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76178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8:32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编码以及调制,获得上行调制数据;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获得扩频数据;其中,两个正交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正交序列;终端设备将扩频数据映射到上行传输资源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子载波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SC‑FDMA符号上;终端设备在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数据包括用于数据传输的SC‑FDMA符号和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

A transmission method of an uplink control signal, a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a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transmission method, the uplink control signal side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the method comprises: a terminal device for encoding and modulat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 obtain the uplink modulation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using two orthogonal sequence of uplink modulation data processing, the data obtained, two spread spectrum; orthogonal sequence based sequence based on the same cyclic shift orthogonal sequence is obtained; terminal equipment will spread data mapped to the uplink transmission resources first time slot and second slot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PRB sub carri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SC FDMA symbol; terminal equipmen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lot and the second slot on the PRB for pilot transmission SC FDMA symbol is placed on the pilot sequence; terminal equipment transmits uplink data, including uplink data for data transmission SC FDMA and symbols for pilot transmission SC FDMA symb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英文: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上行物理信道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英文: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简称: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简称:PUCCH)。PUCCH用于承载控制信令,而且不同的控制信令可以采用不同的PUCCH传输格式传输。举例来说,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UCCH格式(Format)2反馈信道质量指示(英文:ChannelQualityIndicator,简称:CQI)。如果基站要求用户设备同时反馈CQI和肯定应答信息(英文:Acknowledgement,简称:ACK)/否定应答信息(英文:NegativeAcknowledgement,简称:NACK),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UCCHFormat2a(适用于1bit的ACK/NACK)或者PUCCHFormat2b(适用于2bits的ACK/NACK)反馈CQI和ACK/NACK。在LTE系统中,PUCCH信道的资源分配是以2个物理资源块(英文:PhysicalResourceBlock,简称:PRB)为粒度的。每个PRB在频域上占用连续的12个子载波,时间上占用一个时隙。两个PRB的12个子载波完全不相同。例如第一个PRB的12个子载波为低频段的子载波,而第二个PRB的12个子载波为高频段的子载波,这种情况称为跳频。这两个PRB也称为一个PUCCH域。每个时隙在时域上包含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英文: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SC-FDMA)符号,其中,2个SC-FDMA符号用作导频传输,剩余的5个SC-FDMA符号用作数据传输(本文中的数据包括控制数据和业务数据),例如传输CQI。在现有的LTE系统中,来自不同用户的PUCCH信号可能会被调度到同一PUCCH域中。在同一PUCCH域中,不同的用户通过正交的码分复用序列进行区分。在一个PUCCH域中,最多允许12个用户的码分复用。因此,资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编码以及调制,获得上行调制数据;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获得扩频数据;其中,所述两个正交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映射到上行传输资源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上的子载波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括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SC-FDMA符号和所述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所以可以使得相较于只使用一个正交序列进行扩频处理的情况,提高了用户的复用数,例如由现有技术中的复用用户数12提高到18,提高上行传输资源的利用率。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动态分配上行传输资源的目的,比较灵活,便于使用。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通过该方法,一方面是采用非跳频结构,使得导频序列的数量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指示信息进行动态指示,达到动态配置的目的,比较灵活,便于使用。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在所述第二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相反。通过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序列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指示信息进行动态指示,达到动态配置的目的,比较灵活,便于使用。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映射到上行传输资源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资源索引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其中,为一个PRB包含的子载波数,ns为时隙序号,表示向下取整,nPRB为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编号;为天线编号或用户编号;a为0时,表征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a为1时,表征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不相同。通过该方法,可以兼容跳频与非跳频两种结构,使得新终端设备和现有的终端设备均可以正常工作。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资源索引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索引确定第一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索引确定第二正交序列其中;为天线编号或用户编号,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如下公式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其中,b为1,为所述扩频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序列长度;d(n)为所述上行调制数据,n=0,1,...,9。通过该方法,可以兼容新的扩频处理方式与现有的扩频处理方式,使得新终端设备和现有的终端设备均可以正常工作。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索引确定第一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导频序列:其中,为所述导频序列,为一个时隙内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个数,m'为时隙序号,m'=0,1,等于为[1,1]或者[1,-1],在所述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编码以及调制,获得上行调制数据;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获得扩频数据;其中,所述两个正交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映射到上行传输资源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上的子载波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括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SC‑FDMA符号和所述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编码以及调制,获得上行调制数据;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获得扩频数据;其中,所述两个正交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映射到上行传输资源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上的子载波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括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SC-FDMA符号和所述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映射到上行传输资源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资源索引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其中,为一个PRB包含的子载波数,ns为时隙序号,表示向下取整,nPRB为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编号;为天线编号或用户编号;a为0时,表征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a为1时,表征所述第一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对应的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不相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资源索引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索引确定第一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索引确定第二正交序列其中;为天线编号或用户编号,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如下公式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其中,b为1,为所述扩频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序列长度;d(n)为所述上行调制数据,n=0,1,...,9。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分别对应的PRB上的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索引确定第一正交序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导频序列:其中,为所述导频序列,为一个时隙内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个数,m'为时隙序号,m'=0,1,等于为[1,1]或者[1,-1],在所述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携带的ACK或NACK信息时,z(e)为所述ACK或NACK信息,若未携带所述ACK或NACK信息,则z(e)为1。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在所述第二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相反。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在所述第二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相反。11.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两个物理资源块PRB;其中,所述两个PRB所在的时隙不同;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两个PRB上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导频序列;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通过两个正交序列进行扩频的扩频数据;不同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相互正交;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解调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两个PRB上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导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对所述上行调制数据进行扩频处理。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两个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资源索引和资源索引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资源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两个PRB的位置、所述两个正交序列中的一个正交序列以及所述导频序列,所述资源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两个正交序列中的另一个正交序列;为天线编号或用户编号。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两个PRB,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两个PRB:其中,为一个PRB包含的子载波数,ns为时隙序号,表示向下取整,nPRB为所述两个PRB包含的不同时隙分别对应的PRB编号;a为0时,表征所述两个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相同,a为1时,表征所述两个PRB包含的子载波完全不相同。17.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PRB所在的不同时隙上的第一导频符号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马尔科夫·安德烈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