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防洪墙及其立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197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所述压盖与两个所述预埋件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防洪墙,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如上所述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安装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式防洪墙及其立柱机构,具有结构稳固可靠、装配方便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Mobile flood control wall and its pilla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bile type flood wall column organization, including fixed on the concrete base of the column, the top of the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cover; also includes embedded in the concrete base of the embedded par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lumn and set, the pre embedded parts for the two upstream side and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water column and the side wire rod; cable length adjustable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gland and the embedded parts two.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mobile flood control wall, which comprises a mobile flood control wall column mechanism on the concrete base, which is spaced on the concrete base, and a baffle plate is install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olumns. The movable flood control wall and the vertical column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reusab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防洪墙及其立柱机构
本技术属于水利防洪工程
,具体的为一种移动式防洪墙及其立柱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洪工程一般采用砂袋堆砌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洪的效果,但是,传统砂袋防汛抗洪模式具有以下缺点:1)防汛抗洪效果较差,洪水较大时易冲垮;2)汛期使用布置时须配置大量人力物力来完成,用时较长;3)为一次性防汛物资而无法重复使用;4)储存空间占地较大,且污染空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防洪墙及其立柱机构,具有结构稳固可靠、装配方便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所述压盖与两个所述预埋件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进一步,所述预埋件为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套筒;或所述预埋件为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环。进一步,所述预埋件上设有下拉环,所述下拉环与所述预埋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或所述下拉环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埋环上。进一步,所述压盖上设有两个上拉环,两个所述上拉环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所述丝杆拉索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立柱迎水面或背水面所在侧的所述上拉环与下拉环之间。进一步,所述预埋件为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铁,所述预埋铁上与所述立柱对应设有连接孔;所述丝杆拉索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立柱迎水面或背水面所在侧的所述压盖与所述预埋铁的连接孔之间。进一步,所述立柱与混凝土底座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进一步,所述丝杆拉索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压盖和预埋件铰接连接的两根丝杆,两根所述丝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两根所述丝杆之间的长度的紧固连接器。进一步,所述紧固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两段内螺纹,两段所述内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两根所述丝杆分别与所述紧固连接器的两段内螺纹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丝杆拉索机构呈倾斜设置,且所述丝杆拉索机构距离所述立柱的水平距离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大;或所述丝杆拉索机构位于竖直方向并与所述立柱平行。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移动式防洪墙,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如上所述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安装设有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移动式防洪墙,通过在立柱顶部设置压盖,并在混凝土底座内设置预埋件,在压盖和预埋件之间设置分别位于立柱迎水面和背水面的丝杆拉索机构,通过调节丝杆拉索机构的长度,可将立柱拉紧固定,提高立柱的稳固性,进而提高整个移动式防洪墙的稳固性;装配时,仅需将挡板安装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即可,装配方便,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拉环与预埋套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紧固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1上的立柱2,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安装设有挡板。立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3,压盖3上设有两个上拉环4,两个上拉环4分别位于立柱2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还包括与立柱2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1内的预埋件,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预埋件上设有下拉环5。本实施例的预埋件为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套筒6,本实施例的下拉环5与预埋套筒6之间螺纹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压盖3与两个预埋件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本实施例均位于立柱2迎水面所在侧的上拉环4与下拉环5之间、以及均位于立柱2背水面所在侧的上拉环4与下拉环5之间均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丝杆拉索机构包括分别与对应的上拉环4和下拉环5固定连接的两根丝杆7,8,丝杆7和丝杆8之间设有紧固连接器9,紧固连接器9的两端分别设有两段内螺纹9a,9b,内螺纹9a和内螺纹9b的螺纹旋向相反,丝杆7和丝杆8分别与紧固连接器9的内螺纹9a和内螺纹9b螺纹连接,驱动紧固连接器9旋转,即可调节丝杆7和丝杆8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实现长度调节。本实施例的丝杆拉索机构呈倾斜设置,且丝杆拉索机构距离所述立柱2的水平距离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实施例的立柱2与混凝土底座1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10,立柱2在丝杆拉索机构的作用下受到向下的压紧力,进而压紧橡胶密封条10,防止渗水漏水。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通过在立柱顶部设置压盖和上拉环,并在混凝土底座内设置预埋件和下拉环,在上拉环和下拉环之间设置分别位于立柱迎水面和背水面的丝杆拉索机构,通过调节丝杆拉索机构的长度,可将立柱拉紧固定,提高立柱的稳固性,进而提高整个移动式防洪墙的稳固性;装配时,仅需将挡板安装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即可,装配方便,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的移动式防洪墙,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1上的立柱2,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安装设有挡板。立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3,压盖3上设有两个上拉环4,两个上拉环4分别位于立柱2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还包括与立柱2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1内的预埋件,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预埋件上设有下拉环5。本实施例的预埋件为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内的预埋环11,下拉环5固定设置在预埋环11上,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1上的立柱2,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安装设有挡板。立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3,压盖3上设有两个上拉环4,两个上拉环4分别位于立柱2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还包括与立柱2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1内的预埋件,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压盖3与两个所述预埋件之间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本实施例的预埋件为设置在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式防洪墙及其立柱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所述压盖与两个所述预埋件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设有压盖;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并预埋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所述压盖与两个所述预埋件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节的丝杆拉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套筒;或所述预埋件为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上设有下拉环,所述下拉环与所述预埋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或所述下拉环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埋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上设有两个上拉环,两个所述上拉环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迎水面所在侧和背水面所在侧;所述丝杆拉索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立柱迎水面或背水面所在侧的所述上拉环与下拉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防洪墙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座内的预埋铁,所述预埋铁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方卫陶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汇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