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宪章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089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由内嵌橡胶层的U形钢化玻璃槽环绕成螺旋线形爬行槽,爬行槽分为平台区A、台阶区B和缓坡区C,平台区A和缓坡区C内底面设有按钮,按钮被患儿按下可触发行程开关,由第一发声装置发出不同声音,爬行槽在各区交界处卡设的U形支架上连接有光电开关和第二发声装置以监测患儿的爬行位置,平台区A在底部设有脚掌蹬踏的凹槽,平台区A在玻璃槽内壁挂有拉绳并可悬挂各种吸引幼儿抓握的挂件,台阶区B设有适于患儿攀爬的具有一定仰角的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有限的空间里可以容纳多名患儿进行训练,适于训导员同时进行看护,针对尖足患儿可开展多种爬位的诱导训练,各训练区适于不同康复阶段患儿进行训练。

A creeping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children's apex fe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ild crawling tip foot recovering device, composed of U shaped glass is embedded in the groove of the rubber layer surrounding a spiral groove groove is divided into creeping, crawling platform A, B steps and gentle slope areas C, A and C platform area of gentle slope area of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of the button, the button can be pressed by children the trigger switch, different voice from the first sounding device, crawling groove junction card U shaped bracket set is connected with a photoelectric switch and second sound device to crawl position monitoring of children with A in the District, the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n the bottom of the foot pedal, a wall mounted in the platform area A glass tank rope it can attract children hanging various grip pendant, B has a certain elevation level area for children to climb the steps,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ommodate more than children with training in limited space, suitable for trainers at the same time A variety of creeping training can be carried out for children with apex, and the training areas are suitable for childre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rehabil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
技术涉及儿童康复训练仪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脚尖着地,踮脚尖,指小儿尖足,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剪形步态”,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小儿尖足应及早进行诊治。针对小儿尖足,目前有步行、爬行、坐位、站立、翻身、上下台阶和头部训练等多种训练方式以恢复患儿行动能力,其中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现有针对儿童尖足康复训练的装置较少,大多以被动锻炼为主,患儿在接受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遵从医嘱,每次康复治疗训导员都是按照预定时间、规定动作进行康复治疗;做的动作就是利用一些简单的辅助器具给患儿神臂,摆手,扭腰,推腚,抱球、踩晃板,这种患儿被动接受的康复训练训练过程简单枯燥,未能充分调动患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虽然花费了患者家属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患者家属对这些较为专业的康复训练手法难于掌握,花费很多精力未能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康复训练也就很难坚持,因此大部分患儿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使得一部分患儿的肌肉萎缩坏死,引起器官病变,甚至会导致影响到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解决方案: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由内部嵌套U形橡胶层的U形钢化玻璃槽高低起伏连续环绕而成的呈螺旋线形爬行槽,所述爬行槽在水平处设有平台区A,由低到高处设有台阶区B,由高到低处设有缓坡区C,所述爬行槽平台区A和缓坡区C内部底面两侧均交替间隔设有突出底面的的可自动复位的按钮,所述按钮呈不同几何形状,所述按钮下部的爬行槽上可拆卸固定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同侧的玻璃槽上可拆卸设有经导线连接在行程开关上的第一发声装置,所述爬行槽在平台区A、台阶区B、缓坡区C两两交界处设有卡设在爬行槽上且连接在地面的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水平柱中部可拆卸设有用于探测爬行槽中移动患儿的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经导线与可拆卸固定在U形支架一侧立柱的第二发声装置连接。所述平台区A在玻璃槽内壁两侧交替垂设有端部带吊环的拉绳,橡胶层的两内侧壁下部与拉绳交替设有适于患儿脚部蹬踏的凹槽,所述凹槽下部与橡胶层底部平齐,所述凹槽的足底踩踏面与爬行前进方向的夹角小于90°且各踩踏面角度不一,所述踩踏面设有凸起以提高足底与踩踏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拉绳的吊环处可挂接各种适于患儿抓握的挂件。所述按钮经压簧实现自动复位。所述按钮呈不同几何形状且表面喷绘有不同的图案。所述挂件包括适合患儿手指弯曲抓握内设通孔的几何形状挂件、患儿抓捏后挤压内部空腔的空气发出各种声音的的动物玩偶挂件和/或适合患儿抓握在手心的各种植物、生活用品挂件。所述平台区A由A1区和A2构成,A2区比A1区爬行距离长,设置于A2区的凹槽比A1区的凹槽深度浅,设置于A2区的拉绳比A1区的拉绳位置高,挂接于A2区的拉绳上的挂件适于患儿抓握在手心,挂接于A1区的拉绳上的挂件适于患儿手指弯曲抓握或能发声的空心挂件。第一发声装置、第二发声装置包括发声电路板、扬声器,所述光电开关、行程开关分别与发声电路板连接,发声电路板还与扬声器连接。所述台阶区B设有数节具有一定仰角的台阶,台阶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台阶区B分为B1区和B2区,B2区所设台阶数量比B1区多,B2区所设台阶的宽度比B1区的窄,B2区所设台阶的高度比B1区的高。相应的,所述缓坡区C分为C1区和C2区,处于外圈的C2区比内圈的C1区爬行距离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有限的空间里可以容纳多个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一名训导员可以同时照顾好多名患儿,提高训导员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有益于对尖足患儿进行多种爬位的诱导训练,同时便于训导员进行辅助,同时进行感观系统训练及大脑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运动心理学中外部感觉(视、听)与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游戏与逻辑训练、感观系统训练相结合,从而在给患儿进行爬行训练的同时带来愉悦感,针对尖足起到矫正锻炼,强化儿童对于外部信号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度,使其在快乐的游戏中锻炼眼、耳、手、脚与大脑之间协调能力。3.不同的训练区域设置满足不同程度患儿同时进行康复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附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A区的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B区的台阶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由内部嵌套U形橡胶层2的U形钢化玻璃槽1高低起伏连续环绕而成的呈螺旋线形爬行槽,根据离地高度和训练功能不同,所述爬行槽在水平处设有平台区A,由低到高处设有台阶区B,由高到低处设有缓坡区C,所述爬行槽平台区A和缓坡区C内部底面两侧均交替间隔设有突出底面的的可自动复位的5,所述按钮5下部的爬行槽上可拆卸固定有行程开关10,所述行程开关10同侧的玻璃槽上可拆卸设有经导线连接在行程开关上的第一发声装置6,所述爬行槽在平台区A、台阶区B、缓坡区C两两交界处设有卡设在爬行槽上且连接在地面的U形支架7,所述U形支架7水平柱中部可拆卸设有用于探测爬行槽中移动患儿的光电开关9,所述光电开关9经导线与可拆卸固定在U形支架7一侧立柱的第二发声装置8连接。所述平台区A在玻璃槽1内壁两侧交替垂设有端部带吊环的拉绳4,橡胶层2的两内侧壁下部设有适于患儿脚部蹬踏的凹槽3,所述凹槽3下部与橡胶层2底部平齐,所述凹槽3的足底踩踏面与爬行前进方向夹角小于90°且各踩踏面角度不一,所述踩踏面设有凸起以提高足底与踩踏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拉绳4的吊环处可挂接各种适于患儿抓握的挂件。所述按钮5经压簧实现自动复位。所述按钮5呈不同几何形状且表面喷绘有不同的图案,如动物、各种交通工具、音乐、数字或文字符号等。所述挂件包括适合患儿手指弯曲抓握内设通孔的几何形状挂件,如:三角形、圆环形、椭圆形、菱形等;患儿抓捏后挤压内部空腔的空气发出各种声音的的动物玩偶挂件;适合患儿抓握在手心的各种植物、生活用品挂件如:玉米、香蕉、南瓜、手电筒、手机、电冰箱、小汽车等,可根据不同的患儿康复情况选择相应的挂件。所述平台区A由A1区和A2区构成,A2区比A1区爬行距离长,设置于A2区的凹槽3比A1区的凹槽3深度浅,设于A1区的凹槽3适于患儿整个前脚掌踩踏,设置于A2区的凹槽3仅适于脚趾部分踩踏,设置于A2区的拉绳4比A1区的拉绳4位置高,挂接于A2区的拉绳4上的挂件适于患儿抓握在手心,挂接于A1区的拉绳4上的挂件适于患儿手指弯曲抓握或能发声的空心挂件。第一发声装置6、第二发声装置8包括发声电路板、扬声器,所述光电开关9、行程开关10分别与发声电路板连接,发声电路板还与扬声器连接。所述台阶区B设有数节具有一定仰角的台阶11,台阶11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台阶区B分为B1区和B2区,B2区所设台阶11数量比B1区多,B2区所设台阶11的宽度比B1区的窄,B2区所设台阶11的高度比B1区的高。相应的,所述缓坡区C分为C1区和C2区,处于外圈的C2区比内圈的C1区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是由内部嵌套U形橡胶层(2)的U形钢化玻璃槽(1)高低起伏连续环绕而成的呈螺旋线形爬行槽,所述爬行槽在水平处设有平台区A,由低到高处设有台阶区B,由高到低处设有缓坡区C,所述爬行槽平台区A和缓坡区C内部底面两侧均交替间隔设有突出底面的可自动复位的按钮(5),所述按钮(5)呈不同几何形状,所述按钮(5)下部的爬行槽上可拆卸固定有行程开关(10),所述行程开关(10)同侧的玻璃槽上可拆卸设有经导线连接在行程开关上的第一发声装置(6),所述爬行槽在平台区A、台阶区B、缓坡区C两两交界处设有卡设在爬行槽上且连接在地面的U形支架(7),所述U形支架(7)水平柱中部可拆卸设有用于探测爬行槽中移动儿童的光电开关(9),所述光电开关(9)经导线与可拆卸固定在U形支架(7)一侧立柱的第二发声装置(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是由内部嵌套U形橡胶层(2)的U形钢化玻璃槽(1)高低起伏连续环绕而成的呈螺旋线形爬行槽,所述爬行槽在水平处设有平台区A,由低到高处设有台阶区B,由高到低处设有缓坡区C,所述爬行槽平台区A和缓坡区C内部底面两侧均交替间隔设有突出底面的可自动复位的按钮(5),所述按钮(5)呈不同几何形状,所述按钮(5)下部的爬行槽上可拆卸固定有行程开关(10),所述行程开关(10)同侧的玻璃槽上可拆卸设有经导线连接在行程开关上的第一发声装置(6),所述爬行槽在平台区A、台阶区B、缓坡区C两两交界处设有卡设在爬行槽上且连接在地面的U形支架(7),所述U形支架(7)水平柱中部可拆卸设有用于探测爬行槽中移动儿童的光电开关(9),所述光电开关(9)经导线与可拆卸固定在U形支架(7)一侧立柱的第二发声装置(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区A在玻璃槽(1)内壁两侧交替垂设有端部带吊环的拉绳(4),橡胶层(2)的两内侧壁下部设有适于儿童脚部蹬踏的凹槽(3),所述凹槽(3)下部与橡胶层(2)底部平齐,所述凹槽(3)的足底踩踏面与爬行前进方向夹角小于90°且各踩踏面角度不一,所述踩踏面设有凸起以提高足底与踩踏面之间的摩擦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4)的吊环处可挂接各种适于儿童抓握的挂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包括适合儿童手指弯曲抓握内设通孔的几何形状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章
申请(专利权)人:杨宪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