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686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7:16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适于从无线充电的电力发射装置接收电力,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机体、感应线圈、储电模块以及磁场吸收件。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与狭缝,且机体的至少局部包含金属壳,容置空间对应于金属壳,狭缝位于金属壳。狭缝连通容置空间与金属壳的外部边缘。感应线圈与磁场吸收件配置于容置空间。感应线圈绝缘地抵接金属壳,储电模块设置于机体且电性连接感应线圈。电力发射装置适于产生电磁场而与金属壳磁共振,金属壳沿着狭缝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及对应的电磁场,感应线圈用以将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传送并储存于储电模块。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A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ing device is suitable for receiving power from a wireless charging electric launcher, and a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dy, an induction coil, an electric storage module and a magnetic field absorbing part. The body has space and slit, and the body contains at least part of the metal shell, and the spac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metal shell, and the slit is located in the metal shell. The slit connects the capacitive space to the outer edge of the metal shell. Induction coil and magnetic field absorptive parts are arranged in the space. The induction coil is insulated against the metal shell, and the storage module is set on the bod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induction coil. The electric launcher is suitable for produc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with metal shell. The metal shell can generate induced current and correspond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along the slit, and the induction coil is used to transfer the energ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o electric power and transmit and store it in the storag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通过具有金属壳的机体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原理达到充电效果,可使得电子产品在无需接线的情况下完成充电,由此提高电子产品的便利性,因此无线充电技术也成为业界主要发展的技术之一。然而现有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其大多局限于非金属材料的外壳,其乃肇因于金属材料的外壳对于无线充电的效能存在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其处于无线充电状态时,金属外壳会屏蔽电磁波,并因此衰减充电效率且容产生发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能通过具有金属壳的机体进行无线充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以从无线充电的电力发射装置接收电力。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机体、感应线圈、储电模块以及磁场吸收件。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与狭缝,且机体的至少局部包含金属壳,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对应于金属壳,狭缝位于金属壳,狭缝连通容置空间与金属壳的外部边缘。感应线圈与磁场吸收件配置于容置空间,其中感应线圈绝缘地抵接金属壳。储电模块设置于机体且电性连接感应线圈。磁场吸收件遮蔽感应线圈。电力发射装置用于产生电磁场而与金属壳磁共振,其中金属壳能够沿着狭缝产生感应电流及对应的电磁场,感应线圈用以将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传送且储存于储电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壳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电力发射装置用于面对第一表面,且感应线圈位于磁场吸收件与第一表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还包括绝缘件,配置于容置空间且位于感应线圈之内。绝缘件的一侧抵接磁场吸收件,绝缘件的另一侧从容置空间延伸至第一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狭缝贯穿金属壳而连通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包括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第二部件枢接于第一部件,以使第二部件能相对于第一部件开合。第二部件为所述的金属壳。当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展开时,电力发射装置用于面对第二部件的其中一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磁场吸收件为铁氧体磁盘(FerriteSheet)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还包括铜箔(copperfoil)与导电感压胶(conductive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感应线圈绝缘地抵接于铜箔,导电感压胶涂布在铜箔与金属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部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一部件枢接。狭缝位于第一边缘且破开第一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枢接处还包括电绝缘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部件具有彼此相异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一部件枢接,狭缝位于第二边缘且破开第二边缘。基于上述,在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中,具有金属壳的机体将磁场吸收材与感应线圈配置于金属壳的容置空间中,且金属壳具有狭缝以连通容置空间与金属壳的外部边缘,其中储电模块电性连接感应线圈。据此,当电力发射装置提供电磁场至金属壳时会与其产生共振,进而金属壳会沿着狭缝与感应线圈产生涡电流以及对应的电磁场,以让感应线圈将所述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传送且储存于储电模块。磁场吸收件用以遮蔽感应线圈,以阻隔金属壳对所述电磁场的干扰并提高转换效率,此举让金属壳得以有效地利用其所产生的涡电流而有助于提高感应电流的流量与效能。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示出的图1局部构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2沿A-A’剖面的剖面图;图4是图1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中部分构件的电性连接关系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6是一实施例金属壳上的感应电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金属壳上感应电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示出的图1局部构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00例如是平板电脑,其机体包括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120,其中第一部件110例如是主机,第二部件120例如是脚架,且第二部件120是通过枢转机构170而连接至第一部件110,以让第二部件120能借此相对于第一部件110枢转而开合。图3是图2沿A-A’剖面的剖面图,同时示出的其在充电时的状态。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的第二部件120为金属壳,且具有容置空间124以及狭缝122,容置空间124的位置对应于金属壳。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00还包括配置在容置空间124内的感应线圈130、磁场吸收件140与间隔件150,其中感应线圈130绝缘地抵接于第二部件120,在此例如是以绝缘层126配置在感应线圈130与第二部件120的抵接处。间隔件150例如是PET聚酯薄膜(MYLAR),其配置在第二部件120的第二表面S2,以作为填补容置空间122之用。磁场吸收件140例如是铁氧体磁盘(FerriteSheet)材料,其位于间隔件150与感应线圈130之间且遮蔽感应线圈130。图4是图1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中部分构件的电性连接关系图。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电力发射装置200实质上配置在第二部件120的第一表面S1处以面对第一表面S1,而感应线圈130位于磁场吸收件140与第一表面S1之间。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00还包括配置在机体内的储电模块180与接收模块190,且感应线圈130经由接收模块190而电性连接至储电模块180。再者,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00还包括绝缘件160,其配置于容置空间124且位于感应线圈130之内,亦即绝缘件160实质上被感应线圈130所环绕。在此,绝缘件160的一侧抵接于磁场吸收件140,而绝缘件160的另一侧从容置空间124延伸至第一表面S1,由此支撑感应线圈130而使其不易变形。基于上述的构件配置,电力发射装置200用于产生电磁场而与金属壳(即第二部件120)磁共振,以让金属壳能够沿着狭缝122产生感应电流及对应的电磁场,进而让感应线圈130用以将所述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传送并储存于储电模块180,其中磁场吸收件用以阻隔金属壳对电磁场的干扰以提高转换效率。详细而言,电磁场的一部分会使感应线圈130产生感应电流,而另一部分的电磁场则会使金属壳沿着狭缝122与感应线圈130产生涡电流(eddycurrent),且所述涡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与感应线圈130的感应磁场方向一致,因此能据以提高感应线圈130上的感应电流,而有效地将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经由接收模块190传送且储存于储电模块180。换句话说,由于狭缝122是贯穿第二部件120而连通于第一表面S1及第二表面S2(如图1、图2所示,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彼此相对),且狭缝122是从容置空间124(感应线圈130处)延伸至第二部件120(金属壳)的外部边缘,故金属壳因电磁场所产生的涡电流实质上对于感应线圈130的感应电流具备加成效果,同时也因此改善现有用于无线充电的非金属材料,其散热不佳的情形。由此对应至图1的状态,即能得知当第二部件120相对于第一部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以从无线充电的电力发射装置接收电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与狭缝,其中所述机体的至少局部包含金属壳,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对应于所述金属壳,所述狭缝位于所述金属壳,所述狭缝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金属壳的外部边缘;感应线圈,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且绝缘地抵接于所述金属壳;储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机体且电性连接所述感应线圈;以及磁场吸收件,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以遮蔽所述感应线圈,所述电力发射装置用于产生电磁场而与所述金属壳磁共振,其中所述金属壳能够沿着所述狭缝产生感应电流及对应的电磁场,所述感应线圈用以将所述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传送且储存于所述储电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04 TW 105132108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以从无线充电的电力发射装置接收电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与狭缝,其中所述机体的至少局部包含金属壳,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对应于所述金属壳,所述狭缝位于所述金属壳,所述狭缝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金属壳的外部边缘;感应线圈,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且绝缘地抵接于所述金属壳;储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机体且电性连接所述感应线圈;以及磁场吸收件,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以遮蔽所述感应线圈,所述电力发射装置用于产生电磁场而与所述金属壳磁共振,其中所述金属壳能够沿着所述狭缝产生感应电流及对应的电磁场,所述感应线圈用以将所述电磁场的能量转换为电力而传送且储存于所述储电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电力发射装置用于面对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所述磁场吸收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且位于所述感应线圈之内,所述绝缘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磁场吸收件,所述绝缘件的另一侧从所述容置空间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劲佑陈彦名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