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珊珊专利>正文

一种饮料套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97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饮料套标机,用以解决现有套标机结构复杂,标贴展开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包括标贴盘、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标贴传送装置包括滚轮Ⅰ、滚轮Ⅱ、滚轮Ⅲ、拉伸轮、平行轮Ⅰ和平行轮Ⅱ;标贴展开装置包括通杆、展平轮组Ⅰ、展平轮组Ⅱ、切刀、下拉轮组和电机;饮料瓶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动力装置和传感器,饮料瓶传送装置均设于机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在实际生产中解放了劳动力。

A kind of beverage label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verage sleeve marking machine,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marking machine and the unevenly spread of the labeling. Including label disc, label conveying device, label expansion device and beverage bottle conveying device, label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ller roller roller I, II, III, stretching wheel, parallel wheel I peace line round II; the label deployment device includes a through rod, flat round flat round of group I and group II cutting knife drop wheel group and a motor; the beverage bottle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veying belt, driving device and sensor, beverage bottle conveying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cas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rtful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the liberation of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套标机
本技术涉及饮料包装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饮料套标机。
技术介绍
饮料是指以水为原料,根据不同的配方和工艺生产,供人或牲畜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由于不同品种的饮料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蛋白质、钠、脂肪、能量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因此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套标机作为后段包装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之一,适用于各种瓶型的果汁、茶饮料、乳制品、纯净水、调味品、啤酒、运动饮料等饮料行业。而现有的套标机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实现快速套上标签、准确贴到瓶身的位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饮料套标机,解决了现有套标机结构复杂,标贴展开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饮料套标机,包括标贴盘、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标贴传送装置包括滚轮Ⅰ、滚轮Ⅱ、滚轮Ⅲ、拉伸轮、平行轮Ⅰ和平行轮Ⅱ;标贴展开装置包括通杆、展平轮组Ⅰ、展平轮组Ⅱ、切刀、下拉轮组和电机;饮料瓶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主动电机和传感器,饮料瓶传送装置均设于机壳上;滚轮Ⅰ与标贴盘、和平行轮Ⅱ呈水平设置,滚轮Ⅱ位于滚轮Ⅰ和滚轮Ⅲ的中下部,拉伸轮位于滚轮Ⅲ和平行轮Ⅰ的中下部,标贴通过平行轮Ⅱ后经由通杆后展开,展平轮组Ⅰ和展平轮组Ⅱ分别位于通杆的两侧,展平轮组Ⅰ之间的通杆两侧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展平轮组Ⅱ之间的通杆两侧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切刀位于通杆下部,切刀的下方设有下拉轮组,下拉轮组与通杆相配合,展平轮组Ⅰ和展平轮组Ⅱ均为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轮,转轮上设有毛毡层,下拉轮组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吸附轮,展平轮组Ⅰ与电机Ⅰ相连、展平轮组Ⅱ与电机Ⅱ相连、下拉轮组与电机Ⅲ相连,切刀一侧设有动力阀;机壳下侧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一侧设有主动电机,传送带底部设有传感器。所述滚轮Ⅱ与滚轮Ⅰ和滚轮Ⅲ之间的夹角小于拉伸轮与滚轮Ⅲ和平行轮Ⅰ之间的夹角。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分别与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主动电机和动力阀相连。所述通杆为铝杆。所述转轮位于微型轮之间。所述展平轮组Ⅰ和展平轮组Ⅱ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本技术方案能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相结合,标贴传送装置通过滚轮Ⅰ、滚轮Ⅱ、滚轮Ⅲ、拉伸轮、平行轮Ⅰ和平行轮Ⅱ之间位置的巧妙设置,在将标贴传送的过程中使筒状的标贴由紧贴状变为分离状,使之经过标贴展开装置时更容易分离,标贴展开装置中的展平轮组Ⅰ和展平轮组Ⅱ可实现下拉标贴作用的同时还起到固定通杆的作用,切刀设于通杆下部两侧,切刀由动力阀控制,下拉轮组可将切过后的标贴下拉并释放,标贴直接套在饮料瓶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在实际生产中解放了劳动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料套标机,包括标贴盘10、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标贴传送装置包括滚轮Ⅰ11、滚轮Ⅱ9、滚轮Ⅲ12、拉伸轮13、平行轮Ⅰ14和平行轮Ⅱ15;标贴展开装置包括通杆18、展平轮组Ⅰ8、展平轮组Ⅱ7、切刀6、下拉轮组5和电机;饮料瓶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主动电机2和传感器3,饮料瓶传送装置设于机壳17上;滚轮Ⅰ11与标贴盘10、和平行轮Ⅱ15呈水平设置,滚轮Ⅱ9位于滚轮Ⅰ11和滚轮Ⅲ12的中下部,拉伸轮13位于滚轮Ⅲ12和平行轮Ⅰ14的中下部,标贴通过平行轮Ⅱ15后经由通杆18后展开,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分别位于通杆18的两侧,展平轮组Ⅰ8之间的通杆18两侧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展平轮组Ⅱ7之间的通杆18两侧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切刀6位于通杆18下部,切刀6的下方设有下拉轮组5,下拉轮组5与通杆18相配合,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均为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轮,转轮上设有毛毡层,下拉轮组5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吸附轮,展平轮组Ⅰ8与电机Ⅰ19相连、展平轮组Ⅱ7与电机Ⅱ20相连、下拉轮组5与电机Ⅲ22相连,切刀6一侧设有动力阀21;机壳17下侧设有传送带1,传送带1一侧设有主动电机2,传送带1底部设有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3与控制器23相连,控制器23分别与电机Ⅰ19、电机Ⅱ20、电机Ⅲ22、主动电机2和动力阀21相连。本技术将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相结合,标贴传送装置通过滚轮Ⅰ11、滚轮Ⅱ9、滚轮Ⅲ12、拉伸轮13、平行轮Ⅰ14和平行轮Ⅱ15之间位置的巧妙设置,在将标贴传送的过程中使筒状的标贴由紧贴状变为分离状,使之经过标贴展开装置时更容易分离,标贴展开装置中的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可实现下拉标贴作用的同时还起到固定通杆18的作用,切刀6设于通杆18下部两侧,切刀6由动力阀21控制,下拉轮组5可将切过后的标贴下拉并释放,标贴直接套在饮料瓶上。实施例2所述传感器3与控制器23相连,控制器23分别与电机Ⅰ19、电机Ⅱ20、电机Ⅲ22、主动电机2和动力阀21相连。所述通杆18为铝杆。所述转轮位于微型轮之间。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所述传感器3与控制器23相连,控制器23分别与电机Ⅰ19、电机Ⅱ20、电机Ⅲ22、主动电机2和动力阀21相连。所述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标贴盘10上的标贴依次通过标贴传送装置中的各个滑轮,再经过标贴展开装置中的通杆18使标贴处于展开状,打开控制器23的开关,当饮料瓶运输至传感器3时,传感器3发出信号,信号通过控制器23控制电机Ⅰ19、电机Ⅱ20、电机Ⅲ22、主动电机2和动力阀21开始工作,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将标贴展开后并向下拉,当饮料瓶运输至传感器的位置时,切刀将标贴切断,经过下拉轮组5时,下拉轮组5将切过的标贴释放,释放的标贴下滑进入饮料瓶瓶身上,完成饮料瓶套标贴的过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饮料套标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料套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标贴盘(10)、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标贴传送装置包括滚轮Ⅰ(11)、滚轮Ⅱ(9)、滚轮Ⅲ(12)、拉伸轮(13)、平行轮Ⅰ(14)和平行轮Ⅱ(15);标贴展开装置包括通杆(18)、展平轮组Ⅰ(8)、展平轮组Ⅱ(7)、切刀(6)、下拉轮组(5)和电机;饮料瓶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主动电机(2)和传感器(3),饮料瓶传送装置均设于机壳(17)上;滚轮Ⅰ(11)与标贴盘(10)、和平行轮Ⅱ(15)呈水平设置,滚轮Ⅱ(9)位于滚轮Ⅰ(11)和滚轮Ⅲ(12)的中下部,拉伸轮(13)位于滚轮Ⅲ(12)和平行轮Ⅰ(14)的中下部,标贴通过平行轮Ⅱ(15)后经由通杆(18)后展开,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分别位于通杆(18)的两侧,展平轮组Ⅰ(8)之间的通杆(18)两侧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展平轮组Ⅱ(7)之间的通杆(18)两侧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切刀(6)位于通杆(18)下部,切刀(6)的下方设有下拉轮组(5),下拉轮组(5)与通杆(18)相配合,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均为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轮,转轮上设有毛毡层,下拉轮组(5)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吸附轮,展平轮组Ⅰ(8)与电机Ⅰ(19)相连、展平轮组Ⅱ(7)与电机Ⅱ(20)相连、下拉轮组(5)与电机Ⅲ(22)相连,切刀(6)一侧设有动力阀(21);机壳(17)下侧设有传送带(1),传送带(1)一侧设有主动电机(2),传送带(1)底部设有传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套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标贴盘(10)、标贴传送装置、标贴展开装置以及饮料瓶传送装置,标贴传送装置包括滚轮Ⅰ(11)、滚轮Ⅱ(9)、滚轮Ⅲ(12)、拉伸轮(13)、平行轮Ⅰ(14)和平行轮Ⅱ(15);标贴展开装置包括通杆(18)、展平轮组Ⅰ(8)、展平轮组Ⅱ(7)、切刀(6)、下拉轮组(5)和电机;饮料瓶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主动电机(2)和传感器(3),饮料瓶传送装置均设于机壳(17)上;滚轮Ⅰ(11)与标贴盘(10)、和平行轮Ⅱ(15)呈水平设置,滚轮Ⅱ(9)位于滚轮Ⅰ(11)和滚轮Ⅲ(12)的中下部,拉伸轮(13)位于滚轮Ⅲ(12)和平行轮Ⅰ(14)的中下部,标贴通过平行轮Ⅱ(15)后经由通杆(18)后展开,展平轮组Ⅰ(8)和展平轮组Ⅱ(7)分别位于通杆(18)的两侧,展平轮组Ⅰ(8)之间的通杆(18)两侧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展平轮组Ⅱ(7)之间的通杆(18)两侧设有上下对称的微型轮,切刀(6)位于通杆(18)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珊珊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郭珊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