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锦专利>正文

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24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安装在机身顶部的锥斗,机身内部通贯设有竖腔,竖腔右侧内壁内相联通设有上下对等且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导滑槽,每个第一导滑槽内均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第一导滑块右侧面内设有螺孔,每个第一导滑槽右侧的机身内均设有滑腔,上下两侧滑腔之间的机身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第一电转机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长设置的转绕轴,上下两侧转绕轴伸长末梢分别探入上下两侧滑腔内且末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第一电转机右侧的机身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变更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控管定量排出肉末工作,提高精确度以及工作效率。

A precise and practical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cise and practical robot, including the fuselage and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cone, inside the fuselage through a vertical cavity, vertical cavity inner wal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ight on the equivalence and set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elongation of the first guiding groove, each of the first guide groove are matched with a smooth first slide guide first, the right side is arranged in the slide guide screw, on the right side of each of the first guiding groove body are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cavity,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liding between the cavity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ectric turn, turn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power set is matched with a lateral elongation turn around the shaft,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turn around the axis stretch ending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liding cavity and terminals are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bevel wheel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body cavity elongation set change electric tur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quantitative discharging minced meat work, improve accuracy and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社会里,机器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即使在很多的传统工业领域中人们也在努力使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却应用的不够广泛。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日常生活中对肉类的需求量十分庞大,除了新鲜肉类,还有部分肉类被加工成各种肉制品以方便长时间储存。肉制品加工当中,需要首先对肉类进行切碎,传统的人工刀剁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部分绞肉机内部结构复杂,肉碎每次排出量不均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安装在所述机身顶部的锥斗,所述机身内部通贯设有竖腔,所述竖腔右侧内壁内相联通设有上下对等且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导滑槽,每个所述第一导滑槽内均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右侧面内设有螺孔,每个所述第一导滑槽右侧的所述机身内均设有滑腔,上下两侧所述滑腔之间的所述机身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长设置的转绕轴,上下两侧所述转绕轴伸长末梢分别探入上下两侧所述滑腔内且末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所述第一电转机右侧的所述机身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变更腔,所述变更腔顶部伸长末梢位于上侧所述滑腔的右侧位置,所述变更腔底部伸长末梢位于下侧所述滑腔的右侧位置,每个所述第一锥转轮外侧的所述滑腔内均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所述第一转绕轴左侧伸长末梢与所述滑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转绕轴左侧末梢固定设置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伸长段探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且与所述螺孔螺线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绕轴右侧伸长末梢与所述滑腔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锥转轮右侧的所述滑腔内均设有传输装置,所述变更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分别与上下两侧所述传输装置变更平滑配合连接的变更控管装置,所述机身固定设置在基台前侧壁上,所述基台前方横向设置有传输履带,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电路防护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锥斗内设有底部与所述竖腔顶部相联通设置的绞肉腔,所述绞肉腔内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前后伸长末梢分别与所述绞肉腔前后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中间底面内固定设置有绞肉电转机,所述绞肉电转机底部配合连接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绞肉器。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传输装置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腔右侧的外侧内壁内的第二导滑槽以及平滑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且向内侧伸长设置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内侧伸长段探入所述滑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转绕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滑块内侧伸长末梢与所述滑腔内侧内壁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滑块左侧的所述第一转绕轴外表面上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转轮咬合连接的第二锥转轮,所述第二锥转轮与所述第二导滑块靠近侧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滑块内侧末梢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推臂,所述推臂右侧伸长段通贯所述滑腔与所述变更腔之间的所述机身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推臂右侧伸长末梢设有坡面端部,所述第二导滑槽左侧面内设有槽部,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所述第二导滑块左侧面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变更控管装置包括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螺杆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变更腔且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线纹配合连接的变更块,所述变更块左端上设有上下对等设置的推挤部,所述第二螺杆顶部伸长末梢与第二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变更腔内顶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底部伸长末梢与所述变更腔内底壁转绕配合连接,所述变更块右侧的上下两侧面内设有分别与所述变更腔内顶壁以及内底壁相对设置的碰触监测器。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上下两侧所述碰触监测器均与所述第一电转机电路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电路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右部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中安装有电路防护器,所述电路防护器外部设置有开闭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上下两侧滑腔之间的机身内固定设置第一电转机,第一电转机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向外侧伸长设置的转绕轴,上下两侧转绕轴伸长末梢分别探入上下两侧滑腔内且末梢均固定设置第一锥转轮,第一电转机右侧的机身内设上下伸长设置的变更腔,变更腔顶部伸长末梢位于上侧滑腔的右侧位置,变更腔底部伸长末梢位于下侧滑腔的右侧位置,每个第一锥转轮外侧的滑腔内均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第一转绕轴左侧伸长末梢与滑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第一转绕轴左侧末梢固定设置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侧伸长段探入第一导滑槽内且与螺孔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一转绕轴右侧伸长末梢与滑腔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第一锥转轮右侧的滑腔内均设传输装置,变更腔内平滑配合连接用以分别与上下两侧传输装置变更平滑配合连接的变更控管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控管定量排出肉末工作,提高精确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变更控管装置包括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螺杆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变更腔且与第二螺杆螺线纹配合连接的变更块,变更块左端上设上下对等设置的推挤部,第二螺杆顶部伸长末梢与第二电转机配合连接,第二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变更腔内顶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二螺杆底部伸长末梢与变更腔内底壁转绕配合连接,变更块右侧的上下两侧面内设分别与变更腔内顶壁以及内底壁相对设置的碰触监测器,从而实现自动变更控管上下第一导滑块的转绕工作,提高自动控管率,降低了成本。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控管定量排出肉末工作,提高精确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外部整体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定量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排出肉末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身5以及安装在所述机身5顶部的锥斗6,所述机身5内部通贯设有竖腔51,所述竖腔51右侧内壁内相联通设有上下对等且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导滑槽52,每个所述第一导滑槽52内均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521,所述第一导滑块521右侧面内设有螺孔522,每个所述第一导滑槽52右侧的所述机身5内均设有滑腔54,上下两侧所述滑腔54之间的所述机身5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57,所述第一电转机57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长设置的转绕轴571,上下两侧所述转绕轴571伸长末梢分别探入上下两侧所述滑腔54内且末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572,所述第一电转机57右侧的所述机身5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变更腔56,所述变更腔56顶部伸长末梢位于上侧所述滑腔54的右侧位置,所述变更腔56底部伸长末梢位于下侧所述滑腔54的右侧位置,每个所述第一锥转轮572外侧的所述滑腔54内均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541,所述第一转绕轴541左侧伸长末梢与所述滑腔54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安装在机身顶部的锥斗,其特征在于:机身内部通贯设有竖腔,竖腔右侧内壁内相联通设有上下对等且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导滑槽,每个第一导滑槽内均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第一导滑块右侧面内设有螺孔,每个第一导滑槽右侧的机身内均设有滑腔,上下两侧滑腔之间的机身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第一电转机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长设置的转绕轴,上下两侧转绕轴伸长末梢分别探入上下两侧滑腔内且末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第一电转机右侧的机身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变更腔,变更腔顶部伸长末梢位于上侧滑腔的右侧位置,变更腔底部伸长末梢位于下侧滑腔的右侧位置,每个第一锥转轮外侧的滑腔内均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第一转绕轴左侧伸长末梢与滑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第一转绕轴左侧末梢固定设置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侧伸长段探入第一导滑槽内且与螺孔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一转绕轴右侧伸长末梢与滑腔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第一锥转轮右侧的滑腔内均设有传输装置,变更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分别与上下两侧传输装置变更平滑配合连接的变更控管装置,机身固定设置在基台前侧壁上,基台前方横向设置有传输履带,机身内设置有电路防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安装在机身顶部的锥斗,其特征在于:机身内部通贯设有竖腔,竖腔右侧内壁内相联通设有上下对等且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导滑槽,每个第一导滑槽内均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第一导滑块右侧面内设有螺孔,每个第一导滑槽右侧的机身内均设有滑腔,上下两侧滑腔之间的机身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第一电转机上下两侧均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长设置的转绕轴,上下两侧转绕轴伸长末梢分别探入上下两侧滑腔内且末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第一电转机右侧的机身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变更腔,变更腔顶部伸长末梢位于上侧滑腔的右侧位置,变更腔底部伸长末梢位于下侧滑腔的右侧位置,每个第一锥转轮外侧的滑腔内均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第一转绕轴左侧伸长末梢与滑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第一转绕轴左侧末梢固定设置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侧伸长段探入第一导滑槽内且与螺孔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一转绕轴右侧伸长末梢与滑腔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每个第一锥转轮右侧的滑腔内均设有传输装置,变更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用以分别与上下两侧传输装置变更平滑配合连接的变更控管装置,机身固定设置在基台前侧壁上,基台前方横向设置有传输履带,机身内设置有电路防护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斗内设有底部与所述竖腔顶部相联通设置的绞肉腔,所述绞肉腔内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前后伸长末梢分别与所述绞肉腔前后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中间底面内固定设置有绞肉电转机,所述绞肉电转机底部配合连接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绞肉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实用的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锦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