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00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涉及工程施工支护领域,能抵御地层冲击压力,对围岩起到积极有效的支护作用。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层,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架设有横梁,所述弹性层铺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巷道、隧道、矿井及峒室支护工程中。

A flexible anti impact suppo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exible impact resistant support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port, and can resist the impact pressure of the formation, and plays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supporting role for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the second bracket and the elastic layer, the second bracket and the first bracket spaced and arranged in parallel between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two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beam, the elastic layer is laid on the first bracket, second bracket and a cross beam.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unnel, tunnel, mine and chamber support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煤矿巷道、边坡、隧道等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金属支架或锚杆等支护装置进行刚性支护,其主要利用本身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来加固围岩,防止地层压力对围岩的破坏。但是,支护体作为一种刚性支护,围岩变形时挤压破坏的应力全部作用在支护体上,当有地层冲击压过大时,超过支护体本身的结构刚度和强度,支护体仅仅靠硬性支撑抵御冲击压力,很容易造成自身的破坏;所以支护装置需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这样当围岩受到地层冲击压力时,围岩受到应力就会部分释放和重新分布,形成一个塑性变形区,集中地弹性应力转移到围岩深处,从而作用在支护体上的压力就会减少,有效地抵御地层冲击压的破坏,保证了支护装置发挥其积极有效的支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能够抵御地层冲击压力,从而对围岩起到积极有效的支护作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层,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架设有横梁,所述弹性层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层,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架设有横梁,所述弹性层铺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层,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架设有横梁,所述弹性层铺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横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为一弹性囊垫,在所述弹性囊垫内设有密封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为拱形门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上设有限位柱,在所述弹性层上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形状匹配的孔结构,在所述孔结构端口处安装有气眼,所述弹性层通过所述安装有气眼的孔结构套在所述限位柱上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拱形结构,在所述横梁上设有所述限位柱;所述弹性层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隔离网及气囊防护板,所述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上分别包裹有帆布套,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上面,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之间,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第二气囊顶部,在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隔离网上设有多个孔结构,在所述孔结构内设有铜气眼,在所述防护板下表面、位于所述孔结构的位置设有向下的定位柱,在所述孔结构内还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套在所述限位柱及定位柱上;所述弹性层分别通过所述孔结构套在所述限位柱上,固定于所述横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表面设有孔,所述第一气囊上、与所述孔接触的位置设有减压气门芯,所述减压气门芯露出端插入所述孔内;所述防护板表面设有所述孔,所述第二气囊上、与所述孔接触的位置设有气门芯,当岩体遭受压力时,所述气门芯露出端压在所述岩体上,气门芯被反向推动,气门芯密封顶针被推开,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气门芯自动放气让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抗冲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及第一拱梁,所述第一支腿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支腿上还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凹槽垂直贯通,所述第一拱梁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侧面还设有竖直方向的一排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同;所述第二支腿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支腿上还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凹槽垂直贯通,所述第一拱梁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明马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