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50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汽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油动机包括活塞杆,位移传感器包括可沿活塞杆轴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检测杆,所述连接装置为一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活塞杆和检测杆分别靠近连接装置左右两侧的竖直贯穿并紧固设置,令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装置带动检测杆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克服因活塞杆水平摆动导致其与位移传感器相连的连接装置产生的应力疲劳,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汽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并将蒸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汽轮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热电厂中使用的小汽机调门油动机连杆水平方向扭动,导致位移传感器LVDT的探测杆与油动机活塞杆之间的连杆应力集中,时间及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小汽机调门LVDT连杆断裂,反馈停留在断开处,调门接到大于此开度的指令时会一直向最大开度方向动作,从而导致小汽机转速失控,进而造成水位报警,最终需运行人员手动打闸或小机超速动作跳闸。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油动机活塞杆与位移传感器检测杆之间的连接装置,在油动机活塞杆产生水平方向的扭动时,不会对与LVDT的连接杆造成损伤,同时仍可保证LVDT竖直方向准确移动,正常反馈调门开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油动机包括活塞杆6,位移传感器包括可沿活塞杆轴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检测杆5,所述连接装置1为一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活塞杆6和检测杆5分别靠近连接装置1左右两侧的竖直贯穿并紧固设置,令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杆6通过连接装置1带动检测杆5同步运动。上述方案中,油动机的活塞杆6通过安装孔7与连接装置1相连,从而带动位移感器的检测杆5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位移传感器为LVDT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属于直线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类似铁芯可动变压器。它由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铁芯,线圈骨架,外壳等部件组成;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分布在线圈骨架上,线圈内部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杆状铁芯。当铁芯处于中间位置时,两个次级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这样输出电压为零;当铁芯在线圈内部移动并偏离中心位置时,两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等,有电压输出,其电压大小取决于位移量的大小。但是由于活塞杆6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扭动,会带动连接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若检测杆5与连接装置1在各个方向上均紧固设置,则长时间会产生应力疲劳,还会造成LVDT检测精度下降,因此令检测杆5与连接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一定安装余量,以避免连接装置1水平摆动产生的应力。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检测杆5的顶部设有两个分别与连接装置1上下表面相抵的紧固件3,令穿过所述连接装置1的通孔2的检测杆5在垂直方向上与连接装置1相紧固设置。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杆5的顶部设置上下夹持连接装置1的两个紧固件3,令检测杆5通过连接装置1在垂直方向上与油动机活塞杆6动作一致。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检测杆5的直径小于通孔2的直径,所述紧固件3的直径大于通孔2的直径,当连接装置1在水平方向发生摆动时,令检测杆5在水平方向上与通孔2内壁非接触设置。上述方案中,连接装置1上设有用于固定检测杆5的通孔2,紧固件3覆盖通孔2与连接装置1相接触的表面平滑设置,当连接装置1在水平方向发生摆动时,由于检测杆5的直径小于通孔2的孔径,因此检测杆5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因相接触受力产生应力。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通孔2设有与通孔2内壁相抵的筒状的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的内径大于检测杆5,令检测杆5穿过缓冲垫4设置。上述方案中,缓冲垫4由具有弹性的物质制成,多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当活塞杆6发生较大扭动时,可能会造成通孔2内侧壁与检测杆5相抵,在通孔2内侧壁设置缓冲垫4作为检测杆5与通孔2之间的保险层,即使连接装置1发生较大扭动,也不会使检测杆5与通孔2直接接触。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缓冲垫4在垂直方向上设有若干缓冲孔41。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缓冲垫4设有均匀或不均匀排列的缓冲孔41,所述缓冲孔41的孔径相同或相异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缓冲垫4设有若干孔径相同且排列成圆形的缓冲孔41;优选的,所述缓冲垫4设有两层排列成圆形的缓冲孔41。上述方案中,由于弹性材质本身具有一定硬度,当检测杆5与缓冲垫4相抵时,依然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力,长期受力也会对检测杆5产生应力疲劳,因此在缓冲垫4的垂直方向设有若干缓冲孔41结构,在检测杆5与缓冲垫4接触时通过缓冲孔41尽量将接触受力吸收,从而产生较小的应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孔2的数量、孔径和排列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通孔2的孔型为长条状,其长轴的方向与连接装置1水平摆动方向相一致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通孔2的孔型为椭圆,其长轴方向与连接装置1水平摆动方向相一致设置。上述方案中,由于活塞杆6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扭动,带动连接装置1摆动,但是其摆动方向大致为左右方向的往复摆动,因此设置通孔2的孔型为类长条形状,其长轴方向与摆动方向相一致设置,使得摆动中的通孔2与检测杆5间在水平方向上有更多余量。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缓冲垫4的厚度小于通孔2的孔深。上述方案中,紧固件3与连接装置1的表面相平滑设置,令连接装置1发生水平摆动时,检测杆5可保持水平方向上的原位不发生偏移,而缓冲垫4厚度小于通孔2的孔深设置,是为了防止缓冲垫4与紧固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以避免检测杆5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弯曲。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连接装置1与活塞杆6相连一侧的厚度大于其与检测杆5相连一侧的厚度。上述方案中,由于活塞杆6较检测杆5粗,考虑到连接装置1的整体结构强度,将与活塞杆6相连一侧连接装置1的厚度增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动机活塞杆与位移传感器检测杆之间的连接装置,检测杆与连接装置在装配时在水平方向上留有余量,使得检测杆通过该连接装置在竖直方向与油动机活塞杆动作一致,但在水平方向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且不与检测杆相接触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应力疲劳对连接装置的危害;2.本技术在连接装置与检测杆相连的通孔处设置有缓冲垫,当活塞杆摆动较大是的检测杆与通孔内壁相撞时,缓冲垫极大地减小了这种撞击,使得检测杆和连接装置都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疲劳;3.本技术的缓冲垫上设置有若干具有相同或不同孔径的缓冲孔,采用一定排列方式,进一步减小检测杆与通孔内壁相接触时产生的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杆穿设于连接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部分的断面图。图4为实施例2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部件为:1—连接装置,2—通孔,3—紧固件,4—缓冲垫,41—缓冲孔,5—检测杆,6—活塞杆,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油动机包括活塞杆6,位移传感器包括可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检测杆5,所述连接装置1为一板状结构,所述活塞杆6穿设于水平设置的连接装置1一侧并与连接装置1相紧固设置,所述检测杆5穿设于连接装置1相对的另一侧并且与连接装置1仅在垂直方向上相紧固设置,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油动机包括活塞杆(6),位移传感器包括可沿活塞杆轴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检测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为一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活塞杆(6)和检测杆(5)分别靠近连接装置(1)左右两侧的竖直贯穿并紧固设置,令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杆(6)通过连接装置(1)带动检测杆(5)同步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油动机包括活塞杆(6),位移传感器包括可沿活塞杆轴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检测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为一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活塞杆(6)和检测杆(5)分别靠近连接装置(1)左右两侧的竖直贯穿并紧固设置,令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杆(6)通过连接装置(1)带动检测杆(5)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5)的顶部设有两个分别与连接装置(1)上下表面相抵的紧固件(3),令穿过所述连接装置(1)的通孔(2)的检测杆(5)在垂直方向上与连接装置(1)相紧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5)的直径小于通孔(2)的直径,所述紧固件(3)的直径大于通孔(2)的直径,当连接装置(1)在水平方向发生摆动时,令检测杆(5)在水平方向上与通孔(2)内壁非接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小汽机的油动机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设有与通孔(2)内壁相抵的筒状的缓冲垫(4),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星郁志强贾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