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352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包括游览车底盘、行走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座舱、座椅系统、座椅翻转驱动机构;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行走夹持架构、回转支承、回转小齿轮、翻转小齿轮、大齿轮机构;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行走夹持机构使乘骑行走,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回转小齿轮带动回转支承旋转,从而使座舱旋转;座舱翻转驱动电机驱动翻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机构将座舱进行翻转,座椅底部的翻转机构也将座椅翻转;使各个运动进行组合,使座舱和座椅系统同步协调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乘骑系统,通过机构运动将单一化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多机构联动运动,摒弃传统游乐设备样式构造,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

Overturning multi degree of freedom ri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rning type multi DOF ride system, including touring car chassis, driving motor, rotary drive motor, drive motor, cockpit and cabin overturning seat system, seat turning drive mechanism; touring car chassis includes sunken chassis structure, walking clamping structure, slewing bearing, slewing small turning gear and small gear and big gear mechanism; drive motor driving clamping mechanism enables riding walking, rotating drive motor driven rotary gear drives the small rotary bearing rotation, thus rotating cockpit cockpit; turning drive motor drive turning pinion drives a big gear mechanism to the cockpit to flip, flip the seat bottom mechanism seat flip; make each movement of the combination, the cabin seat system and synchronous movement. The riding system proposed by the invention transforms the single rotation motion into multi linkage linkage movement through mechanism movement, abandons the traditional amusement equipment style structure, and brings richer tourist experience to touri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游乐设备
,涉及一种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游乐设备乘骑设计比较单一化,一般都是行走加座舱旋转运动,带给游客的体验比较单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娱乐话的需求。此外,随着室内游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设备的功能性越来越多样化。现在游乐设备基本上采用平直的底盘结构或底盘结构很高,使得座舱位置很高,对设备的布局及运动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乘骑装置,以便克服现有乘骑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可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所述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包括:游览车底盘、行走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座舱、座椅系统、座椅翻转驱动电机;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包括驱动夹持机构、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从动夹持行走机构、承载万向轮、旋转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所述下沉式底盘结构作为整个底盘结构的基础;驱动夹持机构为游览车与轨道夹紧导向机构,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与夹持机构连接,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从动夹持行走机构对游览车具有支撑作用;所述回转支承为座舱提供旋转运动及支撑,旋转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相配合连接,旋转电机为回转支撑提供动力;所述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夹持机构使乘骑行走,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回转小齿轮带动回转支承旋转,从而使座舱旋转;座舱翻转驱动电机驱动翻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机构将座舱进行翻转,同样座椅底部的翻转机构也将座椅翻转;使各个运动进行组合,使座舱和座椅系统同步协调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走驱动机构为驱动车体行走的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为驱动车舱旋转的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齿轮机构含限位结构及行程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走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座椅翻转驱动电机分别与伺服减速机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行走夹持机构、行走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从动夹持行走机构、承载万向轮、旋转伺服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所述下沉式底盘结构作为整个底盘结构的基础;行走夹持机构为游览车与轨道夹紧导向机构连接,行走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与夹持机构连接,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轨道夹紧导向机构包含电机、减速机、悬挂安装板、海豚板、左右海豚板、扭转筒、橡胶夹持轮组;所述从动夹持行走机构包括悬挂安装板、海豚座、左右海豚板、橡胶夹持轮组,从动夹持行走机构为从动加紧及导向机构,对游览车具有支撑作用;所述回转支承为座舱提供旋转运动及支撑,旋转伺服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依次连接,旋转伺服电机为回转支承提供动力;回转支承的外部设有旋转大齿轮,旋转大齿轮与旋转驱动小齿轮相啮合;回转支承为转盘轴承结构,能作回转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通过机构运动将单一化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多机构联动运动,不但摒弃传统的游乐设备样式构造,可以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沉式游览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下沉式底盘结构;2、旋转驱动电机(含伺服减速机);3、驱动小齿轮;4、回转支承;5、承载万向轮;6、行走夹持架构;7、驱动小齿轮;8、座椅系统;9、大齿轮机构;10、车舱本体;11、翻转伺服电机(含减速机);12、翻转大齿轮机构;13、座椅翻转电机(减速机);14、座椅翻转小齿轮。301、下沉式底盘结构302、旋转驱动小齿轮303、回转行星减速器304、旋转伺服电机305、防撞杠306、承载万向轮307、行走夹持机构308、行走行星减速器309、行走驱动电机310、回转支撑311、从动行走夹持机构312、万向轮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所述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包括:游览车底盘、行走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含减速机)、座舱10、座椅系统8、座椅翻转驱动机构13。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1、行走夹持架构6、回转支承4、回转小齿轮3、翻转小齿轮7、大齿轮机构9。所述行走驱动电机(含伺服减速机)驱动行走夹持机构6使乘骑行走,旋转驱动电机(含伺服减速机)驱动回转小齿轮3带动回转支承4旋转,从而使座舱10旋转;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含伺服减速机)驱动翻转小齿轮7,带动大齿轮机构9(含限位结构及行程开关)将座舱10进行翻转,同样座椅底部的翻转机构12也将座椅翻转;使各个运动进行组合,使座舱10和座椅系统8同步协调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为同一驱动机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如图1、图2所示:伺服电机与减速机2相连,驱动夹持机构6,从而使乘骑行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2相连,驱动小齿轮3,将回转支承4运动,从而将车舱10旋转;伺服电机与减速机11相连,驱动小齿轮7,带动翻转大齿轮机构12(含限位结构及行程开关),将座舱进行翻转,最大可翻转90°;座椅底部的电机及减速机13带动小齿轮14也能通过座椅大齿轮机构9(含限位结构及行程开关)将座椅翻转;这样就可以使座舱和座椅同步协调相对运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行走夹持机构、行走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从动夹持行走机构、承载万向轮、旋转伺服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等。所述下沉式底盘结构作为整个底盘结构的基础;行走夹持机构为游览车与轨道夹紧导向机构连接,行走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与夹持机构连接,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轨道夹紧导向机构包含电机、减速机、悬挂安装板、海豚板、左右海豚板、扭转筒、橡胶夹持轮组。所述从动夹持行走机构包括悬挂安装板、海豚座、左右海豚板、橡胶夹持轮组,从动夹持行走机构为从动加紧及导向机构,对游览车具有支撑作用。所述回转支承为座舱提供旋转运动及支撑,旋转伺服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依次连接,旋转伺服电机为回转支承提供动力;回转支承的外部设有旋转大齿轮,旋转大齿轮与旋转驱动小齿轮相啮合;回转支承为转盘轴承结构,能作回转运动。如图3所示,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301、行走驱动夹持机构307、行走驱动电机309、行走行星减速器308、从动夹持行走机构311、承载万向轮306、旋转伺服电机304、回转行星减速器303、旋转驱动小齿轮302、回转支承310。所述下沉式底盘结构301作为整个底盘结构的基础;行走驱动夹持机构307(主要由含电机、减速机、悬挂安装板、海豚座、左右海豚板、扭转筒、橡胶夹持轮组等组成)为游览车与轨道夹紧导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包括:游览车底盘、行走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座舱、座椅系统、座椅翻转驱动电机;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包括驱动夹持机构、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从动夹持行走机构、承载万向轮、旋转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所述下沉式底盘结构作为整个底盘结构的基础;驱动夹持机构为游览车与轨道夹紧导向机构,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与夹持机构连接,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从动夹持行走机构对游览车具有支撑作用;所述回转支承为座舱提供旋转运动及支撑,旋转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相配合连接,旋转电机为回转支撑提供动力;所述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夹持机构使乘骑行走,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回转小齿轮带动回转支承旋转,从而使座舱旋转;座舱翻转驱动电机驱动翻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机构将座舱进行翻转,同样座椅底部的翻转机构也将座椅翻转;使各个运动进行组合,使座舱和座椅系统同步协调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包括:游览车底盘、行走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座舱翻转驱动电机、座舱、座椅系统、座椅翻转驱动电机;所述游览车底盘包括下沉式底盘结构包括驱动夹持机构、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从动夹持行走机构、承载万向轮、旋转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所述下沉式底盘结构作为整个底盘结构的基础;驱动夹持机构为游览车与轨道夹紧导向机构,驱动电机、行走行星减速器与夹持机构连接,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从动夹持行走机构对游览车具有支撑作用;所述回转支承为座舱提供旋转运动及支撑,旋转电机、回转行星减速器、旋转驱动小齿轮、回转支承相配合连接,旋转电机为回转支撑提供动力;所述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夹持机构使乘骑行走,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回转小齿轮带动回转支承旋转,从而使座舱旋转;座舱翻转驱动电机驱动翻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机构将座舱进行翻转,同样座椅底部的翻转机构也将座椅翻转;使各个运动进行组合,使座舱和座椅系统同步协调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式多自由度乘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为驱动车体行走的机构,旋转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包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