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308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所述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通过合理科学的肥料搭配以及不同生长期的施肥措施,为马铃薯不同生长期提供全面的营养需求,使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周期快速健康生长,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有机肥,避免马铃薯内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病虫害,同时对马铃薯种块进行消毒处理,极大的降低了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病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采用植物杀虫剂预防、防治病虫害,效果好,可防可治,可以杀灭害虫、病菌、病毒,还可以净化作物生长环境,对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A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potat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yield planting method of potato,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rop planting technology. The potato planting method, through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ollocation of fertilizer and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of fertiliz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potato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the potato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rapid and healthy growth,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output of products; the invention adopts organic fertilizer, avoid heavy metals containing more in potato organic pollutants and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disinfection of potato seed pieces, greatly reduced the potato pests and diseases in the growth proces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tato growth process, the plant pesticide prevention, pest control, good effect, can prevent remedy, can kill insects, bacteria, virus, also can purify the crop growth environment 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no pesticide residue, yield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purp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L.,英文:Potato)又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荷兰薯等,属茄科茄属块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农民致富的“金蛋蛋”之称,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要食品之一,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存在管理不当、肥料利用率低、种植成本较高等问题,造成了马铃薯种植量不稳定、产量低的现象发生,并且,由于使用的肥料、杀虫杀菌剂及工业、交通和生活垃圾的污染,使马铃薯种植土壤存在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这不仅影响了马铃薯种植的产量,而且降低了马铃薯的质量,甚至使马铃薯内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病虫害,而这些污染物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体内,从而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进而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地起垄: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土壤,深耕30~35cm,喷施黄腐酸水溶液至深耕土壤完全湿润并覆盖地膜3~4天,去掉地膜,每亩施基肥2000~3500kg后进行翻耕,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再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5~20天;开沟起垄,垄高为15~20cm,垄宽为40~50cm,且垄顶整平;(2)切块催芽:播种前18~25天切块催芽,每个马铃薯种块至少留有一芽眼;将马铃薯种块浸泡在皂化液中1.5~2小时进行消毒;待种块消毒后晾干,开始苗床催芽,在马铃薯种块上覆盖3~4cm的潮湿细沙,控制温度为15~18℃,待芽长至1~2厘米时,去掉细沙,温度保持为12~15℃,在散射光条件下,摊开种块,晒种5~7天,即可播种;(3)播种:4月下旬,当气温稳定为6~8℃时,土壤10cm处地温为8~12℃时及时播种;(4)水肥管理:定植5~10天喷洒第一次叶面肥,定植25~35天喷洒第二次叶面肥,定植60~70天,每亩施22~35kg的撒可富复合肥;(5)病虫害防治:利用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施;(6)采收:当马铃薯茎叶开始枯黄时,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收获马铃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椰子壳15~30份、柚子皮5~15份、香蕉皮9~17份、菇渣10~22份、秸杆灰20~35份、改性珍珠石粉8~15份、微生物菌肥3~8份、松果粉2~5份、海藻渣1~3份、饭麦石粉1~3份、牡蛎壳1.5~3份、水80~120份。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制成:自生固氮菌8~12份、从枝菌根真菌6~12份、根瘤菌5~10份和外生菌根真菌4~8份、胶质芽孢杆菌3~8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皂化液是由草木灰、松香粉、猪油以及水按重量比例1:1:1:200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氯-6-三氯甲基吡啶12~25份、双氯芬酸钠10~22份、ε-聚赖氨酸8~19份、复硝酚钠5~15份、钙盐3~5份、铁盐5~10份、锌盐2~4份、钼盐0.5~1份、硒盐0.5~2份、硼盐1~2份、铜盐5~10份、锰盐4~8份、镁盐1~3份、葡萄糖9~15份、柠檬酸3~8份、水600~800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植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花除虫菊5~7份、醉鱼草5~8份、桑叶3~5份、鱼腥草8~12份、竹叶椒8~10份,水600~80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通过合理科学的肥料搭配以及不同生长期的施肥措施,为马铃薯不同生长期提供全面的营养需求,使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周期快速健康生长,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本专利技术采用有机肥,避免马铃薯内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病虫害,同时对马铃薯种块进行消毒处理,极大的降低了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病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采用植物杀虫剂预防、防治病虫害,效果好,可防可治,可以杀灭害虫、病菌、病毒,还可以净化作物生长环境,对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地起垄: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土壤,深耕30~35cm,喷施黄腐酸水溶液至深耕土壤完全湿润并覆盖地膜3~4天,去掉地膜,每亩施基肥2000~3500kg后进行翻耕,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再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5~20天;开沟起垄,垄高为15~20cm,垄宽为40~50cm,且垄顶整平;(2)切块催芽:播种前18~25天切块催芽,每个马铃薯种块至少留有一芽眼;将马铃薯种块浸泡在皂化液中1.5~2小时进行消毒;待种块消毒后晾干,开始苗床催芽,在马铃薯种块上覆盖3~4cm的潮湿细沙,控制温度为15~18℃,待芽长至1~2厘米时,去掉细沙,温度保持为12~15℃,在散射光条件下,摊开种块,晒种5~7天,即可播种;(3)播种:4月下旬,当气温稳定为6~8℃时,土壤10cm处地温为8~12℃时及时播种;(4)水肥管理:定植5~10天喷洒第一次叶面肥,定植25~35天喷洒第二次叶面肥,定植60~70天,每亩施22~35kg的撒可富复合肥;(5)病虫害防治:利用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施;(6)采收:当马铃薯茎叶开始枯黄时,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收获马铃薯。步骤(1)中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椰子壳15~30份、柚子皮5~15份、香蕉皮9~17份、菇渣10~22份、秸杆灰20~35份、改性珍珠石粉8~15份、微生物菌肥3~8份、松果粉2~5份、海藻渣1~3份、饭麦石粉1~3份、牡蛎壳1.5~3份、水80~120份。微生物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制成:自生固氮菌8~12份、从枝菌根真菌6~12份、根瘤菌5~10份和外生菌根真菌4~8份、胶质芽孢杆菌3~8份。步骤(2)中的皂化液是由草木灰、松香粉、猪油以及水按重量比例1:1:1:200混合而成。步骤(4)中的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氯-6-三氯甲基吡啶12~25份、双氯芬酸钠10~22份、ε-聚赖氨酸8~19份、复硝酚钠5~15份、钙盐3~5份、铁盐5~10份、锌盐2~4份、钼盐0.5~1份、硒盐0.5~2份、硼盐1~2份、铜盐5~10份、锰盐4~8份、镁盐1~3份、葡萄糖9~15份、柠檬酸3~8份、水600~800份。步骤(5)中的植物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花除虫菊5~7份、醉鱼草5~8份、桑叶3~5份、鱼腥草8~12份、竹叶椒8~10份,水600~800份。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地起垄: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土壤,深耕30~35cm,喷施黄腐酸水溶液至深耕土壤完全湿润并覆盖地膜3天,去掉地膜,每亩施基肥3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地起垄: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土壤,深耕30~35cm,喷施黄腐酸水溶液至深耕土壤完全湿润并覆盖地膜 3~4天,去掉地膜,每亩施基肥2000~3500kg后进行翻耕,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再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5~20天;开沟起垄,垄高为15~20cm,垄宽为40~50cm,且垄顶整平;(2)切块催芽:播种前18~25天切块催芽,每个马铃薯种块至少留有一芽眼;将马铃薯种块浸泡在皂化液中1.5~2小时进行消毒;待种块消毒后晾干,开始苗床催芽,在马铃薯种块上覆盖3~4cm的潮湿细沙,控制温度为15~18℃,待芽长至1~2厘米时,去掉细沙,温度保持为12~15℃,在散射光条件下,摊开种块,晒种5~7天,即可播种;(3)播种:4月下旬,当气温稳定为6~8℃时,土壤10cm处地温为8~12℃时及时播种;(4)水肥管理:定植5~10天喷洒第一次叶面肥,定植25~35天喷洒第二次叶面肥,定植60~70天,每亩施22~35kg的撒可富复合肥;(5)病虫害防治:利用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施;(6)采收:当马铃薯茎叶开始枯黄时,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收获马铃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地起垄: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土壤,深耕30~35cm,喷施黄腐酸水溶液至深耕土壤完全湿润并覆盖地膜3~4天,去掉地膜,每亩施基肥2000~3500kg后进行翻耕,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再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5~20天;开沟起垄,垄高为15~20cm,垄宽为40~50cm,且垄顶整平;(2)切块催芽:播种前18~25天切块催芽,每个马铃薯种块至少留有一芽眼;将马铃薯种块浸泡在皂化液中1.5~2小时进行消毒;待种块消毒后晾干,开始苗床催芽,在马铃薯种块上覆盖3~4cm的潮湿细沙,控制温度为15~18℃,待芽长至1~2厘米时,去掉细沙,温度保持为12~15℃,在散射光条件下,摊开种块,晒种5~7天,即可播种;(3)播种:4月下旬,当气温稳定为6~8℃时,土壤10cm处地温为8~12℃时及时播种;(4)水肥管理:定植5~10天喷洒第一次叶面肥,定植25~35天喷洒第二次叶面肥,定植60~70天,每亩施22~35kg的撒可富复合肥;(5)病虫害防治:利用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施;(6)采收:当马铃薯茎叶开始枯黄时,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收获马铃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椰子壳15~30份、柚子皮5~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萍吴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浩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