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482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通过在幕墙主体内预埋连接钢板,采用两个相互插接的铝合金立柱分别通过连接钢板和幕墙主体结构独立连接,实现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幕墙整体水密性能、气密性能及保温节能好;耐久性强,使用维护成本低,幕墙外观仍保持完整性,满足建筑外立面装饰效果要求。

Curtain wall structural system adapted to the settlement of the mai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in structure of the curtain wall structure to adapt to the settlement system,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curtain wall embedded within, using two mutually spliced Aluminum Alloy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curtain wall and steel structure independent connected through to the main structure, deformation capacity; curtain wall overall water tightness, air tightness and insulation good energy saving; strong durability, low use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exterior wall remains intact, meet the building facade decor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办公楼宇,大量采用超高层与裙楼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因塔楼与裙楼建筑高度差距很大,往往在两楼结合结构处设置相互独立的支撑结构,间隔建筑沉降缝。而外立面因为装饰效果的需要,往往是连续的整体。因主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幕墙在此处必须具有适应主体变形的能力。现在通常做法是此处在玻璃面板设置宽度30mm以上的柔性黑色胶条或者金属板折边搭接进行处理,严重破坏玻璃幕墙整体装饰美观性,且容易损坏,增加日常维护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通过在主体沉降缝两侧设置相互独立幕墙支撑立柱,实现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同时外侧观感仍然保持整体性,满足建筑外立面装饰效果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幕墙构造系统包括幕墙主体结构、横梁、压板、立柱Ⅰ和立柱Ⅱ,所述幕墙主体结构的沉降缝两侧分别预埋连接钢板,所述横梁上左右平行设有所述立柱Ⅰ和所述立柱Ⅱ,两个连接钢板分别通过钢制连接件与所述立柱Ⅰ及所述立柱Ⅱ对应连接,所述立柱Ⅰ包括立柱本体Ⅰ、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Ⅰ以及设在与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水平插接部,所述立柱Ⅱ包括立柱本体Ⅱ、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Ⅱ、平行设在所述压角连接部Ⅱ内侧的U形连接部以及设在与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插接槽,所述立柱Ⅰ两端的水平插接部分别与所述立柱Ⅱ两端的插接槽对应卡接,所述压板包括紧固连接部、位于所述紧固连接部两端的压合部Ⅰ和压合部Ⅱ,所述紧固连接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与所述U形连接部紧固连接,所述压角连接部Ⅰ和所述压合部Ⅰ之间以及所述压角连接部Ⅱ和所述压合部Ⅱ之间均安装有中空钢化玻璃。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本体Ⅰ的连接侧延伸设有连接柱,所述立柱本体Ⅰ通过所述连接柱与压角连接部Ⅰ连接,所述立柱本体Ⅰ与所述压角连接部Ⅰ之间形成防漏槽,所述立柱本体Ⅱ与所述U形连接部相连的一端向内水平延伸设有密封连接部,所述密封连接部延长至压角连接部Ⅰ内侧部位的防漏槽内,所述防漏槽中从外向内依次设有三道防漏三元乙丙胶条。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漏槽靠近所述立柱本体Ⅰ的一端还设有加固槽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连接部和所述压板之间设有聚酰胺隔热条,所述聚酰胺隔热条通过不锈钢螺钉与所述U形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聚酰胺隔热条的两侧分别设有柔性三元乙丙胶条,所述柔性三元乙丙胶条与所述中空钢化玻璃密封接触。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本体Ⅰ两端水平插接部的插接端部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定位三元乙丙胶条。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外侧适配装饰盖板,所述装饰盖板两端设有两个卡合脚。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合部Ⅰ和所述压合部Ⅱ的外端分别设有卡口,所述装饰盖板上的两个卡合脚与所述卡口对应卡接。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角连接部Ⅰ、所述压角连接部Ⅱ、所述压合部Ⅰ、所述压合部Ⅱ上均设有连接槽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首先在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上,实现了单独连接,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其次,通过合理设置防渗漏胶条、工艺孔堵帽等措施,提高幕墙整体水密性能、气密性能;第三,采用聚酰胺隔热条提高幕墙保温节能性能;第四,外装饰盖板一体化设计,不破坏幕墙整体外观效果,实现了幕墙装饰性能要求;第五,隐藏式伸缩空腔设计,提高幕墙使用耐久性,降低使用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幕墙主体结构连接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所述立柱Ⅰ和所述立柱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压板和装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幕墙主体结构,11-连接钢板,12-钢制连接件,13-工艺孔堵帽,2-横梁,3-压板,31-紧固连接部,32-压合部Ⅰ,33-压合部Ⅱ,34-卡口,4-立柱Ⅰ,41-立柱本体Ⅰ,42-压角连接部Ⅰ,43-水平插接部,44-防漏槽,45-连接柱,46--加固槽,47-定位槽,5-立柱Ⅱ,51-立柱本体Ⅱ,52-压角连接部Ⅱ,53-插接槽,54-U形连接部,55-密封连接部,56-不锈钢自攻螺钉,6-聚酰胺隔热条,7-柔性三元乙丙胶条,8-中空钢化玻璃,81-玻璃三元乙丙胶条,9-防漏三元乙丙胶条,10-装饰盖板,101-卡合脚,102-连接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4所示的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包括幕墙主体结构1、横梁2、压板3、立柱Ⅰ4和立柱Ⅱ5,所述幕墙主体结构1的沉降缝两侧分别预埋连接钢板11,所述横梁2上左右平行设有所述立柱Ⅰ4和所述立柱Ⅱ5,所述立柱Ⅰ4和所述立柱Ⅱ5分别通过钢制连接件12与所述连接钢板11连接,并用专用工艺孔堵帽进行孔洞封堵,所述立柱Ⅰ4包括立柱本体Ⅰ41、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Ⅰ41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Ⅰ42以及设在与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水平插接部43,所述立柱本体Ⅰ两端水平插接部的插接端部均设有定位槽47,所述立柱Ⅱ5包括立柱本体Ⅱ51、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Ⅱ51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Ⅱ52、设在所述压角连接部Ⅱ52内侧的U形连接部54以及设在与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插接槽53,所述立柱Ⅰ的水平插接部43与所述立柱Ⅱ的插接槽53对应卡接,所述定位槽47插接在插接槽中,所述定位槽47内设有用于固定的定位三元乙丙胶条,所述压板3包括紧固连接部31、位于所述紧固连接部31两端的压合部Ⅰ32和压合部Ⅱ33,所述紧固连接部31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56与所述U形连接部54紧固连接,所述压角连接部Ⅰ42和所述压合部Ⅰ32之间以及所述压角连接部Ⅱ52和所述压合部Ⅱ33之间均安装有中空钢化玻璃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U形连接部54和所述压板的紧固连接部31之间还设有聚酰胺隔热条6,所述聚酰胺隔热条6通过不锈钢螺钉与所述U形连接部54密封连接,所述聚酰胺隔热条6的两侧分别设有柔性防渗漏三元乙丙胶条7,所述柔性三元乙丙胶条7与所述中空钢化玻璃8密封接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立柱本体Ⅰ的连接侧还延伸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柱45,所述立柱本体Ⅰ通过所述连接柱45与压角连接部Ⅰ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立柱本体Ⅰ41、连接柱45和所述压角连接部Ⅰ42之间形成防漏槽44,所述防漏槽44靠近所述立柱本体Ⅰ41的一侧壁上还设有加固槽46所述立柱本体Ⅱ51与所述U形连接部54相连接的一端向内水平延伸设有密封连接部55,所述密封连接部55延长至压角连接部Ⅰ42内侧防漏槽部位,所述防漏槽44内从连接柱向密封连接部方向依次设有三道防漏三元乙丙胶条9,其提高了幕墙系统整体防水性能和气密性能。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保证幕墙整体外观效果,在所述压板3外侧适配装饰盖板10,所述装饰盖板10的两端分别设有卡合脚101,所述压合部Ⅰ32和所述压合部Ⅱ33的外端分别设有卡口34,所述装饰盖板10上的两个卡合脚101与所述卡口34对应卡接;装饰盖板一体化设计,装饰盖板的外观尺寸及颜色可以根据建筑师要求随意变换,满足建筑外立面装饰要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

【技术保护点】
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构造系统包括幕墙主体结构、横梁、压板、立柱Ⅰ和立柱Ⅱ,所述幕墙主体结构的沉降缝两侧分别预埋连接钢板,所述横梁上左右平行设有所述立柱Ⅰ和所述立柱Ⅱ,两个连接钢板分别通过钢制连接件与所述立柱Ⅰ及所述立柱Ⅱ对应连接,所述立柱Ⅰ包括立柱本体Ⅰ、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Ⅰ以及设在与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水平插接部,所述立柱Ⅱ包括立柱本体Ⅱ、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Ⅱ、平行设在所述压角连接部Ⅱ内侧的U形连接部以及设在与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插接槽,所述立柱Ⅰ两端的水平插接部分别与所述立柱Ⅱ两端的插接槽对应卡接,所述压板包括紧固连接部、位于所述紧固连接部两端的压合部Ⅰ和压合部Ⅱ,所述紧固连接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与所述U形连接部紧固连接,所述压角连接部Ⅰ和所述压合部Ⅰ之间以及所述压角连接部Ⅱ和所述压合部Ⅱ之间均安装有中空钢化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构造系统包括幕墙主体结构、横梁、压板、立柱Ⅰ和立柱Ⅱ,所述幕墙主体结构的沉降缝两侧分别预埋连接钢板,所述横梁上左右平行设有所述立柱Ⅰ和所述立柱Ⅱ,两个连接钢板分别通过钢制连接件与所述立柱Ⅰ及所述立柱Ⅱ对应连接,所述立柱Ⅰ包括立柱本体Ⅰ、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Ⅰ以及设在与所述立柱本体Ⅰ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水平插接部,所述立柱Ⅱ包括立柱本体Ⅱ、设在所述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的压角连接部Ⅱ、平行设在所述压角连接部Ⅱ内侧的U形连接部以及设在与立柱本体Ⅱ连接侧相邻内侧壁两端的插接槽,所述立柱Ⅰ两端的水平插接部分别与所述立柱Ⅱ两端的插接槽对应卡接,所述压板包括紧固连接部、位于所述紧固连接部两端的压合部Ⅰ和压合部Ⅱ,所述紧固连接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与所述U形连接部紧固连接,所述压角连接部Ⅰ和所述压合部Ⅰ之间以及所述压角连接部Ⅱ和所述压合部Ⅱ之间均安装有中空钢化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主体结构沉降的幕墙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Ⅰ的连接侧延伸设有连接柱,所述立柱本体Ⅰ通过所述连接柱与压角连接部Ⅰ连接,所述立柱本体Ⅰ与所述压角连接部Ⅰ之间形成防漏槽,所述立柱本体Ⅱ与所述U形连接部相连的一端向内水平延伸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冬陈正军占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