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39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涉及航电设备领域;其方法包括步骤1: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发送工作模式和开机时间至处理器A;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记录控制指令,并将开机时间发送至逻辑处理器B;步骤3:逻辑处理器B启动逻辑控制将串口数据和离散数据进行处理保存采样数据并发送中断至处理器A;步骤4:处理器A接收中断并通过总线读取采样数据,并将采样数据保存至存储器完成数据记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故障数据记录装置采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导致体积大、采用系统无法独立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导致记录数据困难、通用程度低的问题,达到了大大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实时记录数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电设备逐渐集成化,当设备出现故障,特别是出现复现难度高或者复现代价大的故障时,需要保存原始数据降低定位故障点和查找故障的难度,从而缩短研制、调试、生产和维修周期,大幅提高产品的出勤率。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中,为了及时、准确的定位研制、生产和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设备故障,通常依靠专用记录设备和使用者临时搭建简易平台的两种方式进行设备原始信号记录。目前在数据记录分析领域,最常用的方式为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的记录仪、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记录仪和数据存储功能模块,以上三种方式体积较大,存在重量重和功耗高的缺点;专用信号记录装置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需要在计算机中增加信号采集卡和信号解析软件达到信号记录的目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的弊端在于:没有独立的系统,当目标设备系统出现故障,功能板卡无法独立记录下故障发生时的原始信号,通用化程度低。所以需要一种故障原始数据记录装置实现实时并独立地记录故障数据的同时缩小装置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故障数据记录装置采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导致体积大、采用系统无法独立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导致记录数据困难、通用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发送工作模式和开机时间至处理器A;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记录控制指令,并将开机时间发送至逻辑处理器B;步骤3:逻辑处理器B启动逻辑控制将串口数据和离散数据进行处理保存采样数据并发送中断至处理器A;步骤4:处理器A接收中断并通过总线读取采样数据,并将采样数据保存至存储器完成数据记录。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跳至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通信控制指令进入数据通信模式;步骤6:处理器A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数据收集设备完成数据输出。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设备、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通信串口、存储器、总线和电源,所述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与处理器A连接,所述处理器A通过总线与逻辑处理器B连接,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A连接,用于完成数据记录。优选地,还包括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与处理器A连接,用于完成数据输出。通过设置以太网接口,实现给以太网供电即可完成数据的读取和输出,提高装置的通用性,且解决了传统产品需整机供电才能将数据读取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通信控制电路和计时电路,所述逻辑处理器B包括串口采样逻辑电路、离散采样逻辑电路、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和FIFO电路,处理器A包括工作使能电路和总线通信电路;所述通信控制电路与计时电路连接后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串口采样逻辑电路和离散采样逻辑电路分别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后连接FIFO电路,所述FIFO电路与工作使能电路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单元,所述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单元与处理器A电性连接。实现快速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检测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优选地,所述装置通过采用侧面邮票孔结合单面布板完成一体化金属表面封装。简化装置结构的同时实现电磁屏蔽,采用单面布板和侧面邮票孔作为引脚设计实现表贴装配的要求,满足航电设备的装配条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成化的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控制设备以及通用的外围电路,实现硬件软件化,减少器件数量,缩减了装置的体积,结合存储器、总线和通信串口,实现实时记录运行数据,解决了现有故障数据记录装置采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导致体积大、采用系统无法独立的临时搭建简易平台导致记录数据困难、通用程度低的问题,达到了大大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实时记录数据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利用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控制设备和通信串口,结合目标设备和存储器,实现实时记录设备工作数据,避免了现有传统产品无法记录工作数据的缺点;3.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设置以太网接口,给以太网供电即可完成数据的读取和输出,提高装置的通用性,且解决了传统产品需整机供电才能将数据读取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基于硬件装置结合故障模型生成和判别的单元,实现快速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检测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5.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计采用一体化金属表面封装,简化装置结构的同时实现电磁屏蔽,采用单面布板和侧面邮票孔作为引脚设计实现表贴装配的要求,满足航电设备的装配条件,便于实现装置安装的便利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系统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发送工作模式和开机时间至处理器A;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记录控制指令,并将开机时间发送至逻辑处理器B;步骤3:逻辑处理器B启动逻辑控制将串口数据和离散数据进行处理保存采样数据并发送中断至处理器A;步骤4:处理器A接收中断并通过总线读取采样数据,并将采样数据保存至存储器完成数据记录。实施例2方法还包括:步骤5:跳至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通信控制指令进入数据通信模式;步骤6:处理器A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数据收集设备完成数据输出。实施例3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设备、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通信串口、存储器、总线和电源,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与处理器A连接,处理器A通过总线与逻辑处理器B连接,存储器与处理器A连接,用于完成数据记录。通过设置集成化的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控制设备以及通用的外围电路,实现硬件软件化,减少器件数量,缩减了装置的体积,结合存储器、总线和通信串口,实现实时记录运行数据。实施例4还包括以太网接口和电源,处理器A、以太网接口和数据收集设备顺次电性连接完成数据输出,电源为整个装置供电。实现数据记录和数据通信工作模式互相衔接,通过以太网实现PC机与装置的数据传输,促进整个装置实现独立运行,提高其的通用性。工作原理:上电完成后,系统复位,开始启动进入正常工作流程;处理器A与逻辑处理器B进行数据交互,按预先设置好的采样间隔读取采集到的模拟、数字、频率数据,将所有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PC机,PC机接收到这些数据并处理后发送相关指令,通信串口接收到这些指令后生成串口控制指令,通过通信串口(RS232总线)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进入数据记录工作模式或数据通信工作模式;控制设备包括通信控制电路和计时电路,逻辑处理器B包括串口采样逻辑电路、离散采样逻辑电路、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和FIFO电路,处理器A包括工作使能电路和总线通信电路;通信控制电路与计时电路连接后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串口采样逻辑电路和离散采样逻辑电路分别连接采样数据组包电路后连接FIFO电路,FIFO电路与工作使能电路连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发送工作模式和开机时间至处理器A;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记录控制指令,并将开机时间发送至逻辑处理器B;步骤3:逻辑处理器B启动逻辑控制将串口数据和离散数据进行处理保存采样数据并发送中断至处理器A;步骤4:处理器A接收中断并通过总线读取采样数据,并将采样数据保存至存储器完成数据记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发送工作模式和开机时间至处理器A;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记录控制指令,并将开机时间发送至逻辑处理器B;步骤3:逻辑处理器B启动逻辑控制将串口数据和离散数据进行处理保存采样数据并发送中断至处理器A;步骤4:处理器A接收中断并通过总线读取采样数据,并将采样数据保存至存储器完成数据记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跳至步骤2处理器A根据工作模式生成数据通信控制指令进入数据通信模式;步骤6:处理器A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数据收集设备完成数据输出。3.一种基于航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逻辑处理器B、处理器A、通信串口、存储器、总线和电源,所述控制设备通过通信串口与处理器A连接,所述处理器A通过总线与逻辑处理器B连接,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A连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黄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实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