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干扰,英文名称为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是指任何在传导或者在有电磁场伴随着电压、电流的作用下而产生会降低某个装置、设备或系统的性能,还有可能对生物或者物质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电磁干扰可以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指的是利用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中。而辐射干扰指的是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在高速的PCB以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有可能变成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出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中或者本系统内部的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任何电磁干扰的发生都必然存在干扰能量的传输和传输途径(或传输通道)。通常认为电磁干扰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是辐射传输方式。传导传输必须在干扰源和敏感器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干扰信号沿着这个连接电路传递到敏感器,发生干扰现象。这个传输电路可包括导线,设备的导电构件、供电电源、公共阻抗、接地 ...
【技术保护点】
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控制单元、控制终端马达,所述开关电源与控制单元之间设置隔离变压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控制终端马达之间设置变频器;隔离变压器与控制单元之间设有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一;变频器与控制终端马达之间设有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二;上述开关电源、隔离变压器、控制单元、变频器、控制终端马达之间通过屏蔽电缆连接;从隔离变压器出来的屏蔽电缆缠绕在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一上,其后端连接至控制单元;从变频器出来的屏蔽电缆缠绕在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二上,其后端连接至控制终端马达;所述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设置在屏蔽盒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控制单元、控制终端马达,所述开关电源与控制单元之间设置隔离变压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控制终端马达之间设置变频器;隔离变压器与控制单元之间设有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一;变频器与控制终端马达之间设有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二;上述开关电源、隔离变压器、控制单元、变频器、控制终端马达之间通过屏蔽电缆连接;从隔离变压器出来的屏蔽电缆缠绕在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一上,其后端连接至控制单元;从变频器出来的屏蔽电缆缠绕在抑制电磁干扰滤波器件二上,其后端连接至控制终端马达;所述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设置在屏蔽盒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盒体包括矩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采用由两层抗电磁干扰屏蔽层和设置在两层抗电磁干扰屏蔽层之间的铝质层或铁质层组成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娟亚,邹瑶,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驱动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