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50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9: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该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包括框体、以及框体内并列设置的风轮、风扇和设置于风轮两侧的热交换芯体和第一过滤网,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盖、中框及后盖,所述后盖设有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风扇与所述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设有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管道和风轮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中框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污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和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芯体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所述送风口设于第一过滤网背离风轮的一侧。该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结构紧凑,同时提升送风口的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
本申请涉及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热交换壁挂式新风机,大多都是将热交换芯体与高效过滤网放在新风出口处,这种方式就会造成因出风口处的风阻偏大,导致整机的新风量损失很大的弊端,最终的结果就是要么整机的体积偏大,影响搬运和美观,要么就是体积虽小而性能低下的尴尬问题,最终影响用户体验的舒适性。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包括框体、以及框体内并列设置的风轮、风扇和设置于风轮两侧的热交换芯体和第一过滤网,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盖、中框及后盖,所述后盖设有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风扇与所述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设有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管道和风轮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中框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污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和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芯体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所述送风口设于第一过滤网背离风轮的一侧。优选的,在上述的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中,所述风轮通过蜗壳固定于所述框体内,所述蜗壳的进口与所述新风通道对应设置,所述蜗壳的出口连通于所述送风口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蜗壳的出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优选的,在上述的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中,所述风轮与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电机。优选的,在上述的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中,所述蜗壳与所述回风口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蜗壳与所述前盖和后盖之间密封设置。优选的,在上述的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中,所述中框外壁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盖、第二盖以及第三盖,所述第一盖、第二盖以及第三盖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保证新风的出风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包括框体100、以及框体100内并列设置的风轮200、风扇300和设置于风轮200两侧的热交换芯体400和第一过滤网500,框体100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盖110、中框120及后盖130,后盖130设有新风管道131和排气管道132,风扇300与排气管道132对应设置,热交换芯体400设有新风通道410和污风通道420,新风通道410与新风管道131和风轮200对应设置,热交换芯体400与新风管道131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600,中框120设有回风口121和送风口122,污风通道420与回风口121和排气管道132对应设置,回风口121与热交换芯体400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700,送风口122设于第一过滤网500背离风轮200的一侧。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过滤网500选用高效过滤网,将第一过滤网500和热交换芯体400分放在风轮200的两侧,且一定是第一过滤网500放在靠近送风口122的一侧,热交换芯体400放在靠近新风管道131的一侧,并且在热交换芯体400的前端放置一块第二过滤网600,用作预过滤网来保护热交换芯体400,框体100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盖110、中框120及后盖130的固定作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该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可以保证较大新风的出风量。进一步地,风轮200通过蜗壳210固定于框体100内,蜗壳210的进口与新风通道410对应设置,蜗壳210的出口连通于送风口122设置,第一过滤网500设置于蜗壳210的出口与送风口122之间。该技术方案中,风轮200通过蜗壳210固定于框体100内,蜗壳210的进口与新风通道410对应设置,蜗壳210的出口连通于送风口122设置,第一过滤网500设置于蜗壳210的出口与送风口122之间,通过蜗壳210与框体100的配合,将框体100内部分隔为几个互不相通的腔体,避免新风与污风相互交叉。进一步地,风轮200与蜗壳210之间设有电机220。该技术方案中,风轮200与蜗壳210之间设有电机220,电机220作为风轮200转动的动力装置。进一步地,蜗壳210与回风口121之间设有挡板211,蜗壳210与前盖110和后盖130之间密封设置。该技术方案中,蜗壳210与回风口121之间设有挡板211,蜗壳210与前盖110和后盖130之间密封设置,通过蜗壳210与框体100的配合,将框体100内部分隔为几个互不相通的腔体,避免新风与污风相互交叉。进一步地,中框120外壁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盖123、第二盖124以及第三盖125,第一盖123、第二盖124以及第三盖125分别与第一过滤网500、第二过滤网600以及第三过滤网700对应设置。该技术方案中,中框120外壁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盖123、第二盖124以及第三盖125,第一盖123、第二盖124以及第三盖125分别与第一过滤网500、第二过滤网600以及第三过滤网700对应设置,方便各过滤网的更换。在使用过程中,启动风扇,污浊的空气由回风口进入热交换芯体的污风通道,然后由风扇通过排气管道排到室外,在污浊的空气经过热交换芯体时,完成能量回收;风轮启动,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管道流入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通道,然后通过风轮由送风口送入室内;新风进入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通道,与热交换芯体的污风通道中的污风进行热湿交换,回收空气能量和湿量后的新风从送风口引入室内,达到向室内引入氧气和回收空气能量的节能目的;同时室内二氧化碳及空调细菌和建筑物散发的甲醛等气体浓度很大的污风由回风口被风扇吸入,排至热交换芯体的污风通道,并在这里进行空气能量和湿量交换,回收空气能量后,从排气管道排到室外。综上所述,该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可以保证较大的新风出风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以及框体内并列设置的风轮、风扇和设置于风轮两侧的热交换芯体和第一过滤网,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盖、中框及后盖,所述后盖设有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风扇与所述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设有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管道和风轮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中框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污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和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芯体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所述送风口设于第一过滤网背离风轮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以及框体内并列设置的风轮、风扇和设置于风轮两侧的热交换芯体和第一过滤网,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盖、中框及后盖,所述后盖设有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风扇与所述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设有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管道和风轮对应设置,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中框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污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和排气管道对应设置,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芯体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所述送风口设于第一过滤网背离风轮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热交换式壁挂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瑞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黑森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