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321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包括一体化功分网络、测角天线单元和连接装置;一体化功分网络包括3dB功分器、4.77dB功分器、内置耦合器、E面弯波导、H面弯波导、内置负载、外接匹配负载、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3dB功分器、4.77dB功分器、内置耦合器通过E面弯波导和H面弯波导一体连接成七端口部件,其中一个端口为输入口,其余六个端口为输出口,五路输出口与测角天线单元连接,剩余一路输出口与外接匹配负载连接,测角天线单元与被测天线单元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一体化功分网络的每个隔离端口均设有内置负载,一体化功分网络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在天线相位标定试验中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天线相位标定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属于微波无源部件

技术介绍
选择比相干涉测角方案微波雷达系统中,运用高速微波开关分时接通5副测角天线,采集天线信号实现多路载波恢复测相,实现跟踪测量。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干涉仪基线变化、各路测角天线相位不一致,进而影响到角度测量的精度。因此,需要针对5副测角天线相位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专项测试及试验,获取温度对5副测角天线相位变化影响的规律,微波雷达系统据此规律进行测角天线相位的校正。传统的天线相位标定方法,试验环境建立在一个吸波装置内,在吸波装置内采用辐射的方法测量天线相位。但是考虑被测天线工作温度变化的工况,如果将吸波装置放置在温变试验装置内,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增加了实现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通过传输的方法进行天线相位标定,获取了温度对5副测角天线相位变化影响的规律。避免了在天线相位标定试验中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天线相位标定的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功分网络(1)、测角天线单元(2)和连接装置(3);一体化功分网络(1)包括四个3dB功分器(101)、一个4.77dB功分器(102)、六个内置耦合器(103)、E面弯波导(104)、H面弯波导(105)、内置负载(106)、外接匹配负载(107)、第一盖板(108)和第二盖板(109);四个3dB功分器(101)、一个4.77dB功分器(102)、六个内置耦合器(103)通过E面弯波导(104)和H面弯波导(105)一体连接形成一个七端口部件,其中一个端口为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入口,其余六个端口为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出口,六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功分网络(1)、测角天线单元(2)和连接装置(3);一体化功分网络(1)包括四个3dB功分器(101)、一个4.77dB功分器(102)、六个内置耦合器(103)、E面弯波导(104)、H面弯波导(105)、内置负载(106)、外接匹配负载(107)、第一盖板(108)和第二盖板(109);四个3dB功分器(101)、一个4.77dB功分器(102)、六个内置耦合器(103)通过E面弯波导(104)和H面弯波导(105)一体连接形成一个七端口部件,其中一个端口为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入口,其余六个端口为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出口,六路输出口中的五路输出口与测角天线单元(2)连接,剩余一路输出口与外接匹配负载(107)连接,测角天线单元(2)与被测天线单元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每个隔离端口均设有内置负载(106),一体化功分网络(1)通过第一盖板(108)和第二盖板(109)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功分网络(1)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均为BJ320波导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天线单元(2)与被测天线单元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为圆波导,连接装置(3)的口径与测角天线单元(2)的口径相同,连接装置(3)的长度不小于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频段天线相位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B功分器(101)为波导型四分线支四端口网络,3dB功分器(101)主路和3dB功分器(101)耦合路的截面参数均设为3.556mm×7.112mm,3dB功分器(101)主路和3dB功分器(101)耦合路的中心间距设为5.556mm,3dB功分器(101)四分支线截面参数分别设为1.4mm×7.112mm、1.9mm×7.112mm、1.9mm×7.112mm、1.4mm×7.112mm,3dB功分器(101)四分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锋李瑜华杨瑞强张明涛许智杨昭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