于活性炭上床层6的下方,活性炭下床层10位于壳体1的内部下方,下风门9位于活性炭下床层10的上方,上风门7和下风门9为可调节开度的挡板圆风门或百叶窗圆风门,排气口8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侧,且位于活性炭上床层6和活性炭下床层10之间。活性炭上床层6和活性炭下床层10、上风门7和下风门9均关于排气口8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活性炭上床层6和活性炭下床层10填充的活性炭种类和高度相同,活性炭种类为蜂窝活性炭颗粒或活性炭板块或活性炭纤维,活性炭比表面积为700~2000m2/g。壳体1也可以是方形聚丙烯壳体,此时的上风门7和下风门9为可调节开度的挡板方风门或百叶窗方风门。多段进气可降低活性炭床层的气体流速,改善活性炭床层的有机负荷分布,有效提高有机废气处理效果,并提升活性炭利用率。上述具体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包括壳体(1)、上进气口(2)、上进气阀(3)、下进气口(4)、下进气阀(5)、活性炭上床层(6)、上风门(7)、排气口(8)、下风门(9)、活性炭下床层(10),所述的上进气口(2)位于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的上方,所述的上进气口(2)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所述的上进气阀(3),所述的下进气口(4)位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的上进气口(2)同侧的下方,所述的下进气口(4)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所述的下进气阀(5),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上方,所述的上风门(7)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的下方,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下方,所述的下风门(9)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的上方,所述的排气口(8)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和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进气的活性炭吸附床装置,包括壳体(1)、上进气口(2)、上进气阀(3)、下进气口(4)、下进气阀(5)、活性炭上床层(6)、上风门(7)、排气口(8)、下风门(9)、活性炭下床层(10),所述的上进气口(2)位于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的上方,所述的上进气口(2)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所述的上进气阀(3),所述的下进气口(4)位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的上进气口(2)同侧的下方,所述的下进气口(4)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所述的下进气阀(5),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上方,所述的上风门(7)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的下方,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下方,所述的下风门(9)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的上方,所述的排气口(8)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的活性炭上床层(6)和所述的活性炭下床层(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进气的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卒邱云涛方军许兴中吴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