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05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机座,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结构强度高以及实用性强的机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筒体沿周侧依次设有若干散热片A、若干散热片B及若干散热片C,两相邻散热片A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A之间的间距设置在8mm‑10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B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B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C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C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各散热片A、B、C均包括与筒体相互连接的内连接端及外侧端,各散热片A、B、C的厚度均由内连接端往外侧端之间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机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机座。
技术介绍
机座,用于支撑电机的驱动件。目前,市场上的机座,它包括筒体及用于支撑筒体的底座。传统的机座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影响到驱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如何提高机座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实用效果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结构强度高以及实用性强的机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机座,包括筒体及用于支撑筒体的底座,所述筒体沿周侧依次设有若干散热片A、若干散热片B及若干散热片C,两相邻散热片A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A之间的间距设置在8mm-10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B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B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C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C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各散热片A、B、C均包括与筒体相互连接的内连接端及外侧端,各散热片A、B、C的厚度均由内连接端往外侧端之间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沿周侧依次设有若干散热片A、若干散热片B及若干散热片C,两相邻散热片A平行设置,两相邻散热片B平行设置,两相邻散热片C平行设置,通过将各散热片平行设置,一方面节省散热片设置于筒体上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平行状结构设置的散热片,保证了散热的均匀程度,并且将两散热片A之间的间距设置在8mm-10mm之间,以及两散热片B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两散热片C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根据各散热片设置方位的不同,散热片B、C设置于机座的中间位置,则需要提高了散热速度,而通过增加两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则提高了气流的流动,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各散热片A、B、C均包括与筒体相互连接的内连接端及外侧端,各散热片A、B、C的厚度均由内连接端往外侧端之间减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的散热片,则提高了热量在散热片上时的发散速度,确保了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B与散热片C相对设置,所述筒体上还设有设置于两相邻散热片A和散热片B之间及设置于两相邻散热片A和散热片C之间的若干支撑体,支撑体的截面呈三角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B与散热片C相对设置,筒体上还设有设置于两相邻散热片A和散热片B之间及设置于两相邻散热片A和散热片C之间的若干支撑体,通过支撑体设置于上述两个位置,则为相邻的散热片A和散热片B及散热片A和散热片C提高了结构强度,防止了碰撞对散热片造成损伤,并且将支撑体的截面呈三角形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则进一步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同时,支撑体同样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和筒体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截面呈三角形状,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减震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和筒体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截面呈三角形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将加强筋设置为三角形装置,则提高了筒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在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减震体,降低了底座和地面之间的振动,从而提高了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机座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技术一种新型机座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机座,包括筒体1及用于支撑筒体1的底座2,筒体1沿周侧依次设有若干散热片A10、若干散热片B11及若干散热片C12,两相邻散热片A10平行设置,两相邻散热片B11平行设置,两相邻散热片C12平行设置,通过将各散热片平行设置,一方面节省散热片设置于筒体1上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平行状结构设置的散热片,保证了散热的均匀程度,并且将两散热片A10之间的间距设置在8mm-10mm之间,以及两散热片B11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两散热片C12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根据各散热片设置方位的不同,散热片B、C设置于机座的中间位置,则需要提高了散热速度,而通过增加两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则提高了气流的流动,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各散热片A、B、C均包括与筒体1相互连接的内连接端101及外侧端102,各散热片A、B、C的厚度均由内连接端101往外侧端102之间减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的散热片,则提高了热量在散热片上时的发散速度,确保了良好的散热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各散热片B、C上设有散热通孔13,确保提高空气的流通,进一步的,将相邻散热片B、C上的散热通孔13错位设置,则可以提高空气的流通范围,进而提高了散热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散热片B11与散热片C12相对设置,筒体1上还设有设置于两相邻散热片A10和散热片B11之间及设置于两相邻散热片A10和散热片C12之间的若干支撑体14,通过支撑体14设置于上述两个位置,则为相邻的散热片A10和散热片B11及散热片A10和散热片C12提高了结构强度,防止了碰撞对散热片造成损伤,并且将支撑体14的截面呈三角形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则进一步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同时,支撑体14同样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2和筒体1之间设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截面呈三角形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将加强筋3设置为三角形装置,则提高了筒体1和底座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在底座2的底部设有若干减震体20,降低了底座2和地面之间的振动,从而提高了实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机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机座,包括筒体(1)及用于支撑筒体(1)的底座(2),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沿周侧依次设有若干散热片A(10)、若干散热片B(11)及若干散热片C(12),两相邻散热片A(10)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A(10)之间的间距设置在8mm‑10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B(11)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B(11)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C(12)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C(12)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各散热片A、B、C均包括与筒体相互连接的内连接端(101)及外侧端(102),各散热片A、B、C的厚度均由内连接端(101)往外侧端(102)之间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座,包括筒体(1)及用于支撑筒体(1)的底座(2),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沿周侧依次设有若干散热片A(10)、若干散热片B(11)及若干散热片C(12),两相邻散热片A(10)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A(10)之间的间距设置在8mm-10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B(11)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B(11)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两相邻散热片C(12)平行设置,且两散热片C(12)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mm-12mm之间,各散热片A、B、C均包括与筒体相互连接的内连接端(101)及外侧端(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方鑫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