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11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其包括外壳等,进水管、布水槽、出水槽和出水管都位于外壳顶部,进水管与一个布水槽连通,出水槽与出水管连通,污泥泵、放空阀都位于外壳底部,外壳的中间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振流板连接,固液分离器位于导流筒的外侧,外壳一侧设有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潜水曝气器气管与潜水曝气器连接,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中都设有高效填料,缺氧池、污泥池、接触氧化池都由布水槽、集水槽分割形成,布水槽、出水管都与出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个整体结构,各结构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极高。

Tank type domestic sewage integrated proces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nk type domestic sewage process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water inlet pipe,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distribution tank, are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housing,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a cloth tank, a water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pipe, sludge pump, vent valves are locat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iversion the draft tube and flow tube, vibration plate connection, is located in the lateral solid-liquid separator of the tube. The shell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ller bracket, efficient packing, submersible aerator pipe, a reflux pump equipment, bottom bracket, diving aerator, aerator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diving submersible aerator, efficient packing with anoxic tank and contact oxidation pond, anoxic tank, sludge tank, contact oxidation tank by the water tank, the tank divided into cloth, cloth water tank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a water tank communicate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whole structure,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pace is very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
技术介绍
我国人口众多,由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生活污水,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由城镇地下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集中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工艺复杂,处理速度慢,产生的污泥量大,运行成本高,经处理过的污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需求,且在旅游景区或人口居住密集度不高的地方普遍存在着污水管网未能铺设等因素造成污水直排,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其采用了一个整体结构,各结构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极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固液分离效果好,微生物附着效果好,处理能力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其包括外壳、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污泥泵、放空阀、振流板、固液分离器、导流筒、进水管、布水槽、缺氧池、污泥池、出水槽、出水管、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集水槽,进水管、布水槽、出水槽和出水管都位于外壳顶部,进水管与一个布水槽连通,出水槽与出水管连通,污泥泵、放空阀都位于外壳底部,外壳的中间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振流板连接,固液分离器位于导流筒的外侧,外壳一侧设有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潜水曝气器气管与潜水曝气器连接,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中都设有高效填料,缺氧池、污泥池、接触氧化池都由布水槽、集水槽分割形成,布水槽、出水管都与出水槽连通,高效沉淀池位于出水槽内,集水槽部分位于出水管的侧面,集水槽的一端位于高效沉淀池内。优选地,所述缺氧池、接触氧化池采用一个导流板布水。优选地,所述出水槽和高效沉淀池的形状都为环形。优选地,所述布水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布水槽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外壳采用圆形罐体结构。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了圆形罐体结构,各结构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极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固液分离效果好,微生物附着效果好,处理能力高,处理好的水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包括外壳1、填料支架2、高效填料3、潜水曝气器气管4、回流泵5、设备底部支架6、潜水曝气器7、污泥泵8、放空阀9、振流板10、固液分离器11、导流筒12、进水管13、布水槽14、缺氧池15、污泥池16、出水槽17、出水管18、接触氧化池19、高效沉淀池20、集水槽21,进水管13、布水槽14、出水槽17和出水管18都位于外壳1顶部,进水管13与一个布水槽14连通,出水槽17与出水管18连通,污泥泵8、放空阀9都位于外壳1底部,外壳1的中间设有导流筒12,导流筒12与振流板10连接,固液分离器11位于导流筒12的外侧,外壳1一侧设有填料支架2、高效填料3、潜水曝气器气管4、回流泵5、设备底部支架6、潜水曝气器7,潜水曝气器气管4与潜水曝气器7连接,缺氧池15和接触氧化池19中都设有高效填料3,缺氧池15、污泥池16、接触氧化池19都由布水槽14、集水槽21分割形成,布水槽14、出水管18都与出水槽17连通,高效沉淀池20位于出水槽17内,集水槽21部分位于出水管18的侧面,集水槽21的一端位于高效沉淀池20内。缺氧池15、接触氧化池19采用一个导流板布水,处理效果好,无需动力流能耗低。出水槽17和高效沉淀池20的形状都为环形,增加接触面,节省空间。布水槽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布水槽14相互垂直,合理布局,提高了处理效率。外壳1采用圆形罐体结构,布局紧凑有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缺氧池,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各种微生物把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后自流入接触氧化池中,接触氧化池中在硝化菌及碳化菌的作用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处理后的水自流入高效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后,清水流出系统。本技术采用全自动控制,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液位感应器,可根据水位自动控制,平常无需人员运营操作,外壳、设备底部支架用于支撑整个设备,填料支架用于放置高效填料,进水管引进污水,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潜水曝气器都用于处理污水,缺氧池、接触氧化池用于高效填料与污水进行反应,固液分离器、振流板、导流筒分离固液,回流泵抽取水,布水槽、集水槽输送水,高效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泵抽出污泥,污泥池用于存放污泥,出水槽、出水管都用于排出污水,放空阀将有压力的气体或者液体在非工作的时候或者紧急状态通过它排放掉,避免发生其它意外。固液分离器大大提高了固液的分离能力,从而提高出水水质。缺氧池、接触氧化池中设有高效填料,微生物大量附着于填料上,提高了单位体积内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的存活能力,微生物附着效果好,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处理能力。潜水曝气器为曝气设施,相对于传统的风机曝气大大降低了能耗,且无需新建设备房,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及占地面积。外壳、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污泥泵、放空阀、振流板、固液分离器、导流筒、进水管、布水槽、缺氧池、污泥池、出水槽、出水管、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集水槽构成一个整体结构,这样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极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少,成本低,可以作为单独每家每户使用。本技术采用了一个整体结构,各结构布置合理,空间利用率极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固液分离效果好,微生物附着效果好,处理能力高。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污泥泵、放空阀、振流板、固液分离器、导流筒、进水管、布水槽、缺氧池、污泥池、出水槽、出水管、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集水槽,进水管、布水槽、出水槽和出水管都位于外壳顶部,进水管与一个布水槽连通,出水槽与出水管连通,污泥泵、放空阀都位于外壳底部,外壳的中间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振流板连接,固液分离器位于导流筒的外侧,外壳一侧设有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潜水曝气器气管与潜水曝气器连接,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中都设有高效填料,缺氧池、污泥池、接触氧化池都由布水槽、集水槽分割形成,布水槽、出水管都与出水槽连通,高效沉淀池位于出水槽内,集水槽部分位于出水管的侧面,集水槽的一端位于高效沉淀池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污泥泵、放空阀、振流板、固液分离器、导流筒、进水管、布水槽、缺氧池、污泥池、出水槽、出水管、接触氧化池、高效沉淀池、集水槽,进水管、布水槽、出水槽和出水管都位于外壳顶部,进水管与一个布水槽连通,出水槽与出水管连通,污泥泵、放空阀都位于外壳底部,外壳的中间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振流板连接,固液分离器位于导流筒的外侧,外壳一侧设有填料支架、高效填料、潜水曝气器气管、回流泵、设备底部支架、潜水曝气器,潜水曝气器气管与潜水曝气器连接,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忠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宏程厦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