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170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通过电阻R8、光电耦合器的采样端U11、稳压管ZD1对LED输出模组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光电耦合器的采样端U11导通发光,光电耦合器的控制端U12导通,对开关管Q1控制极进行分流,导致开关管Q1基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流减小直至关断,进而使得LED输出模组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输出电压降低;当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光电耦合器的采样端U11不导通,光电耦合器的控制端U12不导通,电路工作于恒流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CC稳压驱动恒流,电路稳定性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LED照明产品因其光效高、寿命长,及成本不断降低,已逐步替代其他照明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也开始崛起,对于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智能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对LED智能照明产品的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LED智能照明产品实现对多路LED控制的驱动电路常见有三种电路。第一种,控制电路分别控制多路恒流电路;第二种前级做稳压电源,后级用控制电路控制多路恒流电路;第三种,用稳压恒流电源驱动,驱动电源控制场效应管或其他开关元器件来控制多路LED。其中,第三种的的驱动电路因其成本低、调光效果好,且电路简单,便于制造与调试,而广泛应用于小功率LED智能照明产品中。现有恒压恒流驱动电路均为以集成电路(IC)为核心,搭配外围电路设计的,因尚未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稳压恒流的集成电路的种类较少,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CC稳压驱动恒流,电路稳定性好,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其正极输出端连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其正极输出端连接至电感L1的一端,L1的另一端连接至LED输出模组的正极;变压器次级绕组L22的一端连接至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整流的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设置于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C1、C2;所述变压器次级绕组L22的另一端通过限流电阻网络连接至选频电容C3;所述限流电阻网络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R1、R2;C3的另一端连接至开关管Q1的控制极,Q1的发射极通过负反馈网络接地,集电极通过续流二极管D1连接至LED输出模组的正极;所述负反馈网络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R5、R6、R7;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连接反向保护二极管D2,其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CC稳压恒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其正极输出端连接至电感L1的一端,L1的另一端连接至LED输出模组的正极;变压器次级绕组L22的一端连接至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整流的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设置于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C1、C2;所述变压器次级绕组L22的另一端通过限流电阻网络连接至选频电容C3;所述限流电阻网络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R1、R2;C3的另一端连接至开关管Q1的控制极,Q1的发射极通过负反馈网络接地,集电极通过续流二极管D1连接至LED输出模组的正极;所述负反馈网络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R5、R6、R7;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连接反向保护二极管D2,其正极接地,负极连接电容C3;一偏置电阻的一端与LED输出模组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反向保护二极管D2的负极;偏置电阻R4与反向保护二极管D2连接的一端还与光电耦合器的控制端U12连接后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集电极还连接至变压器初级绕组L21的一端,L2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解C4的负极,电解C4的正极连接至LED输出模组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绕组L21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稳压管ZD1的阳极,稳压管ZD1的阴极连接至电耦合器的采样端U11,光电耦合器的采样端U11通过电阻R8连接至LED输出模组的正极;所述稳压管Z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龙胜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