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23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包括矩形的底座和位于底座四个边角处的立柱,所述立柱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方管,所述立柱上端外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扩口套,所述立柱的下端低于底座的位置延伸设置有与立柱上端内孔形状相匹配的插管,扩口套包括上端尺寸渐变的棱锥筒和下端与立柱套装的棱柱筒,所述棱锥筒的最小内径与立柱的内径相同,所述立柱中间断开,所述立柱的上下两段通过内套管连接,所述内套管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多组相对的套管连接孔,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多组与套管连接孔配合的立柱连接孔。可将运输小车的高度降低,进行多层叠放,能单次运输更多的型材,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A type of stacked transport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terial transport vehicle can be stacked, including vertical rectangular base and is located o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column is a hollow tube with an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the upper end of the upright post is sleeved on the external opening toward the flaring sleeve, the lower end of the column below the base position of extension set the intubation shap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upright post hole matching, prismatic barrel flaring sleeve include upper and lower size gradient pyramid cylinder and column set, minimum diameter and column the pyramid cylinder diameter equal to the inner diameter, the middle column is disconnected, the column on the two section of an inner sleeve connection.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inner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relative groups relative to the casing connecting hole, the upright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multi group connected with casing hole with the connecting hole. It can reduce the height of the transport trolley and carry out multi layer stacking, which can transport more profiles in a single tim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小型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
技术介绍
型材是指按照一定标准,采用人造材料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制造的材料。在型材生产时,为方便运输和使用,通常将型材加工生产成标准的长度,在型材运输时,大型运输车无法进入生产车间,只能通过运输小车搬运到室外,但是使用现有的运输小车一次次搬运效率比较低下,一次只能运输一车的型材,单次运输的型材比较少,耗费的人力比较多,运输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可将运输小车的高度降低,进行多层叠放,能单次运输更多的型材,提高了运输的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四个边角处的立柱,所述立柱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方管,所述立柱上端外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扩口套,所述立柱的下端低于底座的位置延伸设置有与立柱上端内孔形状相匹配的插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型材运输车单车运输量较少,所以在运输车的立柱上端设置扩口套,立柱下端设置插管,可将一个运输车的插管很方便地通过扩口套插入到另一个运输车的立柱上端口,利用插管与立柱进行限位连接,将两个或者多个运输车进行上下逐层叠放,在多层运输车上放置型材,提高单次的型材运输量,提高运输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扩口套包括上端尺寸渐变的棱锥筒和下端与立柱套装的棱柱筒,所述棱锥筒的最小内径与立柱的内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口套上端是逐渐开口变大的棱锥筒,可将插管移动到棱锥筒内,方便插管通过棱锥筒与立柱上端口进行对位,插管对好位置之后恰好能落入到立柱开口内,使用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中间断开,所述立柱的上下两段通过内套管连接,所述内套管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多组相对的套管连接孔,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多组与套管连接孔配合的立柱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的高度可调节,使型材运输车的高度可调节,通过降低立柱的高度,可叠放更多层的运输车,进一步提高单次运输型材的运输量。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沿长度方向的长边框和沿宽度方向的短边框,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端部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立柱与长边框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立柱插槽,所述立柱插槽插设有长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之间通过立柱插槽固定长边板,防止型材从运输车上滑落,同时长边板安装比较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与短边框相对的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沿立柱长度方向的连接筋板,所述连接筋板上固定有短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车前后两端通过连接筋板固定短边板,防止型材在运输车前后端滑落,同时短边板通过连接筋板与立柱固定,安装牢固,使短边板能经受住型材两端的撞击。作为优选,所述长边板和短边板为木制的复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边板和短边板使用木制的复合板,可以减轻运输车的重量,方便人为地搬运运输车进行层层叠放,同时降低了运输车的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下端面固定有车轮,所述插管的下端面高于车轮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管高于车轮,不会影响车轮的转动和运输车的运动,使运输车在运输型材时工作顺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将型材运输车上下叠放,提高了单次的运输量。在运输车的立柱上下端设置扩口套和插管,方便上下运输车进行导向定位,能快速将上下的运输车进行对位连接。在运输车的四周设置边板,防止运输时型材会从运输车内滑落。附图说明图1是运输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方便观察,省略一个长边板和一个短边板;图2是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扩口套与立柱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车轮与底座之间的减震结构示意图;图5是两辆运输车叠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长边框;12、短边框;2、立柱;201、上柱体;202、下柱体;21、扩口套;211、棱锥筒;212、棱柱筒;22、插管;221、橡胶减震套;23、内套管;231、套管连接孔;24、立柱连接孔;25、立柱插槽;26、连接筋板;31、长边板;32、短边板;4、车轮;41、车轮架;5、车轮安装座;51、连接杆;52、减震弹簧;53、弹性金属片;54横板;55、导向件;56、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如附图1所示,包括由多根横竖相连接的管体拼接成的底座1,底座1上铺设有底座板,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边框11,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短边框12,长边框11与短边框12互相垂直,在长边框11与短边框12的端部相交的位置固定有与底座1垂直的立柱2,四根立柱2设置在底座1的四角位置。两个长边框11的两端下侧安装有车轮4。具体实施时,立柱2为分成三节的空心方管,包括上柱体201、下柱体202和内套管23,内套管23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上柱体201和下柱体202内,将上柱体201和下柱体202连接在一起组成立柱2。结合图1和2,立柱2与长边框11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贯穿立柱2的立柱插槽25,长方形的长边板31两端插在立柱插槽25内,长边板31的下边抵在长边框11上。上柱体201和下柱体202与立柱插槽25相同的侧面上均焊接有连接筋板26,连接筋板26沿短边框1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短边板32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在连接筋板26上。其中长边板31和短边板32的高度相同,使小车车体形成四周密闭的载物车厢。如图2所示,上柱体201的下端和下柱体202的上端均设置有上下排列的立柱连接孔24,立柱连接孔24位于立柱2与短边框12长度方向相同的两个侧面上,内套管23上与立柱连接孔24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长椭圆形的套管连接孔231,四根螺栓穿过立柱连接孔24和套管连接孔231将上柱体201、下柱体202和内套管23连接在一起。上柱体201的上端套装有开口大于立柱2端部开口的扩口套21,下柱体202的下端焊接固定有插管22,插管22的外壁与上柱体201端部的内壁相匹配,并且插管22可以通过扩口套21插入到上柱体201的上端,插管22上套装有方筒形的橡胶减震套221。见附图3,扩口套21套在立柱2的上端口处,扩口套21包含两部分,一是向上逐渐开口变大的棱锥筒211,一是与棱锥筒211最小端口等长宽的棱柱筒212,棱柱筒212内壁上设有阶梯台,扩口套21套在立柱2上之后,棱锥筒211最小端口处的内壁会与立柱2的内壁齐平。如附图4所示,车轮4和车轮架41共同组成万向轮,车轮架41转动安装在车轮安装座5的下表面,车轮安装座5是长方形的板体,车轮安装座5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6转动连接在长边框11的下侧面上,车轮安装座5会绕铰接轴56转动,车轮安装座5的另一端上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长边框11的下侧面上,为增强车轮的减震能力,连接杆51使用的是气动弹簧,当车轮安装座5会绕铰接轴56转动时,连接杆51也会绕与长边框11铰接的位置转动并收缩。为了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连接杆51上套装有减震弹簧52,减震弹簧52的两端抵触在弹性金属片53上,弹性金属片53为U形的弹性金属,两个弹性金属片53的开口方向相反,具体实施时弹性金属片53的两侧板向两侧延伸设置有横板54,两个弹性金属片53的横板54分别抵触在长边框11的下侧面和车轮安装座5的上侧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包括至少两个小车,所述小车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四个边角处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方管,所述立柱(2)上端外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扩口套(21),所述立柱(2)的下端低于底座(1)的位置延伸设置有与立柱(2)上端内孔形状相匹配的插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包括至少两个小车,所述小车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四个边角处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方管,所述立柱(2)上端外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扩口套(21),所述立柱(2)的下端低于底座(1)的位置延伸设置有与立柱(2)上端内孔形状相匹配的插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套(21)包括上端尺寸渐变的棱锥筒(211)和下端与立柱(2)套装的棱柱筒(212),所述棱锥筒(211)的最小内径与立柱(2)的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叠放的型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中间断开,所述立柱(2)的上下两段通过内套管(23)连接,所述内套管(23)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多组相对的套管连接孔(231),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多组与套管连接孔(231)配合的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联艾博国际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