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43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包括:一调压过滤阀;一油雾分离阀,油雾分离阀与调压过滤阀连接;一换向阀,换向阀与油雾分离阀连接;一第一分子筛桶,第一分子筛桶与换向阀连接;一第二分子筛桶,第二分子筛桶与换向阀连接;一限流阀,第一分子筛桶与限流阀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子筛桶与限流阀连接;一出口管路,第一分子筛桶和第二分子筛桶均与出口管路的一端连接;一节流阀,出口管路的另一端与节流阀连接;一流量比例阀,流量比例阀与节流阀连接;一加热器,加热器与流量比例阀连接;一干燥桶,干燥桶与加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节约能源,无再生系统,结构简单、也无再生湿热排气,改善了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除湿干燥的
,尤其涉及一种无热除湿干燥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除湿干燥机,都需要加热空气对吸附剂进行再生,以便吸附剂能再吸收水份,这样就需要再生加热器、再生过滤器和再生风机等零件配件组成再生系统,结构复杂、能耗高。再生系统排出的湿热空气也会使作业环境温、湿度升高,作业环境差。其次,传统的除湿干燥机干燥风量固定,当塑料用料量减小时,耗能恒定,干燥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中,包括:一调压过滤阀,所述调压过滤阀用于过滤压缩空气内的杂质和水分,并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值;一油雾分离阀,所述油雾分离阀与所述调压过滤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油雾分离阀用于过滤压缩空气内的油分;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油雾分离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换气阀的第二接口与一过滤器通过气管连接;一第一分子筛桶,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入口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三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分子筛桶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若干分子筛用于干燥压缩空气;一第二分子筛桶,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入口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四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分子筛桶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一限流阀,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第一接口端与所述限流阀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限流阀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一出口管路,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出口端均与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连接;一节流阀,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节流阀用于调节压缩空气的流量;一流量比例阀,所述流量比例阀的入口端与所述节流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流量比例阀用于调整压缩空气的风量;一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入口端与所述流量比例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压缩空气;一干燥桶,所述干燥桶的入口端与所述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上述的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中,所述干燥桶内设置有待干燥原料,干燥的加热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干燥桶的内部,与所述待干燥原料相接触,带走所述待干燥原料中的水分并形成湿气。上述的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中,所述干燥桶上端开设有一排气口,所述湿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上述的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中,所述第一分子筛桶和所述出口管路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分子筛桶和所述出口管路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上述的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分子筛桶至所述出口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方向为所述第二分子筛桶至所述出口管路。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通过第一分子筛桶和第二分子筛桶交替进行除湿和再生,利用变压原理无需加热就可以使分子筛再生,节约能源,改善了作业环境。(2)本技术的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含有流量比便阀,可根据设定塑胶原料名称和每小时用料量,自动调事干燥风量,使压缩空气利用最大化,提高干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的示意图。附图中:1、调压过滤阀;2、油雾分离阀;3、换向阀;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3、第三接口;34、第四接口;4、第一分子筛桶;41、第一接口端;5、第二分子筛桶;51、第二接口端;6、限流阀;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出口管路;10、节流阀;11、流量比例阀;12、加热器;13、干燥桶;14、过滤器;15、进口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外接压缩空气,包括:一调压过滤阀1,调压过滤阀1用于过滤压缩空气内的杂质和水分,并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值。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油雾分离阀2,油雾分离阀2与调压过滤阀1通过气管连接,油雾分离阀2用于过滤压缩空气内的油分。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换向阀3,换向阀3的第一接口31与油雾分离阀2通过气管连接,换气阀3的第二接口32与一过滤器14通过气管连接。而且,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第一分子筛桶4,第一分子筛桶4的入口端与换向阀3的第三接口33通过气管连接,第一分子筛桶4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图中未示出),若干分子筛用于干燥压缩空气,得到低露点的干燥空气。还有,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第二分子筛桶5,第二分子筛桶5的入口端与换向阀3的第四接口34通过气管连接,第二分子筛桶5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若干分子筛用于干燥压缩空气。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限流阀6,第一分子筛桶4的第一接口端41与限流阀6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第二分子筛桶5的第二接口端51与限流阀6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再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出口管路9,第一分子筛桶4的出口端和第二分子筛桶5的出口端均与出口管路9的一端连接。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节流阀10,出口管路9的另一端与节流阀10的进口端连接,节流阀10用于调节压缩空气的流量。还有,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流量比例阀11,流量比例阀11的入口端与节流阀10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流量比例阀11用于调整压缩空气的风量。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入口端与流量比例阀11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加热器12用于加热压缩空气。而且,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还包括:一干燥桶13,干燥桶13的入口端与加热器12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干燥桶13内设置有待干燥原料,干燥的加热的压缩空气通过干燥桶13的内部,与待干燥原料相接触,带走待干燥原料中的水分并形成湿气。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干燥桶13上端开设有一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湿气从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排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分子筛桶4和出口管路9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7,第二分子筛桶5和出口管路9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8。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7的方向为第一分子筛桶4至出口管路9,第二单向阀8的方向为第二分子筛桶5至出口管路9。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流量比例阀11根据待干燥原料的种类和每小时用料量自动调节压缩空气的风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加热器12设定一预设温度,加热器12将压缩空气加热到预设温度。接下来说明本技术的换向阀3、第一分子筛桶4、第二分子筛桶5、限流阀6和进口管路15之间的工作流程:(1)通过换向阀3将进口管路15与第一分子筛桶4接通,进口管路15内的压缩空气吹入第一分子筛桶4内,第一分子筛桶4内的分子筛吸附水分后将干燥后的空气输送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调压过滤阀;一油雾分离阀,所述油雾分离阀与所述调压过滤阀通过气管连接;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油雾分离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换气阀的第二接口与一过滤器通过气管连接;一第一分子筛桶,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入口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三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分子筛桶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一第二分子筛桶,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入口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四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分子筛桶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一限流阀,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第一接口端与所述限流阀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限流阀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一出口管路,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出口端均与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连接;一节流阀,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阀的进口端连接;一流量比例阀,所述流量比例阀的入口端与所述节流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一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入口端与所述流量比例阀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一干燥桶,所述干燥桶的入口端与所述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气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热除湿智能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调压过滤阀;一油雾分离阀,所述油雾分离阀与所述调压过滤阀通过气管连接;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油雾分离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换气阀的第二接口与一过滤器通过气管连接;一第一分子筛桶,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入口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三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分子筛桶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一第二分子筛桶,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入口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四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分子筛桶内设置有若干分子筛;一限流阀,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第一接口端与所述限流阀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限流阀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一出口管路,所述第一分子筛桶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分子筛桶的出口端均与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连接;一节流阀,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雪桂谢锦伟谢仲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