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81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桩,其结构包括预应力管桩、卡箍、非预应力桩、高强度螺栓,预应力管桩设于非预应力桩的上面并且两者通过卡箍、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卡箍与高强度螺栓相配合,预应力管桩由桩体、上凸圈、上螺栓孔、定位柱组成,预应力管桩的底面均匀的设有四个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桩的有益效果:该组合桩采用单个卡箍进行两根桩的机械连接,操作简便,减轻了作业员的作业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促进施工进度的实施。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kind of composite pile, including its structure, prestressed pipe hoop, non prestressed pile, high strength bolt, 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 in non prestressed pile top and both are connected and fixed by clamps, high strength bolt, high strength bolt clamps and matched by pile, 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 the convex ring, bolt hole, positioning columns,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uniform prestressed pipe pile is provided with four positioning and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the colum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a new combination pi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ingle pile hoop is used for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wo piles.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ich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the operator,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help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桩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组合桩,属于组合桩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房屋建筑向高层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建设的主导。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沉降变形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式组合桩,所述复合式组合桩包括多根矩形桩、多根非预应力桩、多根竹节式桩、多根预应力管桩的组合,而组合成多种不同桩型的复合式组合桩,每种桩型的复合式组合桩的每上下二根桩的连接方式为机械连接。同时提供一种复合式组合桩的施工方法。本技术的效果是单桩抗压承载力高,桩身混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桩身抗拔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桩身抗水平承载力大幅提高,施工对周围设施无影响,无噪声和空气污染,适应桩端持力层变化较大的地质条件;桩顶标高可控,可避免因截桩而造成桩头破坏或桩身预压应力的变化,特别是桩身接头部分受桩身内外水泥土的保护,桩身完整性更加可靠。但是现有技术在两根桩间需要采用三块的钢板件再通过多个螺栓进行机械连接,操作极易麻烦,增加了作业员的作业量,大大降低了工作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桩,其结构包括预应力管桩、卡箍、非预应力桩、高强度螺栓,所述的预应力管桩设于非预应力桩的上面并且两者通过卡箍、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箍与高强度螺栓相配合,所述的预应力管桩由桩体、上凸圈、上螺栓孔、定位柱组成,所述的预应力管桩的底面均匀的设有四个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与桩体相互垂直,所述的预应力管桩的外壁底部上设有上凸圈、上螺栓孔,所述的上凸圈设置在上螺栓孔的上面,所述的上凸圈、上螺栓孔均与桩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定位柱与非预应力桩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凸圈与卡箍活动接触,所述的非预应力桩由基体、下凸圈、凹槽、定位孔、下螺栓孔组成,所述的基体的顶面上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凹槽、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凹槽内,所述的下凸圈、下螺栓孔设于基体的外壁顶部上,所述的下螺栓孔位于下凸圈的上面,所述的桩体的底部与凹槽过盈配合,所述的卡箍与下凸圈活动接触,所述的卡箍由下通孔、左箍体、上通孔、铰链片、圆孔、右箍体、铰链柱组成,所述的左箍体的右端通过铰链柱与右箍体左端铰链连接,所述的左箍体的左端通过铰链片与右箍体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的铰链片设置在左箍体的左端上,所述的左箍体上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下通孔、上通孔,所述的下通孔与上通孔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的左箍体、右箍体设于上凸圈与下凸圈的中间并且与其活动接触,所述的高强度螺栓穿过圆孔与右箍体、基体相连接,所述的下通孔与下螺栓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上通孔与上螺栓孔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螺栓与桩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应力管桩、非预应力桩的形状均为圆柱体结构且两者的高度数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的形状呈圆形结构,所述的左箍体、右箍体的形状均呈半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柱的位置与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的宽度数值等于上凸圈与下凸圈的间距数值。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螺栓孔与下螺栓孔为同心圆且直径数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采用高硬度的304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应力管桩采用优质的钢铁材质,具有硬度大,强度高,承受能力强的性能。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桩的有益效果:该组合桩采用单个卡箍进行两根桩的机械连接,操作简便,减轻了作业员的作业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促进施工进度的实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预应力管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非预应力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卡箍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预应力管桩-1、卡箍-2、非预应力桩-3、高强度螺栓-4、桩体-101、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定位柱-104、基体-301、下凸圈-302、凹槽-303、定位孔-304、下螺栓孔-305、下通孔-201、左箍体-202、上通孔-203、铰链片-204、圆孔-205、右箍体-206、铰链柱-2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桩:其结构包括预应力管桩1、卡箍2、非预应力桩3、高强度螺栓4,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设于非预应力桩3的上面并且两者通过卡箍2、高强度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箍2与高强度螺栓4相配合,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由桩体101、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定位柱104组成,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的底面均匀的设有四个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柱104,所述的定位柱104与桩体101相互垂直,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的外壁底部上设有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所述的上凸圈102设置在上螺栓孔103的上面,所述的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均与桩体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定位柱104与非预应力桩3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凸圈102与卡箍2活动接触,所述的非预应力桩3由基体301、下凸圈302、凹槽303、定位孔304、下螺栓孔305组成,所述的基体301的顶面上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凹槽303、定位孔304,所述的定位孔302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凹槽303内,所述的下凸圈302、下螺栓孔305设于基体301的外壁顶部上,所述的下螺栓孔305位于下凸圈302的上面,所述的桩体101的底部与凹槽303过盈配合,所述的卡箍2与下凸圈302活动接触,所述的卡箍2由下通孔201、左箍体202、上通孔203、铰链片204、圆孔205、右箍体206、铰链柱207组成,所述的左箍体202的右端通过铰链柱207与右箍体206左端铰链连接,所述的左箍体202的左端通过铰链片204与右箍体206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的铰链片204设置在左箍体202的左端上,所述的左箍体202上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下通孔201、上通孔203,所述的下通孔201与上通孔203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的左箍体202、右箍体206设于上凸圈102与下凸圈302的中间并且与其活动接触,所述的高强度螺栓4穿过圆孔205与右箍体206、基体301相连接,所述的下通孔201与下螺栓孔305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上通孔203与上螺栓孔103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螺栓与桩体101连接,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非预应力桩3的形状均为圆柱体结构且两者的高度数值相同,所述的卡箍2的形状呈圆形结构,所述的左箍体202、右箍体206的形状均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的定位柱104的位置与定位孔304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过盈配合,所述的卡箍2的宽度数值等于上凸圈102与下凸圈302的间距数值,所述的上螺栓孔103与下螺栓孔305为同心圆且直径数值相同,所述的卡箍2采用高硬度的304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采用优质的钢铁材质,具有硬度大,强度高,承受能力强的性能。本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组合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组合桩,其结构包括预应力管桩(1)、卡箍(2)、非预应力桩(3)、高强度螺栓(4),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设于非预应力桩(3)的上面并且两者通过卡箍(2)、高强度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箍(2)与高强度螺栓(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由桩体(101)、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定位柱(104)组成,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的底面均匀的设有四个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柱(104),所述的定位柱(104)与桩体(101)相互垂直,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的外壁底部上设有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所述的上凸圈(102)设置在上螺栓孔(103)的上面,所述的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均与桩体(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定位柱(104)与非预应力桩(3)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凸圈(102)与卡箍(2)活动接触;所述的非预应力桩(3)由基体(301)、下凸圈(302)、凹槽(303)、定位孔(304)、下螺栓孔(305)组成,所述的基体(301)的顶面上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凹槽(303)、定位孔(304),所述的定位孔(304)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凹槽(303)内,所述的下凸圈(302)、下螺栓孔(305)设于基体(301)的外壁顶部上,所述的下螺栓孔(305)位于下凸圈(302)的上面,所述的桩体(101)的底部与凹槽(303)过盈配合,所述的卡箍(2)与下凸圈(302)活动接触;所述的卡箍(2)由下通孔(201)、左箍体(202)、上通孔(203)、铰链片(204)、圆孔(205)、右箍体(206)、铰链柱(207)组成,所述的左箍体(202)的右端通过铰链柱(207)与右箍体(206)左端铰链连接,所述的左箍体(202)的左端通过铰链片(204)与右箍体(206)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的铰链片(204)设置在左箍体(202)的左端上,所述的左箍体(202)上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下通孔(201)、上通孔(203),所述的下通孔(201)与上通孔(203)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的左箍体(202)、右箍体(206)设于上凸圈(102)与下凸圈(302)的中间并且与其活动接触,所述的高强度螺栓(4)穿过圆孔(205)与右箍体(206)、基体(301)相连接,所述的下通孔(201)与下螺栓孔(305)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上通孔(203)与上螺栓孔(103)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螺栓与桩体(10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桩,其结构包括预应力管桩(1)、卡箍(2)、非预应力桩(3)、高强度螺栓(4),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设于非预应力桩(3)的上面并且两者通过卡箍(2)、高强度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箍(2)与高强度螺栓(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由桩体(101)、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定位柱(104)组成,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的底面均匀的设有四个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柱(104),所述的定位柱(104)与桩体(101)相互垂直,所述的预应力管桩(1)的外壁底部上设有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所述的上凸圈(102)设置在上螺栓孔(103)的上面,所述的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均与桩体(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定位柱(104)与非预应力桩(3)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凸圈(102)与卡箍(2)活动接触;所述的非预应力桩(3)由基体(301)、下凸圈(302)、凹槽(303)、定位孔(304)、下螺栓孔(305)组成,所述的基体(301)的顶面上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凹槽(303)、定位孔(304),所述的定位孔(304)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凹槽(303)内,所述的下凸圈(302)、下螺栓孔(305)设于基体(301)的外壁顶部上,所述的下螺栓孔(305)位于下凸圈(302)的上面,所述的桩体(101)的底部与凹槽(303)过盈配合,所述的卡箍(2)与下凸圈(302)活动接触;所述的卡箍(2)由下通孔(201)、左箍体(202)、上通孔(203)、铰链片(204)、圆孔(205)、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全贵姜淑花胡焕忠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交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