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393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阀体内部分隔为吸气空腔以及呼气空腔,阀体位于吸气空腔处开设有吸气口以及进气口,阀体位于呼气空腔处开设有呼气口以及出气口,呼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外部的废气处理系统相连通,呼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启闭出气口的第一阀门,吸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气口通断的第二阀门;通过设置隔板将呼吸阀内部分隔为独立的呼气空腔和吸气空腔、以及分别设置在呼气空腔和吸气空腔内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根据储罐内气压的大小自动启闭第一阀门或第二阀门,进行排气或吸气,避免呼吸阀将已从储罐内排出的废气再吸入储罐内,保证了吸入储罐的空气的纯洁度,避免储罐内液体被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阀
本技术涉及液体处理技术所用的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呼吸阀。
技术介绍
呼吸阀,由压力阀和真空阀组成,安装于货油舱透气管上,能随货油舱内油气正负压变化而自动启闭,使货油舱内外气压差保持在允许值范围内。现有技术中,储罐内有液体,当储罐内处于正压,并超出呼吸阀压力(1765Pa)承受能力时,呼吸阀处于呼出状态,将多余气体排到大气内,使得储罐内上部气体空间的压力下降;当储罐内处于负压,并低于呼吸阀真空度(-295Pa)时,呼吸阀处于吸入状态,将从大气中吸入空气,使储罐内的压力不再继续下降,直接对大气进行呼出和吸入。在实际生产中,若直接将储罐内废气排到大气中,会污染大气,降低空气质量,因此,会将呼吸阀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废气处理系统,但是,由于呼吸阀的呼与吸采用同一口径进出,呼吸阀向储罐内吸气时难免会将已从储罐内排出的气体吸入储罐内,污染储罐内空气,进而污染罐体内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呼吸阀容易将废气吸入罐体内,污染储罐内空气,进而污染罐体内液体这一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呼吸阀,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呼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阀体内部分隔为吸气空腔以及呼气空腔,所述阀体位于所述吸气空腔处开设有用于通入新鲜空气的吸气口以及进气口,所述阀体位于所述呼气空腔处开设有用于排出储罐内空气的呼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呼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外部的废气处理系统相连通,所述呼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口通断的第一阀门,所述吸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口通断的第二阀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隔绝吸气空腔与呼气空腔,隔绝二者之间的空气流通,避免呼气空腔中的废气污染吸气空腔内的空气,进而避免从吸气空腔进入储罐内空气被污染,储罐内液体不会被污染。呼吸阀的呼气与吸气分别采用吸气空腔与呼气空腔,吸气空腔与呼气空腔之间相互不连通,因此,通过吸气空腔吸入的空气与通过呼气空腔排出的空气隔绝,呼吸阀不会将已从储罐内排出的废气再吸入储罐内,保证了吸入储罐的空气的纯洁度,避免储罐内液体被污染。此外,呼气时储罐内废气统一排出,并流经排气管到达废气处理系统,废气被单独处理,避免废气到达空气中而污染空气,从而保护环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包括第一阀盘,所述第一阀盘与所述出气口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阀盘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气口的内径,所述第一阀盘沿其轴向滑移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储罐内处于排气正压时,呼吸阀处于呼出状态,第一阀盘与储罐内部连通的一侧面气压大于第一阀盘与外部空气连通的一侧面气压,形成压力差,驱动第一阀盘远离出气口运动,出气口打开,连通储罐与外部空气,将储罐内部分气体排出,降低储罐内压力,使储罐内外气压差保持在允许值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还包括第一滑移柱,所述第一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阀盘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阀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柱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柱适配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柱伸入所述第一滑腔内并沿所述第一滑柱的轴向滑移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阀盘远离或靠近出气口运动时,带动第一滑柱与第二滑柱滑移,对第一阀盘的运动路径进行限位,避免第一阀盘跑偏,使得第一阀盘关闭时,可以与出气口密闭,避免储罐与外部空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柱与所述第一滑移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第一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抵紧第一阀盘,第一阀盘与出气口密闭,避免自然状态下储罐与外部空气连通。当第一阀盘打开时,第一弹性复位件逐渐被压缩,当将储罐内部分气体排出、保持储罐内外气压差保持在允许值范围内后,第一弹性复位件逐渐恢复原状,带动第一阀盘朝向出气口运动,直至第一阀盘抵紧在出气口,第一阀盘与出气口密闭,第一弹性复位件自动驱动第一阀盘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空腔内设置有空腔板,所述空腔板将所述吸气空腔内部隔绝出一密闭的吸气腔,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吸气腔,所述空腔板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阀门包括第二阀盘,所述第二阀盘位于在所述空腔板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并与所述通气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阀盘的外径大于所述通气口的内径,所述第二阀盘沿其轴向滑移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储罐内处于吸气负压时,呼吸阀处于吸入状态,第二阀盘与储罐内部连通的一侧面气压小于第二阀盘与外部空气连通的一侧面气压,会形成压力差,驱动第一阀盘远离通气口运动,通气口打开,连通储罐与外部空气,外部空气进入储罐内部,增加储罐内压力,使储罐内外气压差保持在允许值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门还包括第二滑柱,所述第二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阀盘远离所述通气口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阀盘同轴设置,所述阀体远离所述通气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柱同轴设置有第二滑移柱,所述第二滑移柱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柱适配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柱伸入所述第二滑腔内并沿所述第二滑柱的轴向滑移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阀盘远离或靠近通气口运动,第二滑柱在第二滑腔内滑移,对第二阀盘的运动路径进行限位,避免第二阀盘跑偏,使得第二阀盘关闭时,可以与通气口密闭,避免储罐与外部空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柱与所述第二滑移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第二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抵紧第二阀盘,第二阀盘与通气口密闭,避免自然状态下储罐与外部空气连通。当第二阀盘打开时,第二弹性复位件逐渐被压缩,当外部空气进入储罐内、储罐内气压平衡后,第二弹性复位件逐渐回复原状,带动第二阀盘朝向通气口运动,直至抵紧在通气口,第二阀盘与通气口密闭,第二弹性复位件自动驱动第二阀盘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口处设置有滤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可以过滤吸入呼吸阀内进而进入储罐内的空气中的杂质,使得进入储罐内的空气纯净,避免了储罐内液体被含有杂质的空气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隔板将呼吸阀内部分隔为独立的呼气空腔和吸气空腔、以及分别设置在呼气空腔和吸气空腔内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根据储罐内气压的大小自动启闭第一阀门或第二阀门,进行排气或吸气,避免呼吸阀将已从储罐内排出的废气再吸入储罐内,保证了吸入储罐的空气的纯洁度,避免储罐内液体被污染;(2)通过设置隔板将呼吸阀内部分隔为独立的呼气空腔和吸气空腔、以及分别设置在呼气空腔和吸气空腔内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呼吸阀将储罐内气体统一排出,并流经排气管到达废气处理系统,废气被单独处理,避免废气到达空气中而污染空气,从而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呼吸阀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阀体;2、阀身;3、阀盖;4、法兰;5、隔板;6、吸气空腔;7、呼气空腔;8、呼气口;9、出气口;10、第一阀门;11、吸气口;12、进气口;13、第二阀门;14、第一阀盘;15、第一滑柱;16、第一滑移柱;17、第一滑腔;18、第一弹性复位件;19、空腔板;20、吸气腔;21、通气口;22、第二阀盘;23、第二滑柱;24、第二滑移柱;25、第二滑腔;26、第二弹性复位件;27、防护罩;28、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呼吸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阀体(1)内部分隔为吸气空腔(6)以及呼气空腔(7),所述阀体(1)位于所述吸气空腔(6)处开设有用于通入新鲜空气的吸气口(11)以及进气口(12),所述阀体(1)位于所述呼气空腔(7)处开设有用于排出储罐内空气的呼气口(8)以及出气口(9),所述呼气口(8)通过排气管与外部的废气处理系统相连通,所述呼气空腔(7)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口(9)通断的第一阀门(10),所述吸气空腔(6)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口(12)通断的第二阀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阀体(1)内部分隔为吸气空腔(6)以及呼气空腔(7),所述阀体(1)位于所述吸气空腔(6)处开设有用于通入新鲜空气的吸气口(11)以及进气口(12),所述阀体(1)位于所述呼气空腔(7)处开设有用于排出储罐内空气的呼气口(8)以及出气口(9),所述呼气口(8)通过排气管与外部的废气处理系统相连通,所述呼气空腔(7)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口(9)通断的第一阀门(10),所述吸气空腔(6)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口(12)通断的第二阀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0)包括第一阀盘(14),所述第一阀盘(14)与所述出气口(9)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阀盘(14)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气口(9)的内径,所述第一阀盘(14)沿其轴向滑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0)还包括第一滑柱(15),所述第一滑柱(15)设置在所述第一阀盘(14)远离所述出气口(9)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阀盘(14)同轴设置,所述阀体(1)远离所述出气口(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柱(15)同轴设置有第一滑移柱(16),所述第一滑移柱(16)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柱(15)适配的第一滑腔(17),所述第一滑柱(15)伸入所述第一滑腔(17)内并沿所述第一滑柱(15)的轴向滑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柱(15)与所述第一滑移柱(16)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邦高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