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222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4:46
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建筑结构,在第一建筑结构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一钢板,在第二建筑结构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端头和第三钢板的上端连接,第二钢板的端头和第四钢板的上端连接,在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上下面各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滑轮,第一固定滑轮夹在第三钢板和第一U形钢板之间、第四钢板和第二U形钢板之间,第一U形钢板和第二U形钢板之间采用弹簧相连;在第一U形钢板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下部分别连接着一块摩擦钢板,两块摩擦钢板相互配合摩擦且处于咬合状态,摩擦钢板的另一端通过SMA丝和另一U形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建筑结构的相对水平位移,具有高耗能、自复位、寿命长的优点。

A building anti shock seam device

A building shockproof joint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and a second building structure, steel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in the first building, with second steel with a groove in the second building structur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plate and third end plate connection, top second steel and fourth steel plate end connection in the following third steel and fourth steel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two of the first fixed pulley, between the first fixed pulley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ird plates, fourth plates and second U plate U plate, U plate and the first second U plate between the spring connected; in the first U and the second U upper plate the lower plat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friction plate, friction plate two with each other and in a state of occlusal fri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teel wire and SMA friction through another U plate connection, the The new model can reduce the relativ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self reset and long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减压耗能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地震灾害的普遍发生,仿震缝的使用对于防震抗震具有较大作用,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传统的房屋建筑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间隙,但由于地震的频发,且强度有时候超出人们预期,使得有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未发生大的破坏,但是由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位移过大而发生碰撞,造成了人员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而且设置间隙使得外观不是很美观,房屋侧面容易漏水,造成建筑表面涂料的脱落,无形中增加了装饰装修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具有耗能大,能够阻止建筑结构之间发生刚性碰撞,且能够减小建筑结构的相对水平位移,能够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当外力撤离后装置能够自行复位,提高房屋的防震性能,保护建筑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17和第二建筑结构18,在第一建筑结构17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一钢板2,在第二建筑结构18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二钢板3,第一钢板2的端头和第三钢板4的上端连接,第三钢板4和第一钢板2呈向下45°,第二钢板3的端头和第四钢板5的上端连接,第四钢板5和第二钢板3呈向下45°,在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上下面各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滑轮9,第一固定滑轮9和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配合,使第一固定滑轮9夹在第三钢板4和第一U形钢板7之间、第四钢板5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第一U形钢板7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采用弹簧15相连。在第一U形钢板7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8下部分别连接着一块摩擦钢板10,两块摩擦钢板10相互配合摩擦且处于咬合状态,一块摩擦钢板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SMA丝11和第一U形钢板7连接,另一块摩擦钢板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SMA丝12和第二U形钢板8连接。所述的第一钢板2与第一建筑结构17相交处、第二钢板3与第二建筑结构18相交处设置有一个止水带14,止水带14下部设置有一个防火带16,防火带16与第一建筑结构17、第二建筑结构18连接。所述的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的槽型中分别设有第二固定滑轮13,第二固定滑轮13固定在上部铝合金盖板1的两脚上。所述的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上下各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的限位块6。所述的弹簧15为巨型弹簧。所述的第一SMA丝11和第二SMA丝12预先施加3%的预应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了摩擦耗能和弹簧耗能两种耗能方式,当建筑物遇到外部荷载,建筑发生水平挤压时,巨型弹簧15和摩擦钢板10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压耗能。本技术也通过第一固定滑轮9和第一U形钢板7、与第二U形钢板8可以将外荷载充分的传递至耗能区域,能够阻止第一建筑结构17、第二建筑结构18之间发生刚性碰撞,且能够减小两个建筑结构的相对水平位移。本技术采用了限位块6对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能够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SMA丝11和第二SMA丝12可以在外荷载撤离后使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自动复位,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当遇雨天等恶劣天气时止水带14可以防止雨水侵蚀建筑结构;当发生火灾时防火带16可以保证建筑内部不受危害。本技术具有高耗能、自复位、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17和第二建筑结构18,在第一建筑结构17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一钢板2,在第二建筑结构18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二钢板3,第一钢板2的端头和第三钢板4的上端连接,第三钢板4和第一钢板2呈向下45°,第二钢板3的端头和第四钢板5的上端连接,第四钢板5和第二钢板3呈向下45°,在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上下面各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滑轮9,第一固定滑轮9和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配合,使第一固定滑轮9夹在第三钢板4和第一U形钢板7之间、第四钢板5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第一U形钢板7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采用三个弹簧15相连。在第一U形钢板7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8下部分别连接着一块摩擦钢板10,两块摩擦钢板10相互配合摩擦且处于咬合状态,一块摩擦钢板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SMA丝11和第一U形钢板7连接,另一块摩擦钢板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SMA丝12和第二U形钢板8连接。所述的第一钢板2与第一建筑结构17相交处、第二钢板3与第二建筑结构18相交处设置有一个止水带14,止水带14下部设置有一个防火带16,防火带16与第一建筑结构17、第二建筑结构18连接。所述的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的槽型中分别设有第二固定滑轮13,第二固定滑轮13固定在上部铝合金盖板1的两脚上,铝合金盖板1能够防止大量外部雨水进入。所述的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上下各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的限位块6。所述的弹簧15为巨型弹簧。所述的第一SMA丝11和第二SMA丝12预先施加3%的预应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建筑结构17和第二建筑结构18遇到外部荷载,发生水平挤压时,第一钢板2和第二钢板3可以将力传至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通过固定滑轮9转动使力传至第一U形钢板7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8,又将力通过第一U形钢板7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8传至巨型弹簧15消耗能量,在此同时,第一U形钢板7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8通过两块摩擦钢板10相互摩擦进行摩擦耗能,当第一钢板2和第二钢板3在外荷载挤压下相互靠近时上部铝合金盖板1可通过第二固定滑轮13在第一钢板2和第二钢板3的槽型中滑动,使铝合金盖板1能够正常工作,防止大量外部雨水进入,当外部荷载撤离时第一SMA丝11和第二SMA丝12的可使装置自动复位,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当遇雨天等恶劣天气时止水带14可以防止雨水侵蚀建筑结构,当发生火灾时防火带16可以保证建筑结构内部不受危害。本技术具有高耗能、自复位、寿命长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17)和第二建筑结构(18),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建筑结构(17)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一钢板(2),在第二建筑结构(18)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二钢板(3),第一钢板(2)的端头和第三钢板(4)的上端连接,第三钢板(4)和第一钢板(2)呈向下45°,第二钢板(3)的端头和第四钢板(5)的上端连接,第四钢板(5)和第二钢板(3)呈向下45°,在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上下面各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滑轮(9),第一固定滑轮(9)和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配合,使第一固定滑轮(9)夹在第三钢板(4)和第一U形钢板(7)之间、第四钢板(5)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第一U形钢板(7)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采用弹簧(1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17)和第二建筑结构(18),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建筑结构(17)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一钢板(2),在第二建筑结构(18)上设有带槽型的第二钢板(3),第一钢板(2)的端头和第三钢板(4)的上端连接,第三钢板(4)和第一钢板(2)呈向下45°,第二钢板(3)的端头和第四钢板(5)的上端连接,第四钢板(5)和第二钢板(3)呈向下45°,在第三钢板(4)和第四钢板(5)上下面各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滑轮(9),第一固定滑轮(9)和第一U形钢板(7)、第二U形钢板(8)配合,使第一固定滑轮(9)夹在第三钢板(4)和第一U形钢板(7)之间、第四钢板(5)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第一U形钢板(7)和第二U形钢板(8)之间采用弹簧(1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U形钢板(7)上部和第二U形钢板(8)下部分别连接着一块摩擦钢板(10),两块摩擦钢板(10)相互配合摩擦且处于咬合状态,一块摩擦钢板(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SMA丝(11)和第一U形钢板(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袁晓洒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