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子川专利>正文

康复健身拉力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41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包括弹力带和分别设置在弹力带两端的拉环,所述拉环包括握持部与连接部,所述握持部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使得锻炼限位凸起能与手掌端的虎口处相卡合,手握舒适度高,并能有效矫正使用方式,弹力带呈扁平长带状,可扭转折叠,使用更加灵活且易于收纳,同时弹力带与拉环为一体成型的硅胶构成,弹性好、受力稳定。

Rehabilitative Stretch Bel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tness belt tension, including elastic belt and bel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elastic ring, the ring comprises a holding part and a connecting part, wherein both ends of the holding par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 bulge, makes exercise limiting bulge with palm side of the tiger mouth clip, hand high degree of comfort, and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use, elastic belt is a flat long strip, twist and fold, the use of more flexible and easy to receive, at the same time, silicone elastic belt and the pull ring is an integrated form, good elasticity, stable s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康复健身拉力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
技术介绍
传统拉力器大多采用金属弹簧和塑料把手构成,结构复杂,不易携带,且弹簧拉力器在使用时易夹伤身体,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硅胶拉力器虽然弹性好、使用安全性高,但手握部设计不合理,手掌和拉力器不能达到更佳的握持状态,不易抓握,使用时费力、舒适性差,易造成肌肉拉伤,长期使用不能达到锻炼、健身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好、安全可靠、舒适度高及易收纳携带的康复健身拉力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包括弹力带和分别设置在弹力带两端的拉环,所述拉环包括握持部与连接部,所述握持部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进一步设定,所述连接部上、下两端与握持部连接形成握力康复环。进一步设定,所述弹力带呈扁平长带状。进一步设定,所述弹力带与拉环为一体成型的硅胶构成。另一步设定,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呈喇叭状延伸并与拉环之间一体成型。进一步设定,所述限位凸起为牛角状凸起、飞翅状凸起、鹿角状凸起或半圆状凸起。进一步设定,所述握持部中心呈凸起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弹力带呈扁平长带状,可扭转折叠,使用更加灵活且易于收纳,同时弹力带与拉环为一体成型的硅胶构成,弹性好、柔韧性强且受力均匀稳定,使用时握持部两端的限位凸起与手掌的虎口处相卡合,手握舒适度高,并能有效矫正使用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弹力带1,拉环2,连接部21,握持部22,限位凸起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所示,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包括弹力带1和分别设置在弹力带1两端的拉环2,所述拉环2包括握持部22与连接部21,所述握持部22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3,使得锻炼限位凸起3能与手掌端的虎口处相卡合,手握舒适度高,并能有效矫正使用方式,结构简单、弹性好、易携带。所述连接部21上、下两端均为握力康复环,握力康复环弹性好、硬度较高,在拉力锻炼前后,可手捏上下两端的连接部21以锻炼手掌握力,使用过程中两端卡通造型面部随着握力康复环变形而变换形状。拉力器和握力器双用,适合女性健身及受伤患者康复锻炼。所述弹力带1呈扁平长带状,可扭转折叠,易于收纳和携带,使用时能进行扭转拉力锻炼,更加灵活,提升趣味性,减轻健身时的疲劳感。所述弹力带1与拉环2为一体成型的硅胶构成,使用时整体受力稳定,使用不易受伤。所述弹力带1的两端呈喇叭状延伸并与拉环2之间一体成型,弹力带1两端呈喇叭状使得使用时两端的受力加强,且拉力带整体能在弹力带1中间产生一段拉伸,连接部21两端产生二段拉伸,拉环2处产生三段拉伸,进而变形均匀,使受力稳定。实施例二由图2所示,所述限位凸起3为鹿角状凸起,独特的形状构造使得锻炼时,一端能与手掌的虎口处相卡合,另一端与大拇指指根扣合,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受力更直接,提升手部的舒适度和摩擦性能。实施例三由图3所示,所述限位凸起3为飞翅状凸起,独特的形状构造使得锻炼时,一端能与手掌的虎口处相卡合,另一端与大拇指指根扣合,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受力更直接,提升手部的舒适度和摩擦性能。实施例三由图4所示,所述限位凸起3为半圆状凸起,独特的形状构造使得锻炼时,一端能与手掌的虎口处相卡合,另一端与大拇指指根扣合,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受力更直接,提升手部的舒适度和摩擦性能。其他结构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文不再赘述。所述握持部22中心呈凸起状,增加四指的接触面积,避免脱手,同时起到按摩的作用,缓解因长时间用力产生的手指疲劳。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康复健身拉力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带和分别设置在弹力带两端的拉环,所述拉环包括握持部与连接部,所述握持部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健身拉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带和分别设置在弹力带两端的拉环,所述拉环包括握持部与连接部,所述握持部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健身拉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下两端与握持部连接形成握力康复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健身拉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呈扁平长带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健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川
申请(专利权)人:陈子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