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剑文专利>正文

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40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膜盒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包括上壳与下壳,上壳与下壳通过卡合装置成型设有面膜液存储腔与干面膜存储腔,面膜液存储腔与干面膜存储腔通过按压装置可实现间隔与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将干面膜和面膜液分离储存,避免干面膜发生霉变,有效提高干面膜的储存期,使用时只需按动面膜盒的按压部即可实现上壳内环与下壳内环卡槽的分离,从而实现面膜液流出被干面膜吸收,现开现用,清新清爽,且面膜盒可回收,更环保。

A press type mask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mask box, in particular to a press type mask box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rough a clamping device with liquid storage chamber forming mask and mask dry storage chamber, liquid storage chamber and the mask mask dry storage chamber by pressing device can realize interval and connectivit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such a structure, dry mask and mask liquid separation storage, avoid dry mask mildew,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ry film storage, separation using just press the mask box pressing part can be realized on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inner slot, so as to realize the liquid outflow is dry mask mask in current use, absorption, fresh and refreshing, and the mask box Recyclabl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面膜盒
本技术涉及面膜盒
,特指一种按压式面膜盒。
技术介绍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保养,面膜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面膜盒也成了面膜使用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应的面膜盒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现有面膜大多采用将干面膜浸泡在面膜液里,一张面膜的面膜袋一次性使用,然后将面膜袋丢弃,造成面膜袋的浪费,且不环保,多张面膜的面膜袋在撕开后很难密封,容易产生霉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将干面膜和面膜液间隔储存,避免干面膜发生霉变,有效提高了干面膜的储存期,使用时只需按动面膜盒的按压部即可实现上壳内环与下壳内环卡槽的分离,从而实现面膜液流出被干面膜吸收,现开现用,清新清爽,且面膜盒可回收,更环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包括上壳与下壳,上壳与下壳通过卡合装置成型设有面膜液存储腔与干面膜存储腔,面膜液存储腔与干面膜存储腔通过按压装置可实现间隔与连通。进一步而言,所述卡合装置包括设于上壳上的上壳内环与上壳外环以及设于下壳上的下壳内环卡槽与下壳外环卡槽,上壳内环与下壳内环卡槽卡合连接所述上壳外环与下壳外环卡槽卡合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上壳外环端部设有凸缘,下壳外环卡槽内设有倒钩,凸缘可通过倒钩卡紧于下壳外环卡槽内。进一步而言,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于下壳上的按压部与弹力片,按压部与弹力片控制上壳内环与下壳内环卡槽的开闭。进一步而言,所述上壳与下壳的一侧分别设有上壳拨耳与下壳拨耳,上壳与下壳的另一侧通过连接蝴蝶扣铰接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干面膜存储腔内对应设置有干面膜,并通过不干胶封口,不干胶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齿轮状压痕。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将干面膜和面膜液间隔储存,避免干面膜发生霉变,有效提高了干面膜的储存期,使用时只需按动面膜盒的按压部即可实现上壳内环与下壳内环卡槽的分离,从而实现面膜液流出被干面膜吸收,现开现用,清新清爽,且面膜盒可回收,更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壳与下壳张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壳与下壳闭合示意图;图3是图2是A-A位置剖视图;图4是图3爆炸图;图5是工作状态图。1.上壳;10.上壳拨耳;11.上壳内环;12.上壳外环;13.凸缘;2.下壳;20.下壳拨耳;21.按压部;22.下壳内环卡槽;23.下壳外环卡槽;24.弹力片;25.倒钩;3.连接蝴蝶扣;4.面膜液存储腔;40.干面膜存储腔;5.干面膜;6.不干胶;60.圆形齿轮状压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包括上壳1与下壳2,上壳1与下壳2通过卡合装置成型设有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通过按压装置可实现间隔与连通。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基本结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其工作原理:将干面膜5和面膜液间隔储存在干面膜存储腔40与面膜液存储腔4内,在不使用情况下,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通过卡合装置间隔设置,可以提高干面膜5的储存期,在使用时只需按动面膜盒的按压装置,这时卡合装置的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分离,实现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连通,从而实现面膜液流出被干面膜存储腔40内的干面膜吸收,现开现用,清新清爽,且面膜盒可回收,使用更环保。优选的,本技术整体采用透明PP材料制成,可透视面膜盒内部整体结构,其外形更美观。更具体而言,所述卡合装置包括设于上壳1上的上壳内环11与上壳外环12以及设于下壳2上的下壳内环卡槽22与下壳外环卡槽23,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22卡合连接所述上壳外环12与下壳外环卡槽23卡合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上壳内环11与上壳外环12分别卡合于下壳内环卡槽22与下壳外环卡槽23内从而构成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两个腔体。更具体而言,所述上壳外环12端部设有凸缘13,下壳外环卡槽23内设有倒钩25,凸缘13可通过倒钩25卡紧于下壳外环卡槽23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实现上壳1与下壳2的外圆卡紧密封连接,防止面膜液流出。更具体而言,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于下壳2上的按压部21与弹力片24,按压部21与弹力片24控制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22的开闭。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间隔状态时,如图3所示,上壳内环11与上壳外环12分别对应设于内环卡槽22与下壳外环卡槽23内,此时弹力片24为倾斜状态,当按下按压部21时,由于上壳外环12上的凸缘13通过下壳外环卡槽23内的倒钩25固定卡紧,按压部21在受力的情况下带动弹力片24处于平面状态,这时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22分离,如图5所示,这时干面膜存储腔40与面膜液存储腔4处于连通状态,面膜液存储腔4内的面膜液流出从而实现被干面膜5吸收的作用,其按压装置设计巧妙。更具体而言,所述上壳1与下壳2的一侧分别设有上壳拨耳10与下壳拨耳20,上壳1与下壳2的另一侧通过连接蝴蝶扣3铰接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上壳拨耳10与下壳拨耳20便于将卡紧连接的上壳1与下壳2受力分开。更具体而言,所述干面膜存储腔40内对应设置有干面膜5,并通过不干胶6封口,不干胶6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齿轮状压痕6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不干胶6将干面膜5密封至干面膜存储腔40内,防止干面膜5脱出,使用时,按压不干胶6的中心位置,通过圆形齿轮状压痕60便于不干胶6的撕裂,从而再通过干面膜存储腔40按动按压部21,实现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的连通,从而实现面膜液流出被干面膜存储腔40内的干面膜吸收,现开现用。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按压式面膜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包括上壳(1)与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与下壳(2)通过卡合装置成型设有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所述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通过按压装置可实现间隔与连通,所述卡合装置包括设于上壳(1)上的上壳内环(11)与上壳外环(12)以及设于下壳(2)上的下壳内环卡槽(22)与下壳外环卡槽(23),所述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22)卡合连接,所述上壳外环(12)与下壳外环卡槽(23)卡合连接,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于下壳(2)上的按压部(21)与弹力片(24),所述按压部(21)与弹力片(24)控制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22)的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面膜盒,包括上壳(1)与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与下壳(2)通过卡合装置成型设有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所述面膜液存储腔(4)与干面膜存储腔(40)通过按压装置可实现间隔与连通,所述卡合装置包括设于上壳(1)上的上壳内环(11)与上壳外环(12)以及设于下壳(2)上的下壳内环卡槽(22)与下壳外环卡槽(23),所述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槽(22)卡合连接,所述上壳外环(12)与下壳外环卡槽(23)卡合连接,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于下壳(2)上的按压部(21)与弹力片(24),所述按压部(21)与弹力片(24)控制上壳内环(11)与下壳内环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剑文
申请(专利权)人:郭剑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