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祝萍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37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磁传动装置、前握杆、固定套、弹力装置、后握杆、顶杆、中心定位销、枪管,所述前握杆与后握杆通过中心定位销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中心定位销侧面与前握杆、后握杆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右上角与前握杆底端连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握杆右侧设有顶杆,所述固定套右侧与后握杆左侧之间装有弹力装置,所述枪管右端固定于前握杆顶部左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增加了电磁传动装置,能够进行电磁控制,使用起来比较省力,能够快速将卡在喉间的异物快速取出,提高使用的价值。

A clinical surgical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surgical department of ENT clinical,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n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device, the holding rod, a fixing sleeve, elastic device, a holding rod, a push rod, a positioning pin and a center barrel, wherein the front grip and grip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positioning pin are movably connected, the center pin with the front side grip, grip the internal use of clearance fit, the fixed set of right angle and the holding rod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end of integration structure, the rear grip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rod, the fixed set of right and holds the spr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bar on the left side, the right end of the fixed gun tube on the front grip at the top left, with the opera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a clinical department of ENT, increased the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device, can us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labor saving, can quickly be stuck in the throat of the foreign body out quickly, improve the The value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属于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手术器械包括耳鼻喉科用刀、凿,耳鼻喉科用剪,耳鼻喉科用镊、夹,耳鼻喉科用钩、针等等,主要用于耳鼻喉科手术。现有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使用起来比较费力,不能够快速将卡在喉间的异物快速取出,降低使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现有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不能够进行电磁控制,使用起来比较费力,不能够快速将卡在喉间的异物快速取出,降低使用的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磁传动装置、前握杆、固定套、弹力装置、后握杆、顶杆、中心定位销、枪管,所述前握杆与后握杆通过中心定位销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中心定位销侧面与前握杆、后握杆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右上角与前握杆底端连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握杆右侧设有顶杆,所述固定套右侧与后握杆左侧之间装有弹力装置,所述枪管右端固定于前握杆顶部左端,所述电磁装置连接安装在枪管内部、前握杆与后握杆顶端,所述电磁传动装置由固定齿、活动头、固定杆、第一连接板、固定销、第二连接板、推拉盘、第二定滑轮、支撑架、第一定滑轮、大滚球、下加固块、后滑板、下齿条、第二传动齿、第一传动齿、加强筋、铁块、电磁铁、环绕线圈、导线、固定板、推杆、固定架、后触头、前触头、电源、上齿条、连接杆、小滚球、上加固块、钢丝绳、第三连接板、复位装置、第四连接板、拉力杆、第一定位销组成,所述固定齿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活动头左侧,所述活动头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枪管前端,所述活动头顶端与拉力杆前端通过第一定位销进行固定,所述拉力杆后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连接处的固定销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依次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成菱形,所述复位装置一端固定于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连接处的固定销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处固定销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连接处的固定销底端与推拉盘内部焊接,所述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底侧面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枪管内部底侧上,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推拉盘顶侧焊接,另一端连接到后滑板左侧,所述钢丝绳侧面与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侧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加固块顶部与枪管内部顶侧焊接,所述小滚球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上加固块内部且与上加固块内部采用活动连接,所述下加固块底侧与枪管内部底侧焊接,所述大滚球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下加固块内部且与下加固块内部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后滑板上下两侧分别与大滚球、小滚球外侧面活动连接,所述下齿条安装在后滑板背部,所述第二传动齿与第一传动齿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枪管内部,所述第二传动齿与第一传动齿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侧面与下齿条顶侧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侧面与上齿条底侧相啮合,所述上齿条右侧与铁块上半部左侧垂直连接,所述加强筋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上齿条右端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铁块下半部左侧,所述电磁铁周围设有环绕线圈,所述环绕线圈一侧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源负极,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到后触头右侧,所述后触头左侧与前触头右侧相互平行,所述前触头左侧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源正极,所述固定架左侧与后触头右侧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推杆垂直连接到固定板左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前握杆顶端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由弹簧、固定外筒、内杆组成,所述固定外筒底部固定于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连接处的固定销上,所述固定外筒内部装有弹簧,所述内杆一端连接到固定外筒内部弹簧,所述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处的固定销上,所述固定外筒内侧面与内杆外侧面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力装置由左弹片、固定栓、右弹片组成,所述左弹片通过固定栓固定于固定套右侧,所述右弹片通过固定栓固定于后握杆左侧,所述左弹片顶端与右弹片顶端进行交叉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大小和结构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便于手的固定和施力。进一步地,所述枪管能够对整体进行保护固定。有益效果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前握杆顶端内部的推杆、固定架将后触头、前触头固定在一起,这样电路就会被导通,电磁铁就会产生较大的吸力,铁块就会向前移动,同时带动上齿条、第二传动齿、第一传动齿、上齿条之间的传动,钢丝绳就能够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连接成的菱形架往后拉,这样拉力杆就能够拉动活动头围绕固定杆进行转动,这样就能够将物体夹住。本专利技术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增加了电磁传动装置,能够进行电磁控制,使用起来比较省力,能够快速将卡在喉间的异物快速取出,提高使用的价值。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电磁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电磁传动装置的前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电磁传动装置的中间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电磁传动装置的后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与图5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电磁传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弹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磁传动装置-1、前握杆-2、固定套-3、弹力装置-4、后握杆-5、顶杆-6、中心定位销-7、枪管-8、固定齿-101、活动头-102、固定杆-103、第一连接板-104、固定销-105、第二连接板-106、推拉盘-107、第二定滑轮-108、支撑架-109、第一定滑轮-110、大滚球-111、下加固块-112、后滑板-113、下齿条-114、第二传动齿-115、第一传动齿-116、加强筋-117、铁块-118、电磁铁-119、环绕线圈-120、导线-121、固定板-122、推杆-123、固定架-124、后触头-125、前触头-126、电源-127、上齿条-128、连接杆-129、小滚球-130、上加固块-131、钢丝绳-132、第三连接板-133、复位装置-134、第四连接板-135、拉力杆-136、第一定位销-137、弹簧-1341、固定外筒-1342、内杆-1343、左弹片-41、固定栓-42、右弹片-4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电磁传动装置1、前握杆2、固定套3、弹力装置4、后握杆5、顶杆6、中心定位销7、枪管8,所述前握杆2与后握杆5通过中心定位销7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中心定位销7侧面与前握杆2、后握杆5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3右上角与前握杆2底端连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握杆5右侧设有顶杆6,所述固定套3右侧与后握杆5左侧之间装有弹力装置4,所述枪管8右端固定于前握杆2顶部左端,所述电磁装置1连接安装在枪管8内部、前握杆2与后握杆5顶端,所述电磁传动装置1由固定齿101、活动头102、固定杆103、第一连接板104、固定销105、第二连接板106、推拉盘107、第二定滑轮108、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磁传动装置(1)、前握杆(2)、固定套(3)、弹力装置(4)、后握杆(5)、顶杆(6)、中心定位销(7)、枪管(8),所述前握杆(2)与后握杆(5)通过中心定位销(7)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中心定位销(7)侧面与前握杆(2)、后握杆(5)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3)右上角与前握杆(2)底端连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握杆(5)右侧设有顶杆(6),所述固定套(3)右侧与后握杆(5)左侧之间装有弹力装置(4),所述枪管(8)右端固定于前握杆(2)顶部左端,所述电磁装置(1)连接安装在枪管(8)内部、前握杆(2)与后握杆(5)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传动装置(1)由固定齿(101)、活动头(102)、固定杆(103)、第一连接板(104)、固定销(105)、第二连接板(106)、推拉盘(107)、第二定滑轮(108)、支撑架(109)、第一定滑轮(110)、大滚球(111)、下加固块(112)、后滑板(113)、下齿条(114)、第二传动齿(115)、第一传动齿(116)、加强筋(117)、铁块(118)、电磁铁(119)、环绕线圈(120)、导线(121)、固定板(122)、推杆(123)、固定架(124)、后触头(125)、前触头(126)、电源(127)、上齿条(128)、连接杆(129)、小滚球(130)、上加固块(131)、钢丝绳(132)、第三连接板(133)、复位装置(134)、第四连接板(135)、拉力杆(136)、第一定位销(137)组成,所述固定齿(101)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活动头(102)左侧,所述活动头(102)通过固定杆(103)固定于枪管(8)前端,所述活动头(102)顶端与拉力杆(136)前端通过第一定位销(137)进行固定,所述拉力杆(136)后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104)、第四连接板(135)连接处的固定销(105)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6)、第三连接板(133)、第四连接板(135)依次通过固定销(105)固定连接成菱形,所述复位装置(134)一端固定于第三连接板(133)、第四连接板(135)连接处的固定销(105)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6)连接处固定销(105)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06)、第三连接板(133)连接处的固定销(105)底端与推拉盘(107)内部焊接,所述第二定滑轮(108)、第一定滑轮(110)底侧面通过支撑架(109)固定于枪管(8)内部底侧上,所述钢丝绳(132)一端与推拉盘(107)顶侧焊接,另一端连接到后滑板(113)左侧,所述钢丝绳(132)侧面与第二定滑轮(108)、第一定滑轮(110)侧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加固块(131)顶部与枪管(8)内部顶侧焊接,所述小滚球(130)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上加固块(131)内部且与上加固块(131)内部采用活动连接,所述下加固块(112)底侧与枪管(8)内部底侧焊接,所述大滚球(111)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下加固块(112)内部且与下加固块(112)内部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后滑板(113)上下两侧分别与大滚球(111)、小滚球(130)外侧面活动连接,所述下齿条(114)安装在后滑板(113)背部,所述第二传动齿(115)与第一传动齿(116)通过连接杆(129)固定于枪管(8)内部,所述第二传动齿(115)与第一传动齿(11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115)侧面与下齿条(114)顶侧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116)侧面与上齿条(128)底侧相啮合,所述上齿条(128)右侧与铁块(118)上半部左侧垂直连接,所述加强筋(117)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上齿条(128)右端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铁块(118)下半部左侧,所述电磁铁(119)周围设有环绕线圈(120),所述环绕线圈(120)一侧通过导线(121)连接到电源(127)负极,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到后触头(125)右侧,所述后触头(125)左侧与前触头(126)右侧相互平行,所述前触头(126)左侧通过导线(121)连接到电源(127)正极,所述固定架(124)左侧与后触头(125)右侧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架(124)通过推杆(123)垂直连接到固定板(122)左侧,所述固定板(122)固定于前握杆(2)顶端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磁传动装置(1)、前握杆(2)、固定套(3)、弹力装置(4)、后握杆(5)、顶杆(6)、中心定位销(7)、枪管(8),所述前握杆(2)与后握杆(5)通过中心定位销(7)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中心定位销(7)侧面与前握杆(2)、后握杆(5)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3)右上角与前握杆(2)底端连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握杆(5)右侧设有顶杆(6),所述固定套(3)右侧与后握杆(5)左侧之间装有弹力装置(4),所述枪管(8)右端固定于前握杆(2)顶部左端,所述电磁装置(1)连接安装在枪管(8)内部、前握杆(2)与后握杆(5)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传动装置(1)由固定齿(101)、活动头(102)、固定杆(103)、第一连接板(104)、固定销(105)、第二连接板(106)、推拉盘(107)、第二定滑轮(108)、支撑架(109)、第一定滑轮(110)、大滚球(111)、下加固块(112)、后滑板(113)、下齿条(114)、第二传动齿(115)、第一传动齿(116)、加强筋(117)、铁块(118)、电磁铁(119)、环绕线圈(120)、导线(121)、固定板(122)、推杆(123)、固定架(124)、后触头(125)、前触头(126)、电源(127)、上齿条(128)、连接杆(129)、小滚球(130)、上加固块(131)、钢丝绳(132)、第三连接板(133)、复位装置(134)、第四连接板(135)、拉力杆(136)、第一定位销(137)组成,所述固定齿(101)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活动头(102)左侧,所述活动头(102)通过固定杆(103)固定于枪管(8)前端,所述活动头(102)顶端与拉力杆(136)前端通过第一定位销(137)进行固定,所述拉力杆(136)后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104)、第四连接板(135)连接处的固定销(105)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6)、第三连接板(133)、第四连接板(135)依次通过固定销(105)固定连接成菱形,所述复位装置(134)一端固定于第三连接板(133)、第四连接板(135)连接处的固定销(105)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6)连接处固定销(105)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06)、第三连接板(133)连接处的固定销(105)底端与推拉盘(107)内部焊接,所述第二定滑轮(108)、第一定滑轮(110)底侧面通过支撑架(109)固定于枪管(8)内部底侧上,所述钢丝绳(132)一端与推拉盘(107)顶侧焊接,另一端连接到后滑板(113)左侧,所述钢丝绳(132)侧面与第二定滑轮(108)、第一定滑轮(110)侧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加固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萍李康超曾庆玺李瑞环
申请(专利权)人:张祝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