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17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稳压滤波单元;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输出PWM信号控制灯具的渐亮渐灭,电路稳定可靠,延时精确度高,有效地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灯具感应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感应电路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灯具只能瞬间实现亮-微亮-亮或者亮-灭-亮的状态,使人的眼睛感受灯的亮度落差加大;然而在高低电平后端加发生PWM信号的芯片作为输出信号时,成本相对较高。此外,目前的感应控制电路在进行信号放大的稳定性与信号延时的延时性两者的精确度均不尽人意。综上可知,所述感应控制电路,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能输出PWM信号控制灯具的渐亮渐灭,电路稳定可靠,延时精确度高,有效地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稳压滤波单元;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U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4、电容C6;所述单片机U1的VDD引脚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与信号接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容C4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容C6后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IRC引脚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TIMER引脚分别与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CDS引脚与电阻R7串接后接稳压滤波单元;所述单片机U1的VSS引脚接地。较佳地,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传感器B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所述传感器B1的D引脚与电阻R1串接后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B1的S引脚与单片机U1的IN+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B1的G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2、电容C1均为一端接传感器B1的S引脚,另一端接地。较佳地,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包括稳压芯片U2、电容C10、电容C11;所述稳压芯片U2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容C10、电容C11串接后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Vout引脚还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外接直流电源。较佳地,所述单片机U1型号为STC15W204S。较佳地,所述传感器B1为热释红外传感器,型号为KP-500BP。较佳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型号为HT7550。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感应信号经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能实现渐亮渐灭;2)信号处理单元中采用单片机U1控制,电路稳定可靠,且能有效地降低成本;3)电路结构简单,由单片机U1程序控制,通过程序改变输出PWM的信号的占空比做出相应的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性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信号接收单元,2—信号处理单元,3—稳压滤波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1、信号处理单元2、稳压滤波单元3;所述稳压滤波单元3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1、信号处理单元2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1与信号处理单元2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2包括单片机U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4、电容C6;所述单片机U1的VDD引脚与稳压滤波单元3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与信号接收单元1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容C4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容C6后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IRC引脚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TIMER引脚分别与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滤波单元3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CDS引脚与电阻R7串接后接稳压滤波单元3;所述单片机U1的VSS引脚接地。所述信号接收单元1包括传感器B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所述传感器B1的D引脚与电阻R1串接后与稳压滤波单元3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B1的S引脚与单片机U1的IN+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B1的G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2、电容C1均为一端接传感器B1的S引脚,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滤波单元3包括稳压芯片U2、电容C10、电容C11;所述稳压芯片U2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容C10、电容C11串接后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Vout引脚还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1、信号处理单元2电性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外接直流电源。所述单片机U1型号为STC15W204S。所述传感器B1为热释红外传感器,型号为KP-500BP。所述稳压芯片U2的型号为HT7550。本技术工作原理:相对简单的工作电路,能够实现相对复杂的工作模式。稳压滤波单元3中的稳压芯片U2分别给信号处理单元2、信号接收单元1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并通过电容C10、电容C11滤波。信号接收单元1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至信号处理单元2进行处理。传感器B1为热释红外传感器,其通过电阻R1限流后工作,当有人体进入感应范围时热释红外传感器B1的S引脚输出微弱的高电平信号,并通过电容C1、电阻R2滤波后进入信号处理单元2。当信号进入单片机U1的IN+引脚时,单片机U1内部程序将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通过单片机U1的OUT引脚输出可编程的PWM信号,也可编程为高低电平;单片机U1的IN-引脚、IRC引脚之间的电阻R4作为单片机U1的震荡基准。因此单片机U1的OUT引脚输出信号的时间很准确,也能够很稳定地判断热释红外传感器B1的S引脚输入的信号。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稳压滤波单元;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U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4、电容C6;所述单片机U1的VDD引脚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与信号接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容C4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容C6后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IRC引脚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TIMER引脚分别与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CDS引脚与电阻R7串接后接稳压滤波单元;所述单片机U1的VSS引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稳压滤波单元;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分别与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U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4、电容C6;所述单片机U1的VDD引脚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与信号接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IN‐引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容C4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容C6后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IRC引脚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TIMER引脚分别与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滤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CDS引脚与电阻R7串接后接稳压滤波单元;所述单片机U1的VSS引脚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PWM信号的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传感器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健慧李正恩孟祥华向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向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