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灯具。
技术介绍
1、白色光有完美的颜色特性,但它会损害适应暗光的视觉,关灯后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黑暗。
2、暗适应是指从亮处转到暗处后,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感觉阈限逐渐下降)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微弱的光照下能够逐渐看清周围的环境。
3、人眼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昼视细胞,对光敏感,主要在白天起作用),另一种是视杆细胞(夜视细胞,主要在晚上,即较暗处起作用)。两种感光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即不同颜色的光)有着不同的感受性,并且随波长变化,其感受性呈正态分布。其中,视锥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更敏感(最佳波长为550nm),靠近红色;视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敏感(最佳波长为507nm),靠近紫色。
4、之所以说“逐渐适应、逐渐看清”,是因为暗适应的完成时间比较长,需要大约30分钟。不过,两种感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是不同的。暗适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视锥细胞的暗适应过程,这个过程比较快,持续约5~10分钟,并且视锥细胞感受性的提高比较少(也就是在暗处它不怎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灯后检测环境光照度,若环境光照度大于设定阈值时,红光光源不启动;若环境光照度低于设定阈值时,红光光源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源点亮后的光通量为150-200l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源点亮持续的时间为4-7s。
4.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光线检测传感器和红光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源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灯后检测环境光照度,若环境光照度大于设定阈值时,红光光源不启动;若环境光照度低于设定阈值时,红光光源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源点亮后的光通量为150-200l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源点亮持续的时间为4-7s。
4.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光线检测传感器和红光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暗适应的调光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龙,蔡强,王康,王海荣,王国防,郑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龙胜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