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司令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7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地下室的四周墙面和地面布置一钢网格层,所述钢网格层的四周高度不低于地下水层的水位线,所述钢网格层通过交替设置的45°正、反向交叉的锚点固定于四周墙面和地面上;(2)在正、反向交叉的锚点之间铺设集水槽管或微孔膜,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直接接触四周墙面和地面;(3)以所述钢网格层为骨架,热敷一层热熔后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固化后形成一高分子防水涂层,并将所述钢网格层、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均包覆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水方法中微孔膜或者集水槽管主要是起到疏水作用,而高分子防水材料起到堵水作用,两者结合从而有堵有疏,将渗水御于可用空间之外。

A waterproof method used in underground facil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空间传统的防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构自防水即依靠防水混凝土本身的抗渗性和密实性来进行防水,比如地下室、地下水泵房、水池、地下通道等。建筑结构既是承重维护结构,又是防水层。所以,进行结构自防水,施工简便、工期短、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工程造价,在工程中被广泛采用。而且结构自防水技术所用的混凝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耐久性好,维修方便,但防水层材料的表观密度大,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易受混凝土或砂浆的干湿变形、温度变形和结构变形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从而导致较高的渗漏率。(2)加防水层即在结构物的外侧增加防水层来防水。常用的防水层有水泥砂浆、卷材、防水涂料、沥青胶结料和金属防水层等,它们可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对象、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其中防水卷材主要有SBS改性沥青卷材、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也成高分子丙纶卷材)、PVC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合金防水卷材、自帖防水卷材等;防水涂料有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JS防水涂料(双组份)、氯丁胶防水涂料等。加防水层技术对防水基面的要求一般比较严格,必须在完全平整、光洁,含水量在9%以下的基面上施工,否则就会出现分层、起鼓、窜水的状况;而且塑性差,难以处理异性多变或狭小的防水部位,容易留下空隙和薄弱点;形成的防水层厚度薄,强度弱,耐久年限短;综合成本高;其中防水卷材和涂料一般还容易燃烧,含有毒挥发气体,会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3)渗排水防水即利用盲沟、渗排水层等措施来排除附近的水源来防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形状复杂、受高温影响、地下水位上层滞水,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建筑。渗排水防水技术改堵为疏,但没有改变原来渗水的事实,只是将原有的渗水集中到了一起抽排到下水道进行处理,挤占用了宝贵的地下空间不说,年长日久可能会造成建筑物沉降的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自防水技术存在易产生裂缝的缺陷,加防水层技术存在对防水基面的要求高、易留下空隙和薄弱点且耐久年限短、综合成本高、易燃、污染大等缺陷,以及渗排水防水技术存在的占用宝贵的地下空间、易造成建筑物沉降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水方法由传统的“被动防水”转变为“主动防水”,从单纯的“堵水”、“疏水”到“有堵有疏”,是一种堵疏有机结合、全新的内衬式快速成型地下空间防水技术,在实现防水诉求、解决地下空间渗漏问题的同时,还保证了地下空间的结构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所述的地下设施包括一地下室,所述地下室设于一地基层内,所述地下室与所述地基层之间还分布有一地下水层,所述的防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所述地下室的四周墙面和地面布置一钢网格层,所述钢网格层的四周高度不低于所述地下水层的水位线,所述钢网格层通过交替设置的45°正、反向交叉的锚点固定于四周墙面和地面上;(2)在正、反向交叉的锚点之间铺设集水槽管或微孔膜,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直接接触四周墙面和地面;(3)以所述钢网格层为骨架,热敷一层热熔后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固化后形成一高分子防水涂层,并将所述钢网格层、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均包覆在内。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新建的地下设施,还可以用于已经产生裂缝的地下实施,已经产生裂缝时,地下室的底面上分布有若干地坪裂缝(地面毛细孔),四周墙壁上分布有若干墙面裂缝(墙面毛细孔)。较佳地,在进行步骤(1)之前,还依次对四周墙面和地面进行清洁和除水操作。清洁的目的是去除原本附着于墙面以及地面的垃圾,以便于高分子防水材料更好地粘接固定。其中,所述的除水较佳地为先排除原有积水,再烘干。较佳地,所述钢网格层包括平行、等距排布的若干根钢管,该些钢管上还垂直设有若干根加强筋,并通过所述加强筋将该些钢管连成一个整体,每一钢管上均交替设有第一斜钉锚点和第二斜钉锚点,以被固定面为基准,所述第一斜钉锚点的设置角度为在被固定面的垂直面上斜向左下45°,所述第二斜钉锚点的设置角度为在被固定面的垂直面上斜向右下45°,该些钢管上的第一斜钉锚点组成一排以垂直面上斜向左下45°的方向钉入被固定面的扣设装置,该些钢管上的第二斜钉锚点组成一排以垂直面上斜向右下45°的方向钉入被固定面的扣设装置。较佳地,所述钢网格层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的铺设方向与所述加强筋的设置方向平行。较佳地,所述集水槽管的两端和侧面分布有用于收集渗漏水的微孔,用于收集以及引导四周墙面或地面的微量渗漏水。较佳地,所述高分子防水涂层为在四周墙面或地面上形成的一厚度均匀的涂层。较佳地,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具有微膨胀性能,其膨胀率为0.02~0.045,从而使高分子防水材料由最初的形态液态,经热熔后向微膨胀固态转化,直至固化成型。较佳地,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其B2级氧指数大于26%。较佳地,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具有抗渗性能,将其制成30天龄期的标准试件,标准试件为1m*1m*1m的箱形体,其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力为10Kpa,相当于在1m水深压力范围内防渗水。较佳地,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的固化时间在5分钟以内。较佳地,所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具有自重轻的性能,其密度为0.02~0.045。本专利技术中,微孔膜或者集水槽管主要是起到了将渗水所产生的过大压力集中并疏散出去的作用,而高分子防水材料则是起到了堵水的作用,两者结合从而有堵有疏,将渗水御于可用空间之外。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方法解决了地下设施长期存在渗漏水的情况。(2)改善了建筑结构由于长期渗水浸泡造成的破坏。(3)杜绝了由于地下设施积水造成的蚊蝇滋生,改善环境卫生。(4)提高了地下设施实用范围以及适用属性。(5)对于传统工艺而言,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且最大程度减少了扰民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防水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钢网格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钢网格层和集水槽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防水结构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的内部结构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地下室:1地基层:2墙面裂缝:301地坪裂缝:302地下水层:4集水槽管:5微孔:6钢网格层:7第一斜钉锚点:701第二斜钉锚点:702钢管:703加强筋:704高分子防水涂层: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方法,对应的防水结构如图1~5所示,地下设施包括一地下室1,所述地下室1设于一地基层2内,所述地下室1与所述地基层2之间还分布有一地下水层4,所述的防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四周墙面和地面进行清洁和除水操作,其中,除水为先排除原有积水,再烘干;(2)在所述地下室1的四周墙面和地面布置一钢网格层7,所述钢网格层7的四周高度不低于所述地下水层4的水位线,所述钢网格层7通过交替设置的45°正、反向交叉的锚点固定于四周墙面和地面上;(3)在正、反向交叉的锚点之间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所述的地下设施包括一地下室,所述地下室设于一地基层内,所述地下室与所述地基层之间还分布有一地下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所述地下室的四周墙面和地面布置一钢网格层,所述钢网格层的四周高度不低于所述地下水层的水位线,所述钢网格层通过交替设置的45°正、反向交叉的锚点固定于四周墙面和地面上;(2)在正、反向交叉的锚点之间铺设集水槽管或微孔膜,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直接接触四周墙面和地面;(3)以所述钢网格层为骨架,热敷一层热熔后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固化后形成一高分子防水涂层,并将所述钢网格层、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均包覆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防水方法,所述的地下设施包括一地下室,所述地下室设于一地基层内,所述地下室与所述地基层之间还分布有一地下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所述地下室的四周墙面和地面布置一钢网格层,所述钢网格层的四周高度不低于所述地下水层的水位线,所述钢网格层通过交替设置的45°正、反向交叉的锚点固定于四周墙面和地面上;(2)在正、反向交叉的锚点之间铺设集水槽管或微孔膜,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直接接触四周墙面和地面;(3)以所述钢网格层为骨架,热敷一层热熔后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固化后形成一高分子防水涂层,并将所述钢网格层、所述集水槽管或所述微孔膜均包覆在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1)之前,还依次对四周墙面和地面进行清洁和除水操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水为先排除原有积水,再烘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格层包括平行、等距排布的若干根钢管,该些钢管上还垂直设有若干根加强筋,并通过所述加强筋将该些钢管连成一个整体,每一钢管上均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司令
申请(专利权)人:张司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