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81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5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高压引线的基础上,采用A、B、C每相线圈的两个高压出头出在低压侧,其余高压出头出在高压侧中部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与处于每相线圈中部的6个高压出头进行分接引线时出现妨碍的现象,同时可以增加角接线与高压出头间的绝缘距离,角接线竖直穿过木件II经直角弯折后与高压首、尾出头连接,使产品的引线方式更加美观、绝缘性能大大提高,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油浸式变压器的高压引线结构一般是每相线圈的高压首尾出头及分接引线出头位置均位于高压侧,这样的出头方式,在分接出头进行分接引线时,会与线圈的D接连线出现绝缘距离近、交叉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绝缘薄弱的情况,通常需要在引线交叉处进行加包绝缘,这样既不美观、又浪费时间,绝缘性能也难以保证,因此这种引线结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包括A相线圈(1)、B相线圈(2)和C相线圈(3),其特征在于,A、B、C每相线圈均有8个高压引线出头(4),其中每相的2个高压首、尾出头A’、X或B’、Y或C’、Z分别分布在线圈的上部和下部,位于线圈的低压侧;其余每相的6个高压分接引线出头分布在A、B、C相线圈的中部,位于线圈的高压侧;A相线圈(1)首部出头A’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固定与C相线圈的尾部出头Z进行连接,A相线圈(1)尾部出头X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固定与B相线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包括A相线圈(1)、B相线圈(2)和C相线圈(3),其特征在于,A、B、C每相线圈均有8个高压引线出头(4),其中每相的2个高压首、尾出头A’、X或B’、Y或C’、Z分别分布在线圈的上部和下部, 位于线圈的低压侧;其余每相的6个高压分接引线出头分布在A、B、C相线圈的中部,位于线圈的高压侧;A相线圈(1)首部出头A’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固定与C相线圈的尾部出头Z进行连接,A相线圈(1)尾部出头X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固定与B相线圈(2)首部出头B’进行连接,B相线圈(2)尾部出头Y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的固定与C相线圈(3)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压引线结构,包括A相线圈(1)、B相线圈(2)和C相线圈(3),其特征在于,A、B、C每相线圈均有8个高压引线出头(4),其中每相的2个高压首、尾出头A’、X或B’、Y或C’、Z分别分布在线圈的上部和下部,位于线圈的低压侧;其余每相的6个高压分接引线出头分布在A、B、C相线圈的中部,位于线圈的高压侧;A相线圈(1)首部出头A’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固定与C相线圈的尾部出头Z进行连接,A相线圈(1)尾部出头X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固定与B相线圈(2)首部出头B’进行连接,B相线圈(2)尾部出头Y通过适合的角接线(5)经木件I(6)的固定与C相线圈(3)首部出头C’进行连接,形成高压线圈D接法;位于线圈高压侧的分接引线(8)穿过木件II(7),一端穿过高压侧的分接引线出头(4),另一端与分接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箱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