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提拉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37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提拉面膜,涉及面膜技术领域,包括面膜本体,面膜本体依次包括上庭部、中庭部和下庭部,中庭部和下庭部连接处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下庭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上庭部两端对应贴合的提拉部。面膜本体覆盖在脸上后,上庭部和中庭部与皮肤表面贴合,将下庭部和提拉部顺着皮肤向头顶处推动,使得提拉部的自由端与上庭部的两端贴合形成固定。整个面膜覆盖脸部,无需挂耳,操作简单,提拉部可以带动下庭部同时起到提拉紧致皮肤的作用,使得穿戴者达到瘦脸的效果,塑造“V”字形脸庞,同时面膜的提拉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穿戴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强。

A 3D pulling mas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lifting mask,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acial mask, facial mask body, the facial mask body includes upper part and a lower court, court of the atrium, the atrium and end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court under the Ministr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groove. Two ends of the lower court department are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the drawing part of the court. The mask body is covered on the face, the upper court part and the atrium part are attached to the skin surface, and the lower part and the pulling part push along the skin to the top of the head, so that the free ends of the pulling part are joined to the ends of the upper court part to form a fixation. The mask covers the face, without hanging ears, simple operation, can be driven by the court of lifting and play firming skin effect, make the wearer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thin face, shape of \V\ shaped face, and mask pulling position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of the wearer, stronger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提拉面膜
本技术涉及面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D提拉面膜。
技术介绍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皮肤的水分储藏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均下降,因而人们均会采用外部保护措施起到保养皮肤作用,其中,面膜就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方式。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121448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提拉面膜,包括:用于脸颊部和下颌部,下颌部与脸颊部的下边缘中央预设长度连结一体;脸颊部开设有口部通孔,以及对称开设在脸颊部两侧的第一挂耳开口;下颌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挂耳口。上述专利中贴面膜时,需要将面膜的两端挂在耳朵上,单只耳朵上分别挂有第一挂耳开口和第二挂耳口,耳朵受到软性面膜的刺激和其重量使得耳朵会十分不适,而且软性材质的面膜导致难以细节操作面膜,导致挂耳十分困难,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面膜挂耳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需挂耳即可提拉皮肤且穿戴方便操作简单的3D提拉面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3D提拉面膜,包括面膜本体,所述面膜本体依次包括上庭部、中庭部和下庭部,所述中庭部和所述下庭部连接处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下庭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上庭部两端对应贴合的提拉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面膜本体覆盖在脸上后,上庭部和中庭部与皮肤表面贴合,将下庭部和提拉部顺着皮肤向头顶处推动,使得提拉部的自由端与上庭部的两端贴合形成固定。整个面膜覆盖脸部,无需挂耳,操作简单,提拉部可以带动下庭部同时起到提拉紧致皮肤的作用,使得穿戴者达到瘦脸的效果,塑造“V”字形脸庞,面膜的提拉位置和角度均可以根据不同穿戴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强。进一步的,所述面膜本体包括渗透层和保水层,所述提拉部远离所述下庭部一端的渗透层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庭部的保水层固定的扣接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面膜本体的渗透层为与脸部贴合的内层,保水层为防止水分挥发的外层,面膜本体内外有别,作用不同。扣接层方便提拉部的固定,同时避免提拉部的掉落。进一步的,所述上庭部远离所述中庭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区分所述渗透层和所述保水层内外朝向的标志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标志角在上庭部的一端且不处于对称线上,方便穿戴者辨认面膜的正反面。进一步的,所述上庭部远离所述中庭部一侧的渗透层上环形设置有贴合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贴合层与穿戴者发际线位置的皮肤紧密贴合,防止面膜本体的脱落。进一步的,所述面膜本体还包括辅助部,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槽的槽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槽的存在,穿戴者的颧骨可能得不到覆盖,通过辅助部起到再次覆盖颧骨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面膜本体上还开设有眼部孔、鼻部孔和嘴部孔,所述鼻部孔处设置有遮鼻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面膜本体敷上后,穿戴者的眼睛和嘴巴可以露出,而鼻上的皮肤由遮鼻部遮盖。进一步的,所述眼部孔和所述嘴部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豁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豁口方便穿戴者说话和眼睛睁眼,而面膜的形状不会改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提拉部可以拉紧下庭部,并和下庭部同时起到提拉紧致皮肤的作用,使得脸颊两侧的皮肤更加紧致,整个面膜无需通过挂耳来实现固定,穿戴更加舒适,穿戴者可达到瘦脸的效果,塑造“V”字形脸庞,面膜的提拉位置和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穿戴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调节快捷方便,适应于不同脸型的穿戴者。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3D提拉面膜的外层(保水层)示意图;图2是一种3D提拉面膜的内层(渗透层)示意图;图3是一种3D提拉面膜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面膜本体;2、上庭部;3、中庭部;4、下庭部;5、调节槽;6、提拉部;7、渗透层;8、保水层;9、扣接层;10、标志角;11、贴合层;12、辅助部;13、眼部孔;14、鼻部孔;15、嘴部孔;16、遮鼻部;17、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3D提拉面膜,如图1所示,包括面膜本体1,面膜本体1呈椭圆形,如图3所示,面膜本体1包括渗透层7和保水层8。面膜本体1的渗透层7为与脸部贴合的内层,保水层8为防止水分挥发的外层,面膜本体1内外有别,作用不同,保水层8防止面膜水分挥发,渗水层7帮助皮肤吸收面膜水分。如图1所示,面膜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庭部2、中庭部3和下庭部4,上庭部2、中庭部3和下庭部4之间无缝连接。中庭部3和下庭部4连接处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调节槽5,下庭部4的两端均一体固定有提拉部6。整个面膜无需挂耳即可覆盖脸部,操作简单,提拉部6可以带动下庭部4外缘一圈提拉下颌和脸颊的皮肤,使得面膜起到提拉紧致皮肤的作用。由于调节槽5的存在,特别穿戴者的颧骨可能得不到覆盖,因而面膜本体1还包括辅助部12,辅助部12固定在调节槽5的槽底。通过辅助部12起到辅助覆盖颧骨的作用。提拉部6远离下庭部4一端的渗透层7处固定有用于与上庭部2的保水层8固定的扣接层9,扣接层9表面有多个微小倒钩。通过扣接层9方便提拉部6的固定,同时避免提拉部6的掉落。上庭部2远离中庭部3的一端固定有标志角10,标志角10不处于面膜本体1的对称线上。当穿戴者敷上面膜时,通过标志角10的左右位置方便穿戴者辨认面膜的正反面。穿戴面膜本体1后,标志角10位于穿戴者的右手侧,此时渗透层7朝向脸部,标志角10也方便穿戴者卸下面膜本体1。如图2所示,上庭部2远离中庭部3一侧的渗透层7上环形固定有贴合层11,贴合层11带有一定的粘性。贴合层11与穿戴者发际线位置的皮肤紧密贴合,防止面膜本体1穿戴后的脱落。如图1和图2所示,面膜本体1上还开设有用于露出双眼的眼部孔13、露出鼻部的鼻部孔14和露出嘴巴的嘴部孔15,鼻部孔14处固定有遮鼻部16,遮鼻部16与鼻部孔14靠近眼部孔13一端的侧壁固定。当面膜本体1敷上后,穿戴者的眼睛和嘴巴可以露出,而鼻上的皮肤由遮鼻部16遮盖。眼部孔13和嘴部孔15均呈椭圆孔,眼部孔13和嘴部孔15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豁口17。通过豁口17方便穿戴者嘴巴说话和眼睛睁眼,而面膜的形状不会改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穿戴者穿戴面膜时,先将上庭部2和中庭部3与脸部表面贴合,再将面膜本体1完全覆盖在脸上,下庭部4覆盖嘴巴周侧以及下颌处。穿戴者将下庭部4和提拉部6顺着皮肤向头顶处推动,并提拉下庭部4的提拉部6的自由端与上庭部2的两端贴合形成固定,辅助部12遮盖露出的颧骨。提拉部6可以拉紧下庭部4,并和下庭部4同时起到提拉紧致皮肤的作用,使得脸颊两侧的皮肤更加紧致,整个面膜无需通过挂耳来实现固定,穿戴更加舒适,调节快捷方便,使得穿戴者达到瘦脸的效果,塑造“V”字形脸庞,且面膜的提拉位置和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穿戴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适应于不同脸型的穿戴者,适用性更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3D提拉面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提拉面膜,包括面膜本体(1),所述面膜本体(1)依次包括上庭部(2)、中庭部(3)和下庭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庭部(3)和所述下庭部(4)连接处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5),所述下庭部(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上庭部(2)两端对应贴合的提拉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提拉面膜,包括面膜本体(1),所述面膜本体(1)依次包括上庭部(2)、中庭部(3)和下庭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庭部(3)和所述下庭部(4)连接处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5),所述下庭部(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上庭部(2)两端对应贴合的提拉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提拉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包括渗透层(7)和保水层(8),所述提拉部(6)远离所述下庭部(4)一端的渗透层(7)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庭部(2)的保水层(8)固定的扣接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提拉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庭部(2)远离所述中庭部(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区分所述渗透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张燕张凤龙喜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煓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