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74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包括主控制PMU,公网模块、GPS模块和前后置摄像头,主控制PMU的电源输出端口与MOS管的源极连接,MOS管的漏极与GPS模块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PMU的电源输出端口通过电阻R2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栅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主控制PMU的控制端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GPS控制模块和全网通/专网部分主要是通过MOS管和三极管来控制电源电路,GPS控制模块和全网通/专网部分的电源由MOS管Q8001来控制,休眠状态下关闭此电源,以降低功耗,为防止MOS管不完全导通,增加了三极管Q8013,以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
本技术属于便携终端电源改进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设备是结合了主控制PMU(电源管理单元),公网模块、GPS模块和前后置摄像头功能,可供客户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的智能便携终端。智能便携终端为了节约电量,通常会减少硬件本身的功率消耗,并且关闭当前未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或者使这些设备进入低功耗的状态,从而减少智能便携终端整体的电量消耗,延长使用时间。目前现有智能便携终端在实现功能时采用AP(ApplicationProcessor,应用处理器)与CP(CommunicationProcessor,通信处理器)结合的架构,其中,AP完成如音视频播放、文档阅读与处理等功能;CP为应用处理器提供通讯通路,实现通信功能。由于智能便携终端的网络无线信号会随着终端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每当CP获知无线网络信号发生改变时,会将处于休眠状态的AP唤醒,由AP通过CP读取无线网络信号,并根据读取的信号更新显示屏上的信号显示,使智能便携终端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当前的无线网络信号状态。目前现有智能便携终端存在问题:当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变化时,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 ,包括主控制PMU,公网模块、GPS模块和前后置摄像头,其特征是:主控制PMU的VCC_IO端口与MOS管一的源极连接,MOS管一的漏极与GPS模块的电源端连接,MOS管一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列有电阻R1,主控制PMU的VCC_IO端口通过电阻R2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栅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主控制PMU的控制端一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地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连接;主控制PMU的VCC_BAT 端口与MOS管二的源极连接,MOS管二的漏极与公网模块的电源端连接,MOS管二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列有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功耗的手持PAD,包括主控制PMU,公网模块、GPS模块和前后置摄像头,其特征是:主控制PMU的VCC_IO端口与MOS管一的源极连接,MOS管一的漏极与GPS模块的电源端连接,MOS管一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列有电阻R1,主控制PMU的VCC_IO端口通过电阻R2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栅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主控制PMU的控制端一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地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连接;主控制PMU的VCC_BAT端口与MOS管二的源极连接,MOS管二的漏极与公网模块的电源端连接,MOS管二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列有电阻R6,主控制PMU的VCC_BAT端口通过电阻R7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栅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柱李华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